“可司馬懿是個聰明人,此計於他來說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曹真如勝攻入關中,這戰後必不會放過司馬懿,老臣敢斷定司馬懿此時正在荊州清除與我們經商的一切痕跡,以應對曹真等宗親接下來的朝堂攻訐。”
“可他若知道曹真已敗我軍兵臨洛陽城下,那他會第一時間領兵東進、向洛陽靠攏。”
劉禪大驚。
“相父,沒有天子詔令司馬懿真就敢帶兵入司隸這可是明擺著造反,曹睿怎會容他。”
諸葛亮說道。
“以前有曹真壓著不敢,現在未必,再說之前為了進攻我關中之地曹睿已把中原各城的兵馬都抽調一空。”
“現在曹真一敗這洛陽方原幾百裡手握重兵的隻有司馬懿一人。”
“曹睿是不想調他來都不行,除非他不想要他的洛陽。”
劉禪疑惑的問道。
“相父,司馬懿要是帶大軍東進洛陽,那他的荊州怎麼辦這貨可是很戀家、戀地盤的。”
“這荊州可是他起家苦心經營多年之地,他大軍一走,彆說我們出不出兵,就光是江陵的陸遜都不會放過這次北上的機會。”
諸葛亮說道。
“陛下睿智,這正是我軍的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陸遜必會趁司馬懿主力東移之時而北上進犯荊北之地。”
“可他身後那位吳王卻不一定如此想。”
“以老臣對孫權的了解他必會趁魏軍大敗之際而移兵東進再攻合肥,這樣才最符合他孫權與吳國的政治利益。”
“而北進攻荊州卻隻是給陸遜壯大實力,孫權做為一個成熟的君主他必不會率領吳軍主力北攻荊北之地。”
“到時他的主力一撤,隻憑陸遜手中的六七萬兵馬北陸戰很難取得大的戰果。”
“而我軍與魏軍剛剛經過大戰,而且我漢軍主力都在洛陽、司隸一帶,武關沒有多少兵力,所有人都會認為我大軍的下一個目標會是洛陽,而司馬懿的重心防禦必在南麵防備陸遜。”
“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諸葛亮一指地圖說道。
“到時司馬懿的大軍主力東移、開進司隸,而留在荊州的留守兵馬大部又在南麵,析縣、宛城的魏軍不會有太多,到時陛下以急兵突擊很大可能奪下析縣、宛城之地,而後如有機會就南下進軍新野、樊城至襄陽而止,則荊北之地就全落於我軍之手,從此關中、漢中再不受魏、吳的威脅。”
劉禪說道。
“相父,你這可是真正的聲東擊西之計啊。”
“朕還有最後一個疑惑,那荊州可司馬懿經營多年的地盤,他投入了很大心血,如說司馬懿真會領主力救援洛陽,那他的荊州不管如何都要麵對丟掉的風險。”
“這與平時做事穩重的司馬懿來說很不相符。”
“我要是他,就先守好荊州地盤坐穩自己的大都督之位,而後再圖其他,至於洛陽等到曹睿與咱們拚個兩敗俱傷再出手豈不更好。”
“好歹那也是天下富庶之地,可養兵二十萬不成問題,丟之可惜!”
諸葛亮像是知道劉禪有此一問,隨之一指地圖說道。
“陛下請看,司馬懿雖為荊州都督,可其所控製的地盤卻隻有半個荊北之地。”
“南方四郡全在東吳之手。”
“而江夏之地雖在魏軍手中,可江夏太守文仲業卻隻聽從南方兵團大司馬曹休的調令,司馬懿根本指揮不動。”
“如此,司馬懿所能調動的力量隻有襄陽、上庸、南陽郡和南郡的部分之地,要不然他也不會在曹真缺他糧草之時,他還要四處想法籌措,為此不惜與陛下經商以獲錢財、糧草。”
諸葛亮一指地圖之上洛陽之地。
“洛陽若丟魏軍勢力就會撤到虎牢關以東,我軍可直接威脅豫州,那時荊北之地就成了魏軍斷了線的紙鳶。”
“沒有魏國朝廷的支援,司馬懿守著這塊飛地早晚會被我們與吳軍所吞,這一點司馬懿肯定能想到。”
“如起大軍主力東進、打出勤王旗號,就可將自己的勢力擴充到司隸、中原一帶,還可為自己撈取眾多聲望。”
“中原之地的富庶情況不低於荊州,而且荊州現在於各方來說已是四戰之地,司馬懿勢力東移才能躲過被三方夾擊的危險。”
諸葛亮看著劉禪說道。
“而且,還有最為重要一點!”
“那就是司馬懿的野心!”
喜歡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請大家收藏:()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