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
洛陽城門之外,一隊騎兵正在快速向遠處奔去。
而城牆之上三個將軍模樣的人看著遠遠離去的馬隊。
其中一人直接呸了一口。
“仗我們打,人我們死,現在倒好他卻成了征東大將軍、豫州牧!”
另一人馬上說道。
“就是,我們五萬多淮南軍在潼關拚了兩個月,跟著我們撤回洛陽的兵馬不到六千弟兄,倒是為他司馬懿做了嫁衣。”
“當初大將軍帶著我們於潼關血戰之時也不知道是誰連個隻有一萬守軍的武關也拿不下來。”
“這會倒好他搖身一變成了功臣,我們都成了敗軍之將!”
一旁年齡最大的王淩說道。
“這有什麼辦法,誰讓司馬懿這種人比誰都老謀深算呢,我們要不是拚光了兵馬,現在也不至於看他臉色行事。”
文欽說道。
“什麼老謀深算,說白了不就是按兵不動置大魏利益於不顧嗎,我們潼關大戰之時他卻在與關中通商,不停的向關中輸血。”
“我們戰敗損兵折將,他的軍隊一路開進豫州、司隸反而壯大不少!”
諸葛誕說道。
“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不管如何說現在陛下已準許我們返回淮南一線救援張虎所部。”
“現在孫權四打合肥,聽說舒城、肥東、肥西等地已經因大司馬離去而全部失守,現在隻有張虎一部一萬多人死守合肥,我們現在回援還能想辦法與張虎合兵,要是再晚就來不及了!”
文欽說道。
“總算能回去了,張虎已向朝廷發出不下十封求援書信,再不派兵合肥不保,合肥一失,壽春、九江可就全完了!”
“對了陛下同意給我們多少兵馬回援?”
文欽說著看向諸葛誕和王淩。
而兩人卻是同時將頭轉向他方,不再說話。
“王兄、諸葛兄說話啊,朝廷給我們多少兵馬回援壽春?”
“朝廷讓我們帶本部兵馬回援,沒有其他兵馬給我們!”
王淩被問的躲不過去,這才說道。
“什麼,本部兵馬。”
文欽看向周圍。
“就現在我們手上這幾千從潼關退回來的敗兵,朝廷難道不要合肥了嗎?”
諸葛誕說道。
“我與彥雲去找了陛下,可現在洛陽與虎牢關防守兵力都不夠,他也無法再向我們派兵,隻是答應從武庫之中分出一部分兵器讓我們帶上,去淮南之後就地招兵以抗孫權。”
“而且!”
諸葛誕走近文欽一步小聲說道。
“陛下已同意與吳議和,說這次要派和談大臣、大司徒王朗隨我們一起南下,他來和談我們備戰,談的好就談,談不好就打。”
“王朗和談、我們備戰!”
“王朗,大司徒都多大年紀了,還要出來做事,今年他都快八十了吧?”
“上一次於潼關之前被諸葛亮和那劉金一通辯論掉下馬上,聽說他自從以後除了朝中一點政務其他什麼事也不願管了,現在怎麼又來去合肥與孫權和談。”
“我可不敢讓他跟著,這位我朝的老臣要是在我們行軍途中出點什麼事,我可擔待不起。”
“彆到時再來個陣前炫暈把命丟在合肥,那我們可就得罪了整個王家大族!”
文欽說著看向王淩。
“王將軍,要不你去和陛下說說,不行換個人去也好啊,我大魏無人了嗎要一個八十老翁上陣對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