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呂梁山中,張苞的先頭部隊已經接近中陽,中陽一座小縣之城。
兵馬不過幾百!
張苞先頭部隊幾乎未受抵抗就進入中陽。
張苞指著地圖對著手下部將軍說道。
“明日拂曉,大軍五更啟程。目前魏軍已有防備,前方即是魏軍重兵把守的城池。我軍需在三日之內抵達汾陽,為後續主力部隊清除晉陽外圍數座城池的敵軍兵力。”
“都明白沒有?”
“屬下明白!”
而此時的驪山大營內也收到了諸葛亮人快馬軍報。
“陛下,丞相傳書。”
立於營寨之巔,劉禪早已翹首以盼,這些天他一直大等著相父的傳信,要不然他的騎兵就隻能縮在這驪山大營內吸引各方暗探的注意力。
聽聞“丞相”二字,劉禪急忙從角樓躍下。
“念!”
“丞相率軍已攻克大河沿線及敵方離石要塞,丞相請陛下毋庸再行隱匿,即刻派遣騎兵大軍北上,與其會師,共同進攻晉陽!”
劉禪一拍雙手對著薑維說道。
“相父和鄧艾他們已經成功得手。”
“馬上集結兵馬,一個時辰之後大軍開拔北上,與相父合兵!”
劉禪一手拿過自己兵器騎上火龍駒。
“傳令,一個時辰後若仍在營內拖延者,賞以軍棍四十!”
“我率領騎兵衛隊先行一步。”
“你們隨後跟上!”
“駕!”
沒等薑維再說話。
劉禪就已打馬跑沒了影!
薑維、馬岱看著眼前趙統、魏昌等將。
“還愣著做什麼,真打算等著挨軍棍嗎?大軍將依照各營內外次序,即刻出兵。”
“半個時辰還在營內磨蹭者,賞五十軍棍!”
“出發!”
隨即,在沉默了一個月的驪山大營、迅速行動起來。
近日,騎兵部隊早已提前做好了隨時拔營的準備,因此在如此緊迫的時間內,軍隊並未出現混亂,反而井然有序地分頭出營。
於驪山之外。
劉禪的騎兵開始一隊隊向著北麵而行。
如此多的騎兵經過驪山外圍城鎮,引來諸多百姓圍觀。
長龍似的騎兵一眼看不到頭,仿佛在眾人訴說:不裝了,我攤牌了!
人們從未見過如此眾多的騎兵一同出現,紛紛駐足路邊,翹首觀望。
尤其是那些身著厚重鎧甲的重騎兵,更是引得路人百姓紛紛讚歎不已!
一個文士模樣的人看著那長龍一般的重騎鐵甲,不由的讚歎說道。
“我漢軍擁有此等鐵騎,何愁天下不定。”
“就是,聽說了嗎又要打大仗了。”
路邊一個夥計模樣的說道。
“我告訴你,你可彆泄露出去,我兄弟就在長安服役。”
“據他所說,這次丞相將傾儘全力出兵,誓要奪回中原失地。你看這兵力之盛,放眼望去,少說也有千人之眾!”
“這次看來是真刀真槍地動真格了!”
另一個人也是連連點頭。
“你說的沒錯,當初我家侄兒被調往潼關。聽他來信描述,那時潼關戰場上血流成河,那關城一年之後依然泛著紅色,全都是人血浸泡留下的痕跡。”
“死傷何止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