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一個城市,你能協調處理,說明有能力,十二個城市,你有之前的經驗,我也可以相信,可再加上全省會,同步四十幾個城市,你確定能忙得過來?”
張思敬也是心中一震。
知道提案必然會壓縮時間,卻沒想到這麼激進。
瞥見秦青川麵色如常,多年相處培養的信任感,瞬間湧出,沒有著急說話。
邱凱行事大膽,此刻竟也有些遲疑。
“小秦,炳良同誌說得沒錯,知道你有信心,可冒進不可取,不妨緩緩。”
此言一出,張思敬饒是定力十足,也暗暗咬了下舌頭。
這可是邱凱!
一向激進,能說出冒進不可取,讓緩一緩。
小秦啊,不得不說,你可真夠大膽。
……
倒是宋廉明,許是觀望,也可能真不了解情況,隻笑不語。
秦青川卻依舊搖頭,堅持己見。
“其他沿海城市,不像鵬城,有條件封鎖,並軌隻要開始,物資必然大量外流,無形中會增加難度,而且,對周邊城市影響太大。”
說著,環視一圈,擲地有聲道。
“隻有儘可能加速,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薑炳良稍稍思索,便已想通,卻仍然覺得不妥。
“小秦,你的考慮,我能理解,如果是權衡冒險與損失,我更傾向於放緩腳步,至於損失,些許陣痛,在所難免。”
邱凱不住點頭。
“不錯,寧可慢點,也不能冒險。”
秦青川歎了口氣,從桌麵拿起早就準備好的文件。
“諸位不妨先看看,這是根據鵬城,以及鬆江府幾地的數據,針對其他沿海城市,並軌開始,物資外流,做出的分析預判。
其中,原材料湧入,成品外流,單單是運輸,每月最少憑空耗費上千萬,這還不算,物價變動,也會影響周邊城市民生,可不僅僅是陣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文件依次流轉。
秦青川靜靜等著,心裡卻極為放鬆。
畢竟,一切都是刻意為之。
這就和商業談判一樣,先拋出令人難以接受的條件,再慢慢讓步,才能利益最大化。
現在情況,十二個沿海城市,直接複製,已經不需要探討,難道不是麼?
而且,所謂的分析預判,也在誇大其詞。
影響是有,絕對沒有所說那麼大。
就比如,上千萬運費損耗,換個角度,無非是填充進入內循環。
足足半個小時,文件轉來轉去,辦公室內,除了梁棟,齊齊點上了煙,遇到不理解的,更是拉著秦青川,讓仔細講解。
薑炳良盯著折線,幾乎是三十度上升,越琢磨越震驚。
本身懂數據,架不住做表的,比他還懂。
鵬城數據為依據,鬆江府幾地數據做參考,結合各地工廠產量、受眾、價格,綜合推演,根本挑不出毛病。
“小秦,趨勢真沒錯?照這樣下去,不用一年,半年多,就能造成上億損失。”
當然不是,物資流轉,受限於生產效率,運輸能力,怎麼可能無限增長?
秦青川暗暗嘀咕一聲,卻耷拉著臉,狠狠歎氣。
“我希望不是真的,可綜合分析,就是這樣。當然,這僅僅是預判,具體落實與乾預下,肯定有出入。”
話未說死,旋即將問題反拋回去。
“文件內,也有沿海城市並軌,省會延後雙軌,逐月分析,具體是同步進行,或者延後多久,您幾位怎麼看?”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