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時正,不歸樓酒席開宴。
徐文澤一桌一桌開始敬酒,說些感謝的話語。
而徐文俊也敬了好些桌,最後才坐到朱刺史這間包間陪著飲宴。
這一桌可說是彙齊了當今江南府府衙的重要人物,與徐文俊最為交好的都有朱刺史、李長史、熊參軍,鄭博士,當然,李佰陽李錄事自然也在。
在場的人都是官場中人,談論的自然也是官場之事,徐文俊一進來剛見完禮,熊參軍就馬上問道。
“徐大人,這聽說你明年會調入京城,這消息可真啊?”
徐文俊坐下後說道。
“當初在京城之時,聖上給我兩年時間,說是在山南府商業改革做出成績來,便會將我調入京城,我也覺得明年應該會收到朝廷的調令。”
熊參軍分析道。
“從長史調入京城,若是進入六部,最低也會是個主管一司的郎中,真是讓人羨慕!”
李佰陽在徐文俊去他府上拜訪時就知道了這個消息,還是感慨道。
“沒想到短短兩年,文俊便從縣令升入了京城,你要感激聖上的皇恩浩蕩啊!”
徐文俊自然馬上拱手感謝皇恩。
朱刺史卻眉頭微皺:“按說文俊最適合的位置是戶部,掌管民生稅賦的部門可不那麼好近,關鍵是文俊又資曆不夠,恐生波折啊!”
一直沒出聲的江南府李長史接著說道。
“據我所知,戶部空出了一個郎中位置,一直沒定人選,恐怕就是專為徐文俊留的,隻是這位置想坐上去,有些麻煩就是了。”
他在江南府長史這個位置上也已經連了兩任,自然關心升遷問題,與京城消息靈通,戶部空出來的這個位置他也操作過,隻是毫無效果。
李佰陽有些不解的問道。
“有聖上金口應承,這事應該不難吧?”
朱刺史有些不看好,意有所指的說道:“希望如此吧!”
“我也沒考慮太多,能去京城固然好,若是沒有合適的位置,在山南府待滿一任也能接受。”
當事人徐文俊卻不甚在意,他對於京城沒那麼向往,山南府還有好多事情沒做完,若是再給他兩年時間,他能把基礎打的更牢固,反正年紀還輕,晚兩年去京城更好。
若是能去京城當然也可以,已經提前做了準備工作,隻是在就職的位置上,他自己並沒有去運作而已。
李佰陽卻覺得機會需要把握。
“即使戶部這個位置為難,文俊你去禮部想必是沒問題,去走動一下,有聖上的支持,沈尚書隻要開口,這不是十拿九穩嗎嘛!”
在場的人都知道徐文俊與禮部沈尚書結親一事,紛紛笑著附和。
徐文俊露出幾分尷尬,這跑官之事對於官場人物來說稀鬆平常,他卻有點抵觸。
“還是看緣分吧,我自己都覺得現在不是升職的最佳時候,能在外麵多曆練幾年也不是不可以。”
既然他自己都這樣說了,大家也就不說什麼了,這個話題也就到此作罷。
說些風花雪月下酒,在場的都是在本地身居高位,酒桌上也沒那麼拘束,也沒必要迎合上峰,待酒宴結束,連好酒的李佰陽也才五分醉。
送完這些官場眾人,徐文俊還不能休息,年輕人的酒宴還正酣,還有這一桌要陪著。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