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縣令知道正常縣學的年考標準,徐文俊到年底這點時間肯定過不了,但他有把握縣學的薛博士肯定會留下徐文俊。
薛博士比他更希望容縣的文教昌盛,因為一縣博士的升遷之路僅此一條。
李縣令此時對徐文俊這樣說也是給他壓力,讓他更加用心學習。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小子知道留在縣學很難,願意逆難而上,不負父母的期望,不負您的栽培。”
此時還沒有世上無難事這句話,李縣令聽他能說出這話更加欣慰,連連稱“好”!
很是滿意徐文俊的表態。
徐文俊四十年的人生閱曆自然看的出李縣令在他身上有所求,或者說是押了注。
他能入縣學,李縣令拿政績,能夠雙贏多好呢!
自己本就打算用儘全力讀書,現在態度肯定要表現出來,機會一定要把握!
閒聊幾句書房被敲響,傳來丫鬟的聲音。
“老爺,飯食已備好,娘子喚您用膳。”
聽到丫鬟聲音時,李縣令正和徐文俊閒話,頓時止住,感覺有些迫不及待的往外走去。
“走,不覺餓了,陪我進食。”
“不敢打擾,小子去外麵隨意吃點就好。”
“無須客氣,我家廚娘是從老家帶來,手藝不錯,你小子今天既然遇上了就是有口福。”
看到李縣令這副急切模樣,結合他的身形,徐文俊猜出他想必也是美食愛好者。
倒是和自己興趣相同,不禁暗自輕笑,帶些期待,也不推辭了。
進的廳來,就見到一位三十多歲婦人身穿絲綢裙擺,身形纖細,和一位十二三歲麵容白皙的靈秀少女候在餐桌旁。
“不知老爺還有客人?”
縣令夫人出聲招呼。
“容縣的小神童徐文俊,今日一見,甚得我心,隨意點就好。”
徐文俊立馬上前見禮。
“見過夫人,不敢稱神童,夫人叫我文俊就好。”
“想不到容縣也出了個神童啊,阿耶文治有功啊!”
少女聲音清脆,語氣中卻帶些調侃、揶揄之意。
“婉芷,胡鬨!”
“都坐下吃飯吧!”
這少女是李縣令的女兒李婉芷,徐文俊也對她行了一禮,便跟著坐在了下首。
華朝本來就民風開放,徐文俊就是個八歲孩童,女眷也就沒有避嫌。
李縣令全家對於和一布衣孩童同桌而食毫不抵觸,讓徐文俊心中對這一家人評價高了不少。
這個時期很多達官貴族都是分餐製,看重階級和禮製。
李縣令老家劍南府,桌上居中的便是一道劍南府特色菜葫蘆雞。
葫蘆雞整雞先煮再蒸,沸油淋至脆黃,形似葫蘆,看著確實有食欲。
另有一道魚膾,薄如蟬翼,晶瑩剔透,佐以旁邊各種蔬菜絲。
最後一道羊肉葵菜湯。
眾人落座後丫鬟上前分湯,再撕開葫蘆雞。
李縣令也不招呼,馬上大快朵頤起來,偶爾淺抿一口黃酒,樂在其中。
夫人見怪不怪,不時招呼徐文俊不用客氣。
味道果然不錯,徐文俊這也算第一次在華朝享受到真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