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鄉紳都不說話,等著徐文俊來解釋,徐文俊先是問向他們。
“你們覺得這白紙比起現在多用的麻紙,質量如何?”
鄉紳們都是讀過書的人,隻是讀的多少而已,聽徐文俊這麼一說,仔細拿起白紙看了起來。
“感覺稍薄一點。”
“但顏色要白一點。”
“大差不差吧。”
徐文俊繼續說道。
“確實如此,比起麻紙各有千秋,整體來說質量差不多。”
“我再問問,如今麻紙的價格如何?”
四大鄉紳麵麵相覷,他們自己好多年沒自己買麻紙了,家裡都有人負責,一時間還要想一想,最後有人試探性的說道。
“好像是七八十文一刀吧。”
徐文俊點點頭。
“確實,如今市場上麻紙的零售價格在八十文一刀,若是偏遠點的地方價格更高。”
“麻紙給書坊的進貨價格大概在五十文左右,成本最少也要四十文。”
“而你們眼前的白紙,就是從你們剛剛看到的簡陋的造紙廠做出來的,成本卻隻用了不到二十文。”
這話一出,四大鄉紳腦瓜子轉的快的已經知道的其中的利潤,有反應慢的還在想著二十文的差價有多大作用,賣多少紙張才能賺個一百兩銀子,徐縣令找自己過來想必是想讓自己參與這門生意。
早知道,節約成本一般都是按照節約了一文兩文這樣計算,如今能夠把成本節約一半,這可是顛覆性的,必然帶來行業的重新洗牌。
已經有人知道這代表了什麼,急切的說道。
“這就是壟斷的生意啊!價格這麼大的區彆,能夠統一市場了!”
後知後覺的人也反應了過來,獨家生意是最賺錢的,四大鄉紳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徐文俊繼續說道。
“這其中包含的利潤不言而喻,隻要產量夠高,可以讓整個華朝都用上這種紙張。”
“而且,目前紙張的質量還能夠提升,往後,能夠拿出比麻紙質量更好,又價格低廉的紙張,還是這句話,隻要產量高,把麻紙淘汰都不成問題!”
四大鄉紳的情緒也被調動了起來,到現在誰還不知曉其中的利潤,有人搓著手,一臉討好的問道。
“不知道徐縣令要我們怎麼做?”
徐文俊輕笑。
“我有這技術,說出去恐怕要與我合作的人頭都要擠破,你們知道為何我要把你們叫來與你們合作嗎?”
四大鄉紳互相看看,臉上全是不解,還是曾族長問了出來。
“還請徐縣令明示。”
徐文俊喝了口茶水才緩緩說道。
“很多人說千裡做官隻為財,可我並非如此,錢財與我如浮雲。”
四人一頓馬屁。
“徐縣令清正廉潔!實乃石林縣之福!”
“徐縣令高風亮節,官中楷模!”
徐文俊被拍的臉都有些發熱,裝的有些過了,輕咳一聲說道。
“本官的本意就是帶動整個石林縣的發展,讓百姓衣食無憂,僅僅如此而已。”
“所以打算在石林縣建造一個全華朝最大的造紙廠,讓全縣百姓不管是提供原材料,還是來做工,都能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