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返京的消息,很快就被端明殿學士顏衎、樞密直學士陳同、樞密副使翟光鄴三人以不同的渠道傳遞給在黃河巡視的王峻這裡!
越是害怕什麼,越是來什麼!
王峻捏著那幾張薄薄的密報,指節因用力而泛白,紙張邊緣被攥得發皺。他站在臨時搭建的營帳門口,望著遠處堤壩上仍在忙碌的人影,喉間溢出一聲低低的冷哼,帶著幾分咬牙切齒的意味:“哎,悠悠蒼天,何薄於我……郭榮這時候回京,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身後的右散騎常侍陶穀,見他麵色陰沉,大氣都不敢稍喘,唯有低垂雙手,恭謹侍立於側。王峻猛然轉身,手中密函如擲重物,狠狠拍落在案幾之上,震得青瓷茶盞叮當作響,清脆之聲在室內回蕩:“顏衎、陳同、翟光鄴……這三人倒是消息靈通,生怕老夫不知郭榮歸京之事?”
他開始在帳內踱步,錦袍衣擺輕輕拂過堆疊如山的文書,每一步都似踏著心頭翻湧的怒火:“郭榮此人,早不歸晚不歸,偏生選在楊駿於衛州興風作浪之時歸來——莫非在陛下心中,就是那個不想讓他兒子回來的那個人嗎?”
陶穀見狀後,不由的低聲回道:“相爺息怒,或許隻是巧合……”
“巧合?”
王峻猛地頓住腳步,眼中寒光乍現,怒氣不減絲毫道:“哪有那麼多巧合!我生氣的不是彆的,乃是陛下此舉簡直就差提名道姓點撥我了,是我不讓郭榮回京,是我不讓他們父子相聚,這分明是想借衛州之事敲打老夫!”
他想起臨行前郭威那句“你與楊駿,各司其職,莫要讓朕失望”,當時隻當是尋常囑托,此刻想來,竟是早就布好了局。
楊駿在堤壩上搞“工分兌糧”,百姓呼聲漸高;王峻雖手握全局,卻因忌憚前程不敢輕舉妄動。本來巡視黃河之事,是王峻為了年後兼任平盧節度使做準備的,如今來看,全給楊駿做了嫁衣,而且,怕是在郭威與郭榮看在眼裡,早已把他的心思摸得通透——一個在前線實乾得民心,一個在後方算計保前程,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陶穀想了下試探著問道:““相爺,那……咱們要不要做點什麼?楊駿那邊,若是尋個由頭……”
王峻冷笑一聲,走到帳門口,目光再次投向堤壩:“尋個由頭?現在動楊駿?郭榮剛回京,正等著抓老夫的把柄!郭威巴不得老夫失態,好順水推舟削了我的權,讓他兒子順理成章接手!”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躁火,“楊駿想做事,就讓他做。做得越好,越能反襯出老夫‘顧全大局’——畢竟,這賑災的功勞,他一個人吞不下,總得有個在背後統籌的吧?”
陶穀愣了愣:“相爺的意思是……”
王峻語氣放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吩咐道:“傳信給顏衎,既然郭榮如此推崇楊駿,那就讓他上書,此地有楊直學士坐鎮即可。我們即可就返回京城,真正的戰場可不是在這裡,而是在京城!”
說罷,他拿起案上的密報,重新展開,指尖劃過“郭榮返京”四字,忽然輕笑一聲,帶著幾分自嘲:“郭威啊郭威,你以為派個兒子回來就能牽製老夫?未免太小看我王峻了。你以為我老眼昏聵,其實這盤棋,才剛剛開始!”
風沙在帳外肆意起舞,攜卷著滾滾黃沙,猝不及防間迷蒙了王峻的雙眼。他抬手輕輕一擋,待再次睜開眼簾,那雙眸子已恢複了往昔的深邃與沉穩。郭榮回京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數,誠然打亂了他精心布局的棋局,但世事無常,這又何嘗不是一個轉機?
此番沿黃河巡視,淩汛之患若能妥善處理,來年他的計劃未嘗沒有機會。畢竟,隻要將“節度使之路”這條命脈緊緊握於掌心,不論是郭榮還是李重進,終究都得看他的臉色行事。在這權力的遊戲裡,誰掌握了關鍵,誰便是真正的主宰。
隻是……他不經意間將目光投向堤壩的儘頭,那裡,一個身影熟悉而清晰。楊駿正躬身與劉元博低語,兩人的身影在陽光下拉長,交織出一幅靜謐的畫麵。尤其那襲青色官袍,在冬日和煦的日光下更顯刺眼,王峻的眉宇間不由自主地聚攏起一絲愁緒——這楊駿,倒是越來越像塊難啃的骨頭了。
……
然而,似乎心有靈犀一般,楊駿正好迎上王峻透過來的目光,他沒有躲閃,也沒有刻意展露什麼,隻是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那動作不卑不亢,帶著一種恰到好處的疏離——既沒有刻意親近,也未曾流露敵意。
王峻的眉峰幾不可察地動了動。他本以為楊駿會露出幾分慌亂,或是故作鎮定,卻沒想對方竟是這般的毫不為意,這副模樣,倒是頗讓他有著幾分的無力感。
楊駿收回目光,轉回頭對劉元博低聲道:“讓吏員把今日的工分冊子再核一遍,傍晚前務必兌完糧食。夜裡降溫,得讓鄉親們揣著實在的口糧回去。”
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幾步之外,像是在回應王峻的注視,又像是全然沉浸在眼前的事務裡。
劉元博應聲而去,路過帳門時,下意識地朝王峻的方向瞥了一眼,見他臉色依舊沉鬱,忙低下頭加快了腳步。
楊駿的目光追隨著劉元博漸行漸遠的背影,直至其完全看不到後,方才緩緩踱步至王峻跟前,禮貌性地拱了拱手,輕聲道:“王相大人安好。”
王峻輕輕頷首,回應了楊駿的問候,隨即語不驚人死不休道:“我明日便準備啟程返京,此地事務,概由你楊直學士接手。這重擔,你可能接下?”
楊駿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訝異,他略一沉思,終是開口問道:“王相大人,眼下災民情勢初定,人心尚未完全安穩,此刻便急於返京,是否稍顯倉促?”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