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五代史·周本紀》所載:廣順三年,正月,帝以河決為憂,王峻請自往行視,許之。鎮寧節度使榮屢求入朝,峻忌其英烈,每沮止之。閏月,榮複求入朝,會峻在河上,帝乃許之……王峻聞榮入朝,遽自河上歸,戊戌,至大梁,榮不得留。
雖然不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王峻回去到底與郭威說了什麼,短短數日後,在衛州的楊駿就收到消息,侯爺郭榮已經從京城開封府返回澶州。
楊駿正凝神注視著東段堤壩加固工程的進展,忽然聽到遠處馬蹄聲急,一名斥候策馬疾馳而至,麵帶緊迫。他躍下馬背,雙手呈上一封簡短的信箋,其上僅寥寥幾字:“渡口相見。”
楊駿輕拈那張略顯陳舊的宣紙,目光在“見”字上稍作停留,似在品味其中的深意。黃河之風夾雜著刺骨的寒意,如同細小的冰刃,拂麵而過,攪亂了他鬢邊的發絲。背後,夯土的沉悶聲響持續不斷地撞擊著大地,如同曆史的低吟,李三與張小子正揮汗如雨,指揮著村民們向堤岸內側搬運沙袋。他們的粗布短褂已被汗水浸透,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點點鹽漬的光芒……
楊駿輕聲呢喃,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難以辨析其中是讚許還是悠長的歎息:“王相這一步棋,走得著實果敢決絕。”他心中早有預感,王峻重返京城必有動作,隻是未曾料到其行動竟如此迅疾——郭榮初入朝堂不過數日,便被“禮貌”地請回了澶州。那位侯爺,縱然英姿勃發,行事不拖泥帶水,終究還是難以撼動王峻在朝中那根深蒂固、錯綜複雜的勢力網。
恰在此時,劉元博手捧工分冊子緩緩走來,見他凝視著手中的紙條,神思飄遠,不由自主地湊近了幾分,壓低聲音問道:“大人,可是又有什麼變故?”
楊駿輕巧地將紙條折疊妥當,藏入袖管深處,目光隨即越過紛擾,投向遠方那連綿不絕的災民棚戶。他的聲音沉穩而淡然:“無妨,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眼下的重中之重,乃是眼前這亟待處理的局勢。”
劉元博聞言,初時略顯錯愕,旋即恍然大悟,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有楊直學士在此坐鎮,那些飽受苦難的百姓心中無疑多了份踏實。然而,眼下的糧食問題愈發嚴峻,或許……”
楊駿當然知道劉元博的想法,因此沒等他說完就打斷他道:“或許什麼?從周邊州府借糧食還是能讓桃花汛來得晚些?記住,能指望的隻有我們自己。”
劉元博默然點頭,低頭翻看冊子:“昨日的工分都兌完了,有戶人家攢了三十分,換了細米和粗糧,說是要給臥病的老父熬粥。”
“做得好。”
楊駿聞言,眼神不由自主地柔和了幾分,輕聲吩咐道:“吩咐夥房多加些柴火,多燒些滾熱的水來,夜裡給棚屋裡的孩子們送去。天寒地凍的,可彆讓孩子們受了涼。”
劉元博一聽這話,連忙應承下來,轉身匆匆而去。此時,楊駿轉頭望向一旁靜立的斥候,語氣中帶著幾分篤定:“此刻時辰,想必侯爺已然抵達。走吧,咱們這就前去迎接!”
斥候一馬當先,馬蹄輕踏,揚起陣陣細塵,在寬闊的官道上緩緩飄散,宛如時間的輕紗,拂過曆史的痕跡。楊駿緊隨其後,身影被夕陽拉長,與古道融為一體,仿佛一位穿越時空的旅人。
夕陽西下,天邊綻放出絢爛的晚霞,將浩渺的黃河水麵鍍上了一層金紅,波光粼粼,美不勝收。楊駿駐足於渡口之畔,目光穿越繁忙的船隻,它們或來或往,承載著人間的煙火與夢想。在這一刻,他的心異常寧靜,仿佛世間萬物皆已遠去,唯餘這片刻的寧靜與他相伴。
至於王峻、郭威等人的所求所願,那些權謀與欲望的糾葛,在此刻的楊駿心中,仿佛都化作了過眼雲煙。
渡口的風,較之堤壩之上,更顯猛烈,它攜著濕潤的水汽撲麵而來,拂過臉頰,留下一抹獨特的清冷。此刻,楊駿的目光穿越了水麵的波光,定格在遠處緩緩駛近的烏篷船上。夕陽的餘暉將船帆染上了深邃的絳紅,那抹色彩在波光粼粼的金色水麵中搖曳,引領著船隻悠悠靠岸。
隨著跳板穩穩搭在岸邊,一位身著玄色錦袍的男子踏上了渡口。他身姿挺拔,步伐堅定而從容,每一步都透露出不容忽視的氣度。這不正是自京城開封府歸來的郭榮嘛!
他身後僅隨著兩名貼身侍從,未有任何顯赫儀仗相隨,步履間更似尋常行走於商途的旅人。唯獨腰間懸掛的一枚玉帶,在黃昏的餘暉中輕輕閃爍,溫潤而含蓄,不經意間透露出主人非凡的身份。郭榮抬眼間,恰好捕捉到楊駿的身影,嘴角不禁勾勒出一抹淺淡而溫和的笑意。見狀,楊駿連忙加快腳步,大步流星地迎上前去,恭敬行禮道:“楊駿拜見侯爺。”
郭榮聞言,爽朗一笑,隨即親昵地拍了拍楊駿的肩膀,笑道:“許久未見,你倒是結實了不少,膚色也添了幾分黝黑,更顯男子氣概了。”
儘管郭榮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讚許,楊駿的眼神卻不自覺地落在了對方被風吹得略顯淩亂的鬢發上,心想這必定是匆匆趕路,連稍作整理的時間都無暇顧及。
“嘿嘿,侯爺過譽了,此番出行,在下確是受益匪淺,收獲頗豐。”
郭榮輕輕頷首,目光越過楊駿的肩頭,投向了遠方那隱約傳來夯土聲響的堤壩方向。儘管那聲音遙遠而微弱,卻似乎帶著某種堅定不移的節奏,敲擊在人的心頭。
“關於此地之事,我也有所耳聞。不知眼下局勢如何,受災百姓處置的怎樣了?”
楊駿不由的苦笑一聲,同時側身引他往岸邊的涼亭處邊走邊開口道:“不瞞侯爺你,這裡的情況隻是儘力而為。”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