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露白,京兆府的城門便已緩緩開啟,晨霧還未散儘,縈繞在青灰色的城磚上,添了幾分冷意。趙普與楚昭輔二人牽著馬立在城門下,馬背上馱著簡單的行囊,顯然是候著同路人。
趙普耐不住沉默,不時抬手拂去馬鬃上的霜花,側頭看向身旁的楚昭輔,語氣帶著幾分熟稔的熱絡:“昭輔兄,此番咱們同往東京,一路路途遙遠,到了京城後,你我可得互相照應著才是。”
楚昭輔卻似沒聽見一般,目光落在城門內往來的人影上,半晌沒有應聲。趙普正待再開口,他卻忽然收回目光,轉臉看向趙普,眉頭微蹙,語氣帶著幾分探詢:“先前在府中聽人閒談,說那位楊駿楊將軍生得儀表不凡,氣度過人,不知昭輔兄可有耳聞?這話到底是真是假?”
趙普聞言先是一怔,隨即挑了挑眉,語氣裡帶著幾分意外的打趣:“昭輔兄這話倒奇了——難不成楊將軍若不是你心裡想的模樣,你便要改了主意,不同我們去開封了?”
楚昭輔聽罷,忽然仰頭笑了兩聲,笑聲在晨霧裡散得快,卻沒半分要解釋的意思,隻抬手拍了拍馬頸,目光又飄向城門深處。
趙普瞧他這諱莫如深的模樣,心裡雖犯嘀咕,卻也沒再多問——他哪裡知道,楚昭輔決意隨楊駿赴京前,曾悄悄尋過京兆府裡有名的盲卜劉悟。當時劉悟指尖撫過龜甲,沉吟半晌才道:“君此行將遇貴人,那貴人必是儀表卓然、頷下豐隆之相,見之需儘心侍奉,此去定能得償顯貴。”
也正因這句卜辭,楚昭輔才這般急切地想打聽楊駿——他滿心都是要確認,那位即將同行的楊將軍,究竟是不是卦象裡指點的“貴人”。
晨霧漸散,正當趙普還在琢磨楚昭輔的話時,遠處忽然傳來馬蹄聲——正主楊駿終於過來了。
楚昭輔下意識抬眼望去,隻一眼,他原本平靜無波的臉色驟然變了:晨光落在楊駿身上,襯得他身姿挺拔如鬆,眉眼間帶著軍旅生涯養出的英氣,分明是儀表非凡的模樣;再看那頷下線條,豐隆溫潤,竟與盲卜劉悟當日描摹的“貴人之相”分毫不差!一股難以按捺的激動瞬間漫上心頭,他指尖悄悄攥緊了馬韁繩,連呼吸都輕了幾分。
這邊楊駿也已瞧見城門下的兩人,翻身下馬後快步上前,拱手時語氣帶著爽朗的笑意:“二位想必就是趙普先生與楚昭輔先生吧?路上略有耽擱,讓二位久等了!”
見楊駿上前,趙普忙拱手還禮,姿態恭謹卻不諂媚,語氣拿捏得恰到好處:“將軍客氣了!我與昭輔兄也是剛到片刻,算不得久等。”
說罷側身讓了半步,引著楚昭輔上前,又補了句道:“這位便是楚昭輔先生,往後在殿前司共事,還望將軍多提點。”
楚昭輔早已按捺住心頭翻湧的激動,隻將那股確認“貴人”的雀躍藏在眼底。他上前一步,拱手見禮時,目光又不自覺地掠過楊駿的眉眼與頷下——那豐隆的輪廓、英挺的氣度,與卦象分毫不差,心中最後一絲疑慮徹底煙消雲散。語氣也比平日多了幾分鄭重:“在下楚昭輔,見過楊將軍。往後入了殿前司幕府,在下定當儘心效力,不敢有半分懈怠。”
楊駿瞧著二人舉止沉穩,趙普言辭得體,楚昭輔雖話少,眼神卻透著一股實打實的認真,心中先添了幾分好感。他笑著擺了擺手,語氣爽朗:“二位是劉節帥傾力舉薦的賢才,我能得二位相助,高興還來不及,哪談得上‘指點’?往後咱們便是同僚,殿前司的差事,還得靠二位多費心。”
說著,他抬手拍了拍馬背上鼓囊囊的行囊,解釋道:“我讓人備了些乾糧和傷藥,路上若有需用,隻管開口。咱們此行走陸路,從京兆府出,先到潼關,再入陝州,沿著黃河南岸的‘陝洛驛道’到洛陽,最後走汴水北側的‘汴洛驛道’回開封。這一路路程不短,咱們早些動身?”
趙普與楚昭輔齊齊應了聲“好”,動作利落地上了馬。晨光灑在三人三騎身上,馬蹄踏過帶霜的路麵,朝著東京開封府的方向,緩緩行入漸亮的天光裡。
……
行過兩日,遠處終於浮現出潼關的輪廓。晨霧尚未完全褪去,那座扼守陝豫咽喉的雄關便在蒼茫山影間立著,青灰色的城牆順著山勢起伏,像一條蟄伏的巨龍,將黃河與秦嶺的天險牢牢鎖在掌心。
楊駿勒住馬韁,抬手遙指前方:“過了這潼關,才算真正入了中原腹地。此關左依華山,右臨黃河,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便是平日,盤查也比彆處嚴些。”
趙普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關樓高聳,“潼關”二字題在匾額上,雖蒙著些塵土,仍透著幾分凜然氣勢。往來的商旅與兵士在關下排著隊,守城的兵卒正逐一查驗文書,馬蹄聲、吆喝聲順著風飄過來,倒添了幾分熱鬨。
楚昭輔目光落在城牆的垛口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馬韁繩——他曾聽人說過潼關的險峻,今日親見,才知傳言不虛。正思忖間,楊駿已催馬向前:“走吧,趁著天早,早些過關,免得傍晚趕不上驛館。”
三人隨著人流緩緩靠近關下,楊駿從懷中取出早已備好的文書,遞到守城兵卒手中。兵卒展開一看,見文書上蓋著殿前司的朱紅大印,又抬眼掃了掃三人的裝束——楊駿一身勁裝透著英氣,趙普與楚昭輔雖著常服卻氣度沉穩,便不敢怠慢,抬手示意放行。
馬蹄踏過潼關門洞的青石板,沉悶的回聲在拱券間悠悠蕩開,剛出洞口,風聲忽然變得清亮,東側傳來黃河的濤聲,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氣勢磅礴得令人心頭一震。楚昭輔下意識勒住馬,回頭望向漸漸遠去的關樓,日光已將城牆染成淡金色,心中不由得慨然——這便是中原的雄關,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難怪千百年來,無數人要在此爭雄逐鹿。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