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沿著山間石階緩步上行,不多時便見前方林木掩映間露出一角灰瓦,琅琊寺的輪廓漸漸清晰。踏入寺門,眼前的殿宇雖依稀可見當年規製,卻也難掩戰亂留下的痕跡——朱漆斑駁的梁柱、落滿塵灰的佛龕、牆角叢生的雜草,無不透著幾分歲月的滄桑。
延壽禪師駐足於寺前,目光掃過殘破的匾額,輕聲感慨:“此寺建於大唐大曆年間,當年滁州刺史李幼卿與高僧法琛共同募資創建,代宗皇帝親賜‘寶應寺’之名,名相崔佑甫還曾為它撰寫《寶應寺碑》,記述建寺始末,一時聲名遠播。隻可惜遭逢戰亂,香火漸衰,年久失修,竟落得這般破落模樣,實在令人惋惜。”
眾人聽著這段往事,再看眼前的殘垣斷壁,心中皆生出幾分感慨。竇儀卻忽然走上前,望著寺外層疊的山巒與澄澈的天光,眼中泛起向往之色,緩緩吟道:“琅琊山曆來便是江淮勝境,當年韋應物出任滁州刺史時,便常攜友登臨此山,沉醉於這片山水間。他曾作詩描寫,其中幾句我至今記得清楚——‘屢訪塵外跡,未窮幽賞情。高秋天景遠,始見山水清。上陟岩殿憩,暮看雲壑平。蒼茫寒色起,迢遞晚鐘鳴。’”
吟罷,他輕歎一聲:“韋蘇州筆下的琅琊山,有高遠秋景,有清幽山寺,還有暮色中的晚鐘,何等雅致。如今雖寺宇殘破,可這山、這水、這天地風光,卻依舊如詩中一般動人,隻是少了幾分當年的禪意與熱鬨罷了。”
楊駿立於寺前,目光在遠處雲霧繚繞的青巒與眼前斑駁殘破的殿宇間流轉,他轉身看向身旁的馬崇祚與延壽禪師,語氣帶著幾分斟酌道:“馬知州,延壽大師,方才聽二位說起這琅琊寺的過往,再看如今這般破落模樣,倒讓我生出個想法——咱們不如牽頭重修這座寶應寺,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這話一出,帳內眾人皆有片刻訝異。馬崇祚先是一愣,隨即眼中泛起思索之色,撫須道:“將軍這個提議倒是新穎。滁州初定,民心待安,若能重修古寺,一來可恢複地方名勝,讓百姓見得太平氣象;二來也能借修繕之事,召集本地工匠、役夫,既給民生計,也能暗中收攏人心,倒是一舉兩得。”
延壽禪師聞言,眼中瞬間亮了起來,雙手合十躬身道:“阿彌陀佛!將軍若有此心,實乃滁州之幸、佛門之幸!此寺曾受皇恩,承載江淮百姓香火數百年,如今雖殘破,卻仍是一方淨土。若能重修,不僅能續此禪緣,更能讓百姓在香火繚繞間感知安定,於地方安穩大有裨益。”
竇儀也笑著附和:“楊將軍此舉頗有遠見!曆來治世多興土木,非為奢華,實為安民心、顯太平。當年韋應物守滁州,以詩文化育一方;如今將軍守滁州,若能以重修古寺收攏人心,亦是一段佳話。”
韓熙載與馮延魯相視一眼,也不由點頭——二人雖為南唐舊臣,卻也深知“民心向背”的道理,重修古寺既能恢複地方文脈,也能讓滁州百姓更快接納大周治理,實乃善舉。
楊駿見眾人皆對重修古寺之事頷首讚同,心中正覺暢快,不料馬崇祚忽然話鋒一轉,語氣帶著幾分顧慮道:“隻是楊將軍,這修繕寶寺的費用,怕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滁州剛經戰火,府庫空虛,百姓也還在恢複生計,若驟然動用大額錢糧,恐怕會加重地方負擔,反倒與‘安民’的初衷相悖啊。”
這話一出,帳內方才熱烈的氛圍頓時淡了幾分。眾人皆低頭思索——馬崇祚所言並非虛言,滁州新定,軍政開支本就緊張,既要供應軍需,又要賑濟流離百姓,確實難有餘錢投入寺廟修繕。
楊駿臉上的笑意也收了幾分,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腰間佩刀,延壽禪師見狀,生怕定好的事情打了水漂,忙的開口道:“楊將軍、馬知州不必焦慮。貧僧倒有一計——佛門修繕寺廟,曆來有‘化緣募資’之法。貧僧可聯絡江淮一帶的寺院同道,再托幾位信佛的鄉紳善士,募集一部分善款;再者,寺中原有一些古木、舊瓦,若能清理修補複用,也能省下不少物料開支。”
一直沒有開口的馮延魯也不忍寶寺就此隕落,也張口道:“延壽大師說得在理!此外,若真是還差銀子的話,滁州我尚且認識一些世家大戶,也能幫上一些忙的。”
楊駿聽著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心中的顧慮漸漸消散,當即朗聲道:“好!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這麼快就把馬知州擔心的問題給解決了,這下重修寶應寺的事,總算有了底氣!”
馬崇祚也跟著笑了,語氣中帶著幾分釋然:“是在下先前顧慮過多,有將軍統籌,再加上諸位相助,便是再大的難題,也能尋到解法。”
韓熙載緩緩點頭,目光隨即轉向楊駿:“楊將軍,在下在江南時,便常聽聞將軍的詩名,如今琅琊寺重修在即,此乃滁州一大盛事,不知將軍可否為這即將重修的古寺,題詩一首,以作紀念?”
這話一出,眾人皆眼前一亮。竇儀當即附和:“韓先生此言甚妙!楊將軍此前一句‘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便已道儘滁州山水神韻,若能再為寶應寺題詩,定能讓這重修之事更添文采,往後也能為後人留下一段‘將軍題詩興古寺’的佳話!”
延壽禪師亦含笑頷首:“詩以載誌,文以傳情。將軍若能賦詩,既可為古寺增添靈氣,也能讓百姓透過詩句,感知將軍安定地方的心意,實乃一舉多得。”
馮延魯眼中帶著幾分文人對佳作的期許,指尖不自覺撚著袖角,似已在暗自揣度楊駿的思路……趙普則目光沉靜,嘴角噙著一絲淺笑,能親眼目睹將軍詩才,今日可算是沒有白來了!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