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內,一條條水泥鋪設的大路如同灰色的長龍,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幾個煉鋼高爐不停的往外排放黑煙。
這要是被環保局知道了,不被罰到破產就怪了。
“轟隆隆……”
一群工人圍著鋼爐,新鮮的鐵水順著溝槽流到冷卻池。
鄭全有笑的臉上的褶子都舒展開了。
他活了大半輩子,從來沒見過這種煉鐵效率。
這一爐子的鐵足夠造上百盔甲了。
同行的其他人都很淡定,可能不知道這種煉鋼方法帶來的含義。
蘇詩雨不一樣,她麵色紅潤,不由的握緊雙手,這種鋼鐵產量意味著李冰可以瞬間組建一支重甲大軍。
這僅僅是一爐的產量。
“李大人,這些鋼鐵我們試過,經過您改良的配方,強度遠超朝廷工部提供的鐵器。”
“嗯,火銃製造的怎麼樣?”李冰問道。
說到這個,鄭全有一陣臉紅。
“大人,之前在澄縣拐來一個火藥作,根據您給的圖紙,製作了新的火銃。唉,可是”
“可是那火銃會炸傷自己人。”
李冰有些疑惑,按理說這鋼材硬度不會炸膛才對。
李冰給的圖紙是英軍使用的“褐貝斯”式前裝燧發槍,缺點很多。
沒有膛線,精度差,裝填慢,硝煙大,射程隻有60100米,下雨天不好用。
排隊槍斃的就是這種武器。
但是優點是簡單易,訓練時間比弓箭短的多。
在以排為單位進行齊射時,絕對能給流寇沉重的打擊。
特彆是三列戰術,能保證火力持續輸出。
三百年後清朝就是被這種武器打敗的,並且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這種槍同樣大放異彩。
可是怎麼會炸膛呢?
“帶我去看看。”李冰準備去看看到底是什麼問題。
在鄭全有的帶領下,李冰等人來到火藥作坊旁邊。
這邊的人都少了很多。
火藥坊裡,三四個火藥作在製作火藥。
黑火藥。
“你們出去,這裡有火藥,帶鐵器不要進來!”
白水縣火藥作張達焦急的對李冰等人說道。
李冰一拍腦袋,危險的竟是自己,於是讓眾人卸下鐵器,才進入火藥坊。
“你們做的火槍給我看下。”
張達將幾支製作好的前裝燧發槍遞給李冰等人,並且交給李冰一袋火藥和鐵丸。
李冰拿起沉重的燧發槍,問道:
“火藥每次用多少?”
現在用的火藥是傳統的黑火藥。
張達一臉疑惑的說道:“跟三眼火銃差不多,憑感覺了。”
李冰聽完之後,生氣的問道:“我給你們的圖紙上沒有說明,一切標準化嗎?”
“說了,可是我們也不懂什麼是標準化啊?”
不怪張達不懂標準化,實在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標準化這個概念。
隻能寄希望於初一和鐘小滿他們了。
李冰索性將各個管事之人叫到一起。
“以後製作東西需要記錄在冊,你們後人學習的時候才能少走彎路,這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李大人,可是我們不識字啊!”
氣氛突然尷尬住了。
“不會就去學,我會讓蘇師爺給你們開個證明。”
李冰絲毫不慣著他們,想要拿這份相對不錯的工作,就得有學習的覺悟。
等到種小滿這一批學生小學課程學完,經過培訓肯定要比這些匠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