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浪說自己不是仙師,而是漢室宗親,黃巾出身的周倉裴元紹二人,明顯有些猶豫了。
要知道黃巾軍和漢家朝廷可是死對頭啊。
自己造反,造的是誰的反?
不就是劉家的嗎?
但他們早就吃夠了自己沒有出身的苦,早就想找個靠山,換個出身,洗清自己身上的汙點,免得將來遺禍子孫。畢竟賊就是賊,將來生了兒子孫子那也是賊子賊孫,一樣要受人唾罵鄙夷。
彆說以漢朝社會的時代局限性,講究父親英雄兒好漢,就是現代社會不也一樣嘛,那些犯罪分子的家人不也受到周邊人的鄙夷不屑,天天被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
於是兩人眼神交流了一會,還是決定抓住這個機會。
“仙師……”
劉浪趕緊攔住“二位壯士,說了在下不是仙師,二位於我有救命之恩,叫我伯濤就行了。”
“那,叫您先生吧。”
劉浪思索片刻,點點頭隨他們去了。
周倉抱拳
“先生有所不知,我二人乃是黃巾軍大賢良師天公將軍張角麾下的小渠帥……”
劉浪故意裝作不懂,打斷了周倉的話
“慢著,這黃巾軍大賢良師天公將軍是什麼人?我記得我大漢不曾有這樣的官職吧?”
“這……”
“二位如有難言之隱,在下也不強求。”
“先生有所不知,如今的大漢…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的大漢了。
十五年前,大賢良師天公將軍張角……”
裴元紹嘴笨,還是周倉一五一十的,把黃巾之亂,自己如何參加黃巾軍,如何落草為寇,大漢朝如今的局勢,全都說給了劉浪聽。
雖然這些劉浪從曆史書上知道的一清二楚,但聽一個親身經曆過的人親口說出來,和看曆史書的感覺是截然不一樣的。
等到周倉說完,再次對劉浪拜倒
“因我二人當年年輕氣盛,為奸人引誘,一時不察誤入歧途,後來一直都想棄暗投明,奈何沒有機會。
先生既是漢室宗親,就請先生收下我二人,願為先生牽馬執凳。
不求榮華富貴,隻求能脫去賊名,換一個清白之身,死後也好麵見祖宗。”
裴元紹“俺也一樣。”
妥了,劉浪這廝內心是一百個願意,可嘴上卻又推脫。
“兩位壯士,這如何使得,使不得啊。兩位與我有救命之恩,為兩位謀個清白之身,乃是在下份內之事。”
周倉裴元紹隻是不起,嘴裡還說道
“先生若不應允,周倉便不起來。”
裴元紹“俺也一樣…”
劉浪躊躇了一會,裝作為難的樣子,方才答應下來,隻是嘴上卻道
“兩位如果真的想投入我的門下,那就要遵守在下的規矩,不可再做違法亂紀之事,如有違背我便驅逐你們,到時可不要怪我不近人情,可否?”
周倉裴元紹大喜“先生,正該如此,我二人既拜入先生門下。
自當遵守先生的教誨,先生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先生不讓我們做的,我們自然不會做。”
劉浪也很高興啊
“好。既如此,我也不瞞二位,我也曾在山中習得文武藝,想要報效朝廷,一展胸中所長。可方才聽了二位之言,得知現今天下大亂,天子蒙塵,我正有心招攬一支兵馬,救出天子,匡扶漢室。
承蒙你二人不棄,願意追隨。什麼拜入我的門下,這種話以後再也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