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以後就以兄弟相稱,我自會為汝等謀個前程。”
周倉裴元紹大喜過望,連忙俯身下拜,口稱“主公”。
這麼輕易的就收截胡了關二爺的扛刀人,讓劉浪十分的高興。
古人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上下級關係分的很細致。
所謂的拜入門下,其實就是成為劉浪的家將。
家將說的好聽點,算是主家的半個主人,說白了就是高級的仆役家奴。
凡是有誌氣的有識之士,是肯定不願意當人家的家將的。
現在劉浪雖然收下了他們,卻並沒有認他們是家將,反而禮賢下士,把他們當成是來投靠他的幕僚門客一般對待。
要知道這兩者之間的身份大不相同。一個家奴,一個臣下,有著天壤之彆。
要說周倉裴元紹為什麼非要追隨劉浪?難道真的是劉浪身上有王霸之氣?
當然不是。
這主要原因,還在於他們的出身——黃巾軍。
說是黃巾軍,可時人謂之——黃巾賊也!
在當時,黃巾賊可謂是人人喊打,隻要是想做一番事業的人,就沒有不打黃巾的。現如今幸存的有名有姓的諸侯,哪一個不是靠著打黃巾積累了第一桶金才起家的?所以打黃巾已然成了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情。
但這可不隻是喊喊口號,那是真打。三國的時候,基本上有名有姓的勢力,都是依靠打黃巾起步的。
以至於吃飯睡覺打黃巾在當時成了一種時尚。誰要是沒討伐過黃巾賊,那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
各方勢力有事沒事,就把自家境內殘留的黃巾賊拉出來打一打,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順便還能練練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黃巾賊出身的人,往往被人瞧不起,他們的身份地位,甚至都比不上當時的流民,以至於許多的黃巾賊慘遭無辜屠戮。
即便是有人收編了黃巾賊,可領頭的那些人,也往往得不到善終。
比如曹操曾經收編了三十萬青州黃巾賊,編練成了青州兵。
可這三十萬青州黃巾裡,全都是小兵嗎?就沒有一個頭領嗎?這些頭領都哪去了?
答案自然不言而喻,都被殺掉了唄。反正黃巾賊人人得而誅之。
殺掉那些頭領,杜絕將來可能存在的風險。留下的那些小兵,就會更加容易控製,如果讓劉浪選擇,劉浪也會這麼做。
所以周倉裴元紹這些頭領都不敢隨意投靠他人。
可一日為賊,終身是賊。這個身份不但會累及後人,還會使得祖宗蒙羞,所以他們一直都想擺脫賊的身份。
但要想擺脫賊的身份,就必須要投靠一方勢力,投靠勢力又可能被直接哢嚓,這兩者之間,就成了一個死循環。
所以曆史上的周倉,抓住關羽千裡走單騎,勢單力薄的時機,再三懇求,請成為關羽的家將,關羽感其心誠,方才收下他們。
至於為什麼死皮賴臉的追隨劉浪?還不是因為劉浪出場的時候太炫。
不但從天上飛下來,胸口還有胎記,身上還自帶麻痹,隨身攜帶的都是寶物。
就連萬金難買的神兵。隨手就拿來送人。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周倉他們親眼看到,親身體會過的。
所以認定劉浪絕非常人,將來一定前途遠大,趁著現在不趕緊抱大腿,要是等到以後劉浪真的發達了,誰還認得他們。
三人說著話,不知不覺日頭已經偏西,周倉命人擺宴招待劉浪,劉浪也不推辭。
他雖然喝了幾碗粥,可這都過去幾個時辰了,他還是個練武之人,飯量又大,這早就餓了。
漢代本來就沒有什麼美食,加上這是土匪山寨,更沒什麼好東西,但劉浪肚子餓啊,倒也不挑食,好歹混了個囫塹肚飽。
吃飽喝足,周倉二人也不再打擾劉浪休息,各自離去。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