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發現礦鹽開始,劉浪就打定主意要用鹽來換糧食。
現在既製出了鹽,又得到了周倉的肯定,劉浪就開始安排人來量產。
正好這些匠人就派上了用場,雖然和他們各自所會的技藝有區彆。
但製鹽的工序都很簡單,隻要手把手教導一遍,他們也就全都學會了。
剛開始為了保密,除了最後一步熬煮是當著眾人的麵進行的,其餘的步驟都是劉浪和周倉兩個人完成的。
現在既然要量產,也需要考慮到保密的問題。
為此,他把這一百多名匠人分成幾個小組。
第一組隻負責開采礦石,由一個石匠師傅負責管理。
第二組則負責粉碎,由一個鐵匠師傅負責管理。反正現在不需要打鐵,就先暫時敲打石頭。
第三組負責研磨。
第四組負責提純。
第五組負責脫毒。
最後一組負責熬煮。
劉浪讓這六組人,各自分開,互不乾擾,並且嚴禁他們相互打聽各自工序的製作流程。
其餘的還好,劉浪各自找人負責,隻有脫毒這一步,是他親自負責管理。
不隻是為了保密,還是為了保證品質。
畢竟這是吃的東西,萬一有了什麼閃失,造成食物中毒,那事情可就大發了。
到時彆說用鹽換糧食了,隻怕還要惹出亂子。
等到一切安排妥當,所有人按部就班的開始運轉。
很快第一鍋鹽就出鍋了。
劉浪過去看了,和他自己親手操作的一般無二,品質那是沒得說,都是最上等的鹽巴。
周倉用手指撚著麵前白花花的鹽粒,突然問道
“先生,我們的鹽比最上等的青鹽還要好,總不能還叫青鹽吧?”
聽了周倉的話,劉浪這才想起來要給它起個名字。
沉吟了一會,說道
“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不如就叫它雪花鹽,如何?”
“雪花鹽?好好好。鹽好,名字也好,先生真是大才。”
眼看製鹽大業逐漸走上了正軌,劉浪帶著周倉又回到了臥牛寨,順便安排人在後山給那些匠人搭棚子,送飯。
打今兒起,這些匠人就要吃住在後山,一直到囤夠鹽巴為止。
反正現在是夏天,天氣炎熱,後山又光禿禿的,沒有蚊蟲。
隻需要有個棚子遮陽,有塊草席睡覺,一日三餐管飽就行了。
等回到臥牛寨,裴元紹已經把剩下的一千一百人,分成了三部。
按照劉浪之前說的,其中兩部,每部四百人,由周倉裴元紹擔任軍司馬,剩下的一部三百人充當劉浪的親軍。
劉浪發現,自己的三百親軍,個個身形高大,而且比起其餘的八百人來,也要強壯許多。
問了裴元紹才知道,原來這三百人就是臥牛崗的主力。
平常下山劫道,或者和彆的土匪搶地盤,都是依靠這三百人來撐門麵。
所以這三百人每天吃的要比其餘的人多一些,隔三差五的,還能開開葷,是以他們看起來比較強壯一些。
劉浪讓裴元紹進行分配的時候,裴元紹就把這三百人全都劃撥給了劉浪做親軍。
雖說這三百人現在是劉浪的親軍了,可一來劉浪需要照看後山的鹽場,二來劉浪並不會具體的練兵工作。
所以這三百親軍還是暫時交給他們兩個帶領。
說到練兵,很多人覺得非常容易。
尤其是一些穿越人士,隻憑借著自己大學時的軍訓經曆,一個個的,就敢堂而皇之的冒充練兵大家。
不但把軍隊編製,照搬改成現代的軍隊編製,還動不動就廢除抱拳禮,改為敬禮,說什麼建設現代化軍隊。
然後讓軍隊站個軍姿,踢個正步,走個隊列,喊個一二一,就敢說這是精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