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在古代,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除了能讓人感到花裡胡哨之外,半點都不能增加軍隊的戰鬥力。
在交通隻能靠走,通訊隻能靠吼的古代,指揮軍隊,是一件令所有統兵將領都感到非常頭疼的事情。
人一過萬就無邊無沿,隻憑借統兵將領的嗓門,是不可能將軍令通傳到全軍的。
萬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動輒幾萬幾十萬人的大軍了。
所以古代一個人能夠統領的軍隊,最多也就數千人。
這也是為什麼漢代的時候,營作為一個獨立作戰單位,隻有兩千人的原因。
古人早就在上千年的戰爭演變中,把一切能夠有利於戰爭勝負的因素全都考慮到了。
所以那些拿著自己所知有限的,三扁四不圓的現代軍事製度,
就進行生搬硬套的家夥,純純的都是穿越的時候腦袋先著地的。
在古代,因為通訊不夠便捷,將領們指揮軍隊,一是靠令旗,二是靠鼓聲。
這就需要訓練士兵對旗語以及鼓聲進行辨認。
所謂的精銳之師,不隻是視死如歸,一往無前。
還要能夠第一時間領會指揮者發出的命令,
根據令旗或者鼓聲的指示,完成指揮者交代的任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謂如臂指使,就是說指揮者能夠把軍隊指揮的像自己的手臂一樣聽話。
這就很考驗一支軍隊的執行能力了。
所以往往那些精銳之師,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訓練軍隊的士兵,牢牢記住每一個旗語和鼓聲所代表的含義。
而這些,恰恰是劉浪所不會的,所以在訓練軍隊方麵,劉浪全權委托給了周倉和裴元紹。
不管怎麼說,他倆當年在黃巾軍中,好歹也接受過這方麵的教導。
儘管兩人在這方麵,也隻是一知半解,但總比兩眼一抹黑的劉浪要強一些。
不過,劉浪也不是對軍隊的訓練全然不管。
他此時就在編寫練兵紀要。
準確的說,是在為士兵編寫鍛體計劃。
在這方麵,經過科學驗證過的現代鍛體方法,在效率和效果上,絕對完爆古代的那些鍛體秘術。
什麼引體向上,俯臥撐,徒手攀爬,走平衡木,穿越障礙,匍匐前進,翻滾前進,武裝越野跑五公裡、十公裡等等。
這些都是劉浪從網上看到的,現代軍隊的常規訓練科目,都是經過科學驗證過的,完全經得起考驗。
劉浪通通編寫出來,準備明天交給周倉裴元紹,用來訓練這些士兵的體能。
畢竟,一支精銳的軍隊,不但要能做到如臂指使,令行禁止,最主要的還是要能打。
想要能打,那作為軍隊的個體——士兵,就必須足夠強大。
而一個人的強大,不在於某一方麵,而在於全身的各種機能的強大。
不但要力氣大,跑得快,跳得高,耐力足,還有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平衡性等等都不可或缺。
而這些訓練科目,恰恰都能滿足需求。
夜幕深沉,就連慣會擾人清夢的蟬和蟋蟀都已入睡。
屋內一燈如豆,
借著昏暗的燈光,劉浪還在伏案疾書。
他用的是毛筆,寫在新鮮的竹簡上。
字體是漢隸。
當年聽周傑倫的《青花瓷》,其中有句歌詞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讓劉浪很是喜歡,為此他還特意臨摹了一段時間的漢隸書帖。
濃濃的墨香混合著竹子的清香,在昏暗的燈光映射下,彆有一番雅韻。
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位添香的紅袖。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