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馬一日三報,曹賊主力正與袁紹在倉亭打的火熱,怎會輕易南下?縱然曹賊南下,南北相距何止千裡?等到曹賊來時,我等早已擊退孫策,又何懼曹賊?”
“孫策江東小霸王,世之虎將,更兼有周瑜這等智謀之士輔佐,怎會輕易就被擊退?”
“你說這話,不是長孫策的誌氣,滅自己的威風?既然你如此懼怕孫策周瑜,何不讓文聘將軍掛帥?”
“我何時懼怕過孫策?你連料敵從寬也不懂嗎?”
雙方再次各執一詞,為了誰領軍出征,爭吵不休,沒有提出半點退敵之策。
劉表看著爭吵的眾人,心中愈發煩悶,重重地歎了口氣:“都彆吵了!如今大敵當前,你們不想著如何退敵,卻在這裡爭吵不休,成何體統!難道要等著孫策包圍了這座府衙,你們才能商討出退敵之策嗎?”
說完,不再理會眾人,轉頭看向自己的謀主蒯越:“異度,看你一言不發,可是已有退敵之策了?”
聽到劉表向蒯越問計,對麵的蔡瑁一個勁的向蒯越使眼色,那意思很明顯,是讓蒯越趁機推薦自己人領軍出征。
蒯越絲毫沒有理會蔡瑁的意思,起身拱手道:
“主公,自朝廷下旨申飭以來,荊州各處多有不穩,尤其是荊南桂陽、長沙、零陵、武陵四郡,更是聽調不聽宣,恐怕我等此時非但調不動四郡之兵,還要對其加以防範,以免腹背受敵。
如今江夏已失,我等可以倚仗者唯有南陽、南郡兩地。曹賊曾多次征討宛城,幸得張繡阻攔,才沒能讓他得逞,可見其早有南窺之意,不可不防。如今已沒有張繡為我等阻攔曹操,是以文聘將軍不能輕動,否則南陽有失,我等萬劫不複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南陽南郡,都是東漢時期的大郡,尤其是南陽郡,是光武帝劉秀的起家之地,被譽為“帝鄉”,巔峰之時,擁有百萬人口。近年來,雖經戰亂,可有從北方逃來的人口補充,人數也有近百萬之眾。
南陽、南郡兩郡之地,比荊州其餘州郡的人口總和加起來還多幾倍,是荊州的核心精華之所在,這也是荊州能夠帶甲三十萬的底蘊,是萬萬不能有失的。
眾人聽到蒯越如此說,全都點頭默認,就連蔡瑁此時也不再堅持讓蒯越推薦文聘掛帥出征了。
南陽郡實在是太重要了,怎麼小心都不為過。
蒯越見眾人都認可了他的建議,又接著說道:“荊南四郡我等也要多加防範,可讓劉磐將軍領一路兵馬,監視荊南四郡的動向,以防他們突然襲擊南郡,打我等一個措手不及。”
“這……”劉磐沉吟不語。
劉磐作為劉表的從侄,一向很受劉表器重,劉表入荊州後,就讓劉磐獨領一軍。
可自從少公子劉琮漸漸長大後,身為長公子劉琦的心腹,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荊州本土派係的打壓,劉磐已經很久沒有獨立領兵過了。本來這次孫策入侵,是他重掌兵權最好的機會。
可現在大軍壓境,作為荊州世家的代表,蒯越已經讓了一步,答應讓他獨領一軍監視荊南四郡,如果他還糾結不放的話。恐怕會被人扣上一頂不顧大局的帽子。
“好,我定然為主公牢牢的看住荊南四郡,隻要我不死,就不會放他們過來一兵一卒。”沉吟片刻後,劉磐還是答應了下來,畢竟,總算能獨領一軍了,對處於劣勢的長公子劉琦而言,能夠掌握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已經是個很大的進步了。
搞定了荊州的內患,就要開始針對荊州的外敵了。
蒯越繼續說道:“我等可堅壁清野,使孫策不得就食於荊州境內,讓其糧草軍械都從後方經水路押運而來。蔡瑁張允二位將軍,可率領荊州水師沿長江水麵騷擾其糧道,但千萬不可追擊過甚,以防周瑜設計。
而後主公可親自坐鎮襄陽,以逸待勞,誘孫策大軍深入,而後憑借江陵堅城,空耗江東兵力,如此一來,孫策頓兵堅城下,糧道又被不斷襲擾,隻需待其糧草耗儘,軍心不穩之時,正是我等一舉破敵的良機,到時再譴一員上將從襄陽出發,斷其退路,則孫策可破也。”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