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展開詔書,篆字在晨光中泛著金芒:“製詔禦史:朕承天序,統禦萬方。谘爾大將軍袁紹,昔年首倡義兵,討董勤王,此乃社稷之功;後綏靖河北,四州晏然,此為安邊之勳;更兼發兵許昌,誌在迎朕,雖戰有得失,然忠忱可鑒......今特赦封冀公,食邑三萬戶,賜九錫儀仗,劍履上殿......”
大概意思就是:你袁紹最先討伐董卓,對社稷是有功的,平定河北四州,也是有功的,最主要的是,你為了迎接我,發兵許昌,雖然敗了,但忠心可嘉,朕現在牛逼了,感念你的功績,封你為冀公。
要知道漢太祖曾經斬白馬盟誓,立下規定:非劉不王,非功不侯。
所以異姓大臣最高隻能封侯爵,公爵不在漢朝常規的爵位體係之內。
而曆史上,漢朝活著封公的隻有西漢的王莽和東漢的曹操。
後世稱二人為操莽之輩,借此指代那些想要謀權篡位之人。
為此,朝廷內部爭吵了許久,最後還是劉備力排眾議,大力支持劉浪。
在劉備看來,隻要能匡扶漢室,彆說區區一個公爵了,就是異姓王,也不是不行。
畢竟,開國的時候,太祖他老人家不也封過異姓王嗎?
至於說太祖坐穩江山後,這些異姓王都沒了,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此時的袁紹,很顯然不具備謀權篡位的資本,那為什麼劉浪還要封他為冀公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曆史上,袁紹就是在接連敗北之後,內心一時承受不住病死了。
而病死的時間正是今年。
雖然曆史上在袁紹死後,曹操還花費了七年才平定河北,可那是因為當時的北方沒有能夠威脅到曹操的勢力存在。南方又在諸侯混戰,曹操有足夠的時間去耗。
現在有了朝廷這個大敵,袁紹要是這個時候死了,曹操恐怕沒有耐心等待七年之久。
而朝廷如今雖然兵力強盛,可終究自身的底蘊太薄弱,不足以跟曹操死磕到底。
所以袁紹活著的作用,遠遠大於他死了。
所謂心病還得心藥醫。
在劉浪看來,袁紹就是太好麵子了,他認為敗在昔日的小弟手下,讓自己顏麵大失,才最終抑鬱而死。
那這就好辦了,你不是要麵子嗎?
那我就給你麵子,我不但給你麵子,我連裡子都給你。
大漢最高的爵位不是“列侯”嗎?
我直接一步到位砸暈你——封你為公爵。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至於說封公爵,有謀朝篡位的嫌疑,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在這場爭霸天下的遊戲中,袁紹已經出局了。
給他個公爵,就當是安慰獎了。
隻要一想到,這可是漢朝四百年來,唯二的公爵。
公爵,是可以建立獨立公國的。
這可是超越了袁家以往四世三公的榮譽的。
袁紹此時的內心,滿滿的成就感。
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臣,袁紹,領旨謝恩!”
馬超將聖旨遞給袁紹,說道:“冀公,天子令有口諭,不得無故煎熬百姓。”
“臣遵旨!”
袁紹此時捧著聖旨,隻顧著自己傻笑,哪裡還會想著拉著整個河北跟自己一起陪葬啊。
自然馬超說什麼就是什麼。
這讓一旁的曹操看的是目瞪口呆:發瘋的袁紹,這麼容易就搞定了?
轉頭對身旁的荀攸笑著說道:“袁本初此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乾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實非英雄也。”
荀攸卻眉頭緊皺:“主公,想不到劉浪此人如此大方,為了能夠保住河北之民,竟然連公爵都能拿出來,此舉一出,恐儘收河北之民心啊。”
曹操聞聽此言,倒吸一口涼氣:“此頗有太祖之遺風,恐為我畢生之大敵也。”
“也不儘然。”荀攸搖搖頭:“那劉備如今為尚書令,此舉或許是出自劉玄德之手。”
“劉玄德。”曹操再次聽到這位老朋友的名字,不禁又想起當年和劉備一起青梅煮酒論英雄的過往。
“劉備此人確實是英雄人物,朝廷如今有此二人,實非我等之福,公達可有辦法,離間此二人?”
荀攸的眉頭皺的更緊了:“劉浪足智多謀,劉備恢宏大度,一般的計謀,恐怕對他們不起作用,我一時沒有頭緒,主公且容我思量一番。”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