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浪親率大軍攻伐益州,被蜀軍大都督張任所拒。
兩次分兵偷襲,也被張任事先埋伏,以至於朝廷損兵折將。
劉浪的心腹愛將胡車兒更是重傷垂危,雖得神醫華佗醫治,脫離危險,但劉浪自出山以來,何曾吃過這麼大的虧?
命人八百裡加急傳信劉備,籌建醫學堂的同時,還命將作監抽調一批大匠,支援劍閣前線。
蜀道難行,大匠們比不得劉浪麾下的精兵,行進神速,他們足足花了三個月才抵達前線。
“報~大將軍,京城將作監的支援到了。”
劉浪正伏案在絹帛上寫寫畫畫,聽到親衛來報,頭也不抬的說道:“哦?讓他們進來!”
“喏!”
親衛轉身出去,不一會,領著三個匠人進得帳來。
劉浪抬頭看去,一個五十上下的老者,想來是大匠,身後跟著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後生,想必是他的學徒。
“下官公輸述拜見大將軍。”
公孫述對於這位當朝的大將軍十分尊敬,不是因為劉浪的官爵,而是因為劉浪對他們有傳道授業之恩。
士農工商,古代工匠隻是賤籍,和商人一樣不得出仕,但又沒有商人的富裕。
手藝好的,還能憑借著手藝混口飯吃,手藝不好的,隻能等著餓死。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古代的王侯將相、達官貴人們都熱衷於修建陵墓。
這就需要用到匠人,不論是木匠、石匠、瓦匠、鐵匠都需要。
問題是,那些被派去修建陵墓的匠人,在陵墓修建完成後,墓主人害怕自己的陵墓被人泄露出去,往往會把工匠給滅口,所以許多手藝好的工匠,其實下場反而更慘。
可他們不但在劉浪的指導下,學會了礦石取鹽、高爐煉鋼等等在他們看來隻有神人才會的技能。
要知道古代的各行各業的翹楚,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獨門絕技,這些絕技就是他們的家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向來是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
而劉浪能夠把這些神技毫無保留的交給他們,那就是給了他們一條能夠安身立命的活路。
而且劉浪還奏請天子,給他們這些匠人評定等級,並按照等級給予朝廷的官爵名祿,讓他們能夠出仕,真正的實現光宗耀祖、光耀門楣。
所以公輸述才能夠自稱下官。
士為知己者死!
匠人之間,互相也是有師承和人脈圈子的。
他們為了報答劉浪的知遇之恩,紛紛寫信給自己的親朋好友,讓彆的地方的匠人都來關中,為朝廷效力。
劉浪此舉,可謂是儘收天下匠人之心。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想要真正的富強,它是離不開生產力的進步。
生產力怎麼進步呢?
舉個例子,直轅犁耕地,必須要一個人兩頭牛,一天才能耕五畝地。
如果換成曲轅犁,那就隻需要一個人一頭牛,每天也是耕五畝地。
這省下來的一頭牛,就可以去耕更多的地。種更多的糧食。
這就是生產力的進步。
從一開始的農耕火種,到後來的直轅犁,再到現在的曲轅犁,這一切的變革都離不開工匠的改革創新。
如今天下的匠人都被關中收攬,那彆的諸侯就勢必會受到影響。
打鐵的走了,每人打造兵器鎧甲,武備鬆弛。沒人打造鋤頭犁鏵,農田撂荒。
石匠走了,沒人開山采石,城池無法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