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想要廢長立幼,故而世子之位空懸。
曹老板卻不一樣。
眾所周知,昔日宛城之戰,曹老板一炮害三賢,這其中就有他精心培養的繼承人——長子曹昂。
曹昂為了救他老爹,把自己的戰馬讓給了曹操,自己卻跟曹安民一起戰死在宛城。
史書記載,曹丕登基後,當著一眾大臣的麵說:“我孝廉兄長若在,這個位子就應該是他的。”
所以曹昂若是不死,世子之位沒有任何爭議,肯定是他的。
不幸的是,曹昂死了。
曹老板失去了最優秀的繼承人。
曹昂死後,或許是曹老板覺得太對不起這個大兒子了,就一直沒有立世子。
這反而讓幾位年紀大的公子,看到了希望。
建安八年仲春,許昌丞相府後院的書房內,檀香嫋嫋,燭火搖曳。
曹丕身著玄色常服,正襟危坐於案前,目光緊鎖著對麵的司馬懿。
兩年前,曹老板征召司馬懿,但司馬懿認為曹老板生性多疑,在曹老板手下混,一個不注意,很容易讓曹老板幫忙養自家的妻兒,所以托病不出。
但司馬家也想在這亂世中分一杯羹,自然不可能永遠不出仕,於是司馬懿另辟蹊徑,暗中輔佐曹丕,以期在曹丕繼位後,司馬家能有所作為。
不得不說,司馬老賊的算盤打得確實無人能比。
在所有人都搖擺不定的時候,就開始下注曹丕,也難怪曹丕那麼信任他,駕崩後把他立為輔政大臣。
此時曹丕這位曹操的次子,雖已在朝中任武官中郎將,然而始終沒能被立為世子,他覺得這是父親曹操對他不滿意的原因。
如今三弟曹植以文采得士人追捧,五弟曹彰憑勇武獲武將擁戴,自己若不謀定後動,恐怕會錯失先機。
“仲達先生,”曹丕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難以掩飾的焦灼。
“近日父親常召子建入宮談論詩賦,軍中諸將亦多稱頌子文勇武。某雖執掌朝政庶務,卻總覺如履薄冰。先生智計過人,可為我指一條登頂之路?”
曹植字子健,曹彰字子文。
司馬懿撫須而笑,青布袍袖在燭火下泛著微光。
他暗中輔佐曹丕多年,深知這位二公子雖不及曹植才思敏捷,卻勝在沉穩有謀,更懂權術製衡之道。
此刻見曹丕發問,便緩緩開口:“公子可知,世子之位,從來不是僅憑文采或勇武便能得之?”
曹丕眉峰微蹙:“願聞其詳。”
“丞相征戰半生,求的是能承繼大業、安定天下之人。”
司馬懿起身,走到懸掛的《九州輿圖》前,指尖輕點冀州:“曹植公子學富五車,卻過於隨性,飲酒誤事時有發生;曹彰公子勇冠三軍,卻不善政務,難掌全局。此二人雖各有長,卻非社稷之主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