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北部,劍門關雄峙於金牛道咽喉之處,峭壁如削,一夫當關之勢儘顯。
漢軍在此屯兵日久,自去年春末發起首輪攻勢算起,攻打此關已逾一載。
期間,漢軍試過正麵強攻、火攻焚關、誘敵出關、斷水困城等諸般計策,甚至遣細作混入關內試圖策反守軍,卻皆被蜀軍主將張任一一化解。
張任身為蜀中第一名將,深諳守城之道。
他不僅加固城防,在關前布設鹿角、壕溝,更親自坐鎮城頭,每日巡查防務,對漢軍的戰術變化總能快速應對。
漢軍若用投石機轟擊,他便令士兵在城頭搭建木樓緩衝衝擊力;漢軍若佯裝攻東,他則提前在西門增派精銳;即便漢軍以糧草為餌誘敵,他也堅守“閉關不出、以靜製動”的策略,絕不輕易上鉤。
一年來,劍門關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將漢軍牢牢擋在關外,漢軍將士雖奮勇作戰,卻始終未能越雷池一步。
劉浪坐鎮漢軍大營,望著遠處巍峨的關隘,心中既有焦躁,亦有對張任的敬佩。
他深知,若不能儘快攻破劍門關,益州戰局將陷入僵持,屆時不僅糧草消耗難以為繼,河北的曹操與袁熙也可能趁機生變。
經與徐庶等謀士反複商議,劉浪最終還是決定行一險策:利用劍門關西側一條名為“飛猿道”的隱秘小徑,派士兵繞至關後,發起奇襲,再與正麵大軍夾擊,以求一舉破關。
飛猿道位於劍門關西側峭壁之上,乃是一條僅容一人側身通過的羊腸小道,相傳為古時樵夫所辟,因路徑險峻如猿猴攀援而得名。
此道極為隱蔽,且狹窄濕滑,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丈深淵。
劉浪早就對這條小路多有關注,隻是因為此路太險,稍有不慎,派出去的軍士就會全軍覆沒,所以劉浪一直下不定決心。
可此時已經彆無他法,劉浪也隻能兵行險招,勉力一試。
為避免被蜀軍察覺,劉浪下令:每日深夜,僅派三五名精銳士兵,攜帶短兵器與乾糧,借著夜色掩護,從飛猿道悄然繞行。
這般小心翼翼的滲透,一持續便是三月有餘。
期間,漢軍士兵需在峭壁上攀爬數時辰,方能抵達關後平地,且為防暴露,不得生火、不得喧嘩,隻能在山林中潛伏待命。
至第四月月初,繞至關後的漢軍終於積攢至五百餘人,皆為軍中精銳,由校尉陳武統領。
此時,劉浪與謀士們認為時機已近,計劃在三日後深夜,由正麵漢軍發起猛攻,吸引蜀軍注意力,再令關後五百精銳突襲蜀軍大營,內外夾擊之下,劍門關必破。
然而,人多則跡顯。
五百餘人在關後山林潛伏,雖極力隱蔽,卻難免留下痕跡——某日清晨,蜀軍巡邏兵在山林中發現了一些人類活動留下的痕跡,隨即上報張任。
可此時劍門關正在打仗,雙方一二十萬的大軍堵在這裡,日夜廝殺,方圓幾十裡的獵戶樵夫早已絕跡,如何還會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張任經驗老道,當即斷定,這必定是漢軍的奇兵繞至關後,想要從關後偷襲,與正麵的大軍共同夾擊劍門關。
張任當機立斷,立刻調派兩千精兵,前往關後搜索圍剿,並加強了關隘各處的防禦。
劉浪得知行蹤暴露,深知若不提前行動,關後的五百精銳恐將全軍覆沒。
他當機立斷,下令:“即刻發起總攻!正麵大軍強攻關口,關後部隊突襲蜀軍大營,務必今日破關!”
號角聲驟然響起,漢軍主力如潮水般湧向劍門關,盾牌手在前抵擋箭雨,攻城士兵扛著雲梯奮勇攀爬;關後,陳武率五百精銳,趁蜀軍尚未完成合圍,突襲了蜀軍的後勤大營,火光瞬間照亮夜空。
蜀軍腹背受敵,陣腳大亂,不少士兵開始慌亂後撤,正麵漢軍趁機突破了蜀軍的第一道防線,有數十名士兵已攀上城頭,與蜀軍展開白刃戰。
“再加把勁!破關就在今日!”劉浪在陣前親自督戰,眼中滿是期待。
此時的劍門關,已如風中殘燭,距離陷落僅差一線。
可天不遂人願。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天空突然烏雲密布,狂風驟起,緊接著便是傾盆暴雨。
劍門關外的山路本就陡峭崎嶇,經暴雨衝刷後,更是泥濘濕滑,士兵們連站立都需攙扶,攻城雲梯在雨中打滑,難以固定;正麵漢軍的攻勢瞬間停滯,後繼部隊無法及時跟上,已攀上城頭的士兵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關後,陳武的五百精銳也遭遇了同樣的困境。
暴雨淹沒了山間小徑,蜀軍借著雨勢發起反攻,漢軍因地形不利,難以施展,隻能且戰且退。
張任則抓住時機,親自率親兵趕赴城頭,斬殺數名漢軍士兵,厲聲喊道:“弟兄們!天助我蜀!隨我殺退漢賊!”蜀軍士氣大振,紛紛回身反擊。
雨勢越下越大,山間積水成河,漢軍的攻勢徹底後繼乏力。
城頭的漢軍士兵寡不敵眾,最終全部戰死;關後的陳武率部拚殺至最後一人,身中數槍後力竭陣亡,五百精銳無一生還。
待雨勢稍緩,劉浪望著城下堆積的屍體與散落的兵器,心中滿是沉痛,卻也隻能下令:“鳴金收兵,撤回大營。”
此役過後,漢軍不僅未能破關,反而折損了近千精銳,士氣大受打擊。
劍門關依舊矗立在金牛道上,張任經此一戰,更是聲名遠播,蜀中百姓皆稱其“劍門鐵壁”。
劉浪在大營中召集謀士,複盤戰局,徐庶歎息道:“大將軍,張任善戰,天公亦不作美,此乃時運不濟。我軍需暫且休整,再尋破關之策,不可再冒進矣。”
劍門關的雨漸漸停歇,山間彌漫著硝煙與血腥味。
漢軍大營的燈火徹夜未熄,劉浪知道,這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而關頭上的張任,望著漢軍撤退的方向,亦未敢鬆懈。
他非常清楚,漢軍雖暫退,必不會善罷甘休,劍門關的下一次危機,或許已在醞釀之中。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