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西側一處隱蔽山穀內,臨時搭建的秘密大營戒備森嚴,親衛士兵手持利刃巡視四周,嚴禁任何無關人員靠近。
大營中央,劉浪正俯身查看工匠手中的竹篾框架,神情十分專注。這裡正在進行的,是足以顛覆戰局的飛天神器的製造,其工藝與原理皆遠超當下認知,容不得半分泄漏。
為嚴守機密,劉浪將參與製造的工匠分為四組,各組隻負責單一環節,互不知曉整體工序。
第一組工匠依據劉浪手繪的圖紙,以堅韌竹篾編織熱氣球的球體骨架與吊籃框架,竹篾需經沸水煮製、桐油浸泡,確保輕便且不易斷裂。
第二組則選取蜀地特產的輕薄絲綢,縫製巨大的氣囊,每一寸針腳都需細密均勻,縫製完成後還要通體刷上三層桐油,堵塞絲綢縫隙,防止熱氣泄漏。
蜀地流出的絲綢一向是達官貴人追捧的奢侈品,正是因為益州的蜀錦遠銷大漢十三州,所以益州府庫的錢糧才如此充足。如今正好拿來製造熱氣球,去攻破蜀地的大門。
第三組專攻火盆打造,火盆需底部鏤空通風,邊緣加裝防燙鐵環,確保升空後既能持續供熱,又不會引燃吊籃。
最後一步組裝,則由劉浪的心腹親衛完成,工匠們交付部件後便被暫時軟禁,直至戰事結束,徹底杜絕技術外泄的可能。
在劉浪的親自督造與工匠們的日夜趕工下,短短三日,首個熱氣球便已成型。
那巨大的絲綢氣囊展開後足有三丈高,竹篾吊籃能容納五人,火盆穩穩固定在吊籃中央,整體望去雖略顯粗陋,卻透著一股令人驚歎的巧思。
但劉浪並未急於用人嘗試,而是先命人將一頭生豬放入吊籃,點燃火盆後,熱氣球緩緩升空,懸停在山穀上空約五十丈處,半個時辰後平穩降落,豬隻安然無恙——首次實驗大獲成功。
隨後幾日,劉浪又接連進行了三次載人實驗:先由一名親衛單獨升空,確認操控穩定性;再增加至三人,測試吊籃承重;最後以五人滿員狀態升空,驗證火盆供熱與氣囊浮力的匹配度。
每次實驗後,劉浪都會根據問題調整細節,比如在吊籃兩側加裝防風擋板,在火盆旁放置滅火水囊,確保萬無一失。
直至第七日,熱氣球已能實現“平穩升空、精準懸停、安全降落”,劉浪才從軍中挑選百名精銳,開始秘密演練“飛天作戰”
所有選中的士兵,必須要熟練掌握火盆添火、吊籃平衡控製,以及升空後的信號傳遞,確保在戰場上能配合無間。
時光如流水,半月轉瞬即逝。
建安十一年初春的一個清晨,劍門關外的天空剛泛起魚肚白,二十個巨大的熱氣球已在山穀中準備就緒。
每個熱氣球的氣囊表麵,都由畫師繪製了猙獰的神獸圖騰:青龍蜿蜒於東,白虎咆哮於西,朱雀展翅於南,玄武盤踞於北,麒麟霸踞其中,各種神獸鱗爪分明,在朝陽的映照下仿佛活了過來,透著一股威懾人心的威嚴。
“點火!升空!”
隨著劉浪一聲令下,親衛們同時點燃吊籃中的火盆,熾熱的氣流湧入氣囊,二十個巨大的“神獸氣囊”緩緩膨脹,帶著吊籃離地而起。
起初速度尚緩,待氣囊充盈後,便乘著清晨的微風,平穩地朝著劍門關方向飄去。不多時,熱氣球便越過了關前的峭壁,懸停在劍門關上空約百米處,如同一排懸浮的巨獸,俯瞰著下方的蜀軍陣地。
“那……那是什麼?!”
城頭一名蜀軍士兵最先發現異常,手指著空中的龐然大物,聲音因恐懼而顫抖。
周圍的士兵紛紛抬頭,當看到二十個繪有神獸的巨大氣囊懸在高空時,瞬間陷入混亂。
有人揉了揉眼睛,以為是幻覺;有人則雙腿發軟,撲通跪倒在地,口中喃喃:“是神獸!漢軍請來了神獸助戰!”
更令人驚恐的是,有士兵看清了吊籃中的人影:“上麵有人!五個……每個怪物下麵都有人!這是天兵天將!是老天爺派來幫助漢軍的!”
這話如同一顆炸雷,在城頭迅速傳開。底層士兵多是山野出身,大字不識,對“飛天”之事本就心存敬畏。
此刻見此超乎認知的景象,再聯想到“漢室承天”的傳言,頓時心神大亂。
有人當場磕頭求饒,祈求上天寬恕“阻攔王師”之罪;有人想起前幾日斬殺漢軍的舉動,嚇得肝膽俱裂,癱坐在地無法起身;還有些士兵徹底失去鬥誌,轉身就往關內逃竄,慌不擇路間甚至撞倒了身邊的同伴。
消息很快傳到張任的中軍帳,他起初以為是士兵畏戰編造的謠言,厲聲下令:“敢亂傳謠言動搖軍心者,杖責五十!”
可傳令兵跪在地上,額頭冒汗,語氣篤定:“將軍!千真萬確!關外上空現在還懸著二十個巨獸,每個下麵都有吊籃,裡麵真的有人!您快去看看!”
張任心中一沉,帶著親衛快步登上城頭。當他抬頭看到那二十個繪有神獸的熱氣球時,整個人如遭雷擊,呆立當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征戰半生,見過投石車、雲梯、衝車、樓船等各類利器,卻從見過能載人飛天的神器。
那巨大的氣囊在陽光下泛著光澤,神獸圖騰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便會俯衝下來擇人而噬。
“這……這怎麼可能?”張任口中喃喃,一向堅定的眼神中滿是動搖,“難道漢室當真有上天庇佑?我在此阻攔漢軍,莫非真的違逆了天威?”
這出飛天大戲,給蜀軍帶來的衝擊力,甚至超過了當初許昌的守軍。畢竟當時劉浪攻打許昌時,隻有一個熱氣球,如今有二十個,數量上的倍增,也帶來了衝擊力的倍增。
張任也是一代良將,目睹此情此景,也不免大腦宕機,呆立當場。
主將尚且如此,麾下士兵沒了指揮,更加軍心渙散。
原本嚴整的守城陣型徹底瓦解,士兵們或跪或逃,或癱坐發抖,再無一人拿起兵器防禦。
劉浪在關外看到這一幕,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當即拔出佩劍,指向劍門關:“全軍出擊!拿下劍門!”
早已整裝待發的漢軍將士,如潮水般衝向關隘。
沒有箭雨阻攔,沒有滾石落下,甚至沒有蜀軍士兵上前抵抗。
漢軍士兵輕鬆攀上雲梯,踏上城頭,看著四處逃竄或跪地求饒的蜀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控製了關口。
當劉浪率領親衛踏入劍門關時,張任已卸下盔甲,麵如死灰地站在關樓前,身旁的蜀軍士兵紛紛放下兵器,選擇投降。
朝陽徹底升起,金色的光芒灑滿劍門關,二十個熱氣球仍懸在空中,如同一尊尊守護漢軍的“天獸”。
這座困擾漢軍一年有餘、令無數將士殞命的雄關,終在“飛天神器”的威懾下,轟然陷落。
劉浪站在關樓上,望著下方歡呼的漢軍將士,心中清楚:劍門關的陷落,不僅僅是拿下益州的開端,更標誌著從今往後,大漢的格局即將再次改寫。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