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帥堂內,舊日屬於張任的案幾已換了主人。
劉浪端坐主位,一身玄色戰甲尚未卸下,甲胄上的塵土與細微血跡,皆是方才破關之戰的印記。
堂下兩側,趙雲、徐庶等文武分列而立,氣氛莊重而肅穆。
此刻,這場持續一年的劍門關之戰,正迎來最後的收尾。
帳外傳來腳步聲,兩名漢軍衛兵押著張任步入堂中。
昔日的蜀中名將,如今發髻散亂,甲胄殘破,臉上還帶著未愈的傷痕,卻依舊挺直著脊背,目光中透著不屈的倔強。
衛兵按捺住他欲行禮的動作,張任便索性立在堂中,直視著主位上的劉浪,毫無懼色。
劉浪放下手中的文書,目光落在張任身上,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張任,你不識天時,憑劍門地利阻攔王師,致使我軍損兵折將,耗時一載才破關而入。今兵敗被擒,按軍法本該斬首示眾,以慰陣亡將士英靈。”
話音剛落,堂下的趙雲便往前一步,眼中滿是急切。
劉浪看了趙雲一眼,話鋒一轉:“然子龍將軍為你求情,言你二人乃同門師兄弟,懇請我網開一麵,留你性命。我素來敬重子龍的為人,亦惜你是員良將。
你能憑一座雄關,擋我大軍一年,足見兵法謀略與治軍之才皆屬上乘,正是我漢軍如今急缺的人才。我願給你一個機會,你可願歸降?”
趙雲聞言,眼中頓時燃起希望,目光緊緊鎖在張任身上,滿是期盼。
他與張任同出童淵門下,雖各為其主,卻始終念及同門情誼,此刻自然不願見師兄殞命。
然而,張任卻緩緩扭過頭,避開了趙雲的目光,脊背挺得更直:“劉州牧以益州軍機相托,命我鎮守劍門關,我卻未能守住,已是失職。今兵敗至此,無顏再苟活於世,隻求大將軍賜我一死,以全臣節。”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沒有半分妥協之意。
劉浪眉頭微蹙,他深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
張任的守城能力已在劍門關之戰中得到驗證,若能將其收服,必能為漢軍攻打益州增添一大助力。
一旁的徐庶見張任態度堅決,當即上前一步,拱手勸道:“張將軍,何必如此固執?那劉璋雖為漢室宗親,卻無忠君之心。
昔日天子被李傕、郭汜劫持,身陷險境,天下諸侯皆有勤王之意,劉璋卻隻顧自己一家的榮華富貴,按兵不動,任由天子陷身賊手。
後來大將軍迎聖駕還長安,恢複漢室綱常,天子下旨召他入朝,他卻抗旨不尊,斷絕朝貢,實為漢室之逆賊。”
徐庶的聲音愈發懇切,句句都戳中要害:“將軍身為漢臣,卻為逆賊儘忠,即便今日身死,將來史書之上,又能留下什麼名聲?
史官必秉筆直書,將你記為助逆拒王的奸賊之輩,屆時汙名傳於後世,將軍百年之後,又有何顏麵見先祖於地下?”
這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張任心上。
古人對身後名的看重,遠遠超過了生死。
多少人窮儘一生,隻為在青史上留下一筆美名,張任自然也不例外。
原來的曆史上,他拒絕投降劉備,是因劉備與劉璋皆為諸侯,他倆之間的戰爭,不過是群雄逐鹿,說不上誰順誰逆,即便戰死,也能落個“忠臣不事二主”的名聲。
可如今局勢不同,大漢朝廷尚存,劉浪奉天子之命討伐益州,師出有名,劉璋已然被定性為“抗旨不尊的逆賊”。
若自己執意“為逆賊儘忠”,將來漢廷史官書寫曆史,必不會為他留半分情麵,隻會將他與劉璋一同列為“漢室叛逆”,屆時千秋萬代的罵名,將永遠壓在他的身上。
“這……”張任的臉色終於變了,眼中的堅定漸漸動搖,嘴唇微動,卻不知該如何反駁。
他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絲迷茫——他從未想過,自己堅守的“臣節”,竟可能淪為史書上的“助逆之舉”。
徐庶見張任已有意動,當即再加一把火:“將軍可知,你門中兩位同門——子龍將軍與張繡將軍,如今皆在天子麾下效力。
子龍將軍隨大將軍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已被封侯,如今還被長公主納為駙馬;張繡將軍亦憑借戰功,封侯拜將,如今深受朝廷信任,留在天子身邊,鎮守長安。
將軍若歸降,既能與同門並肩作戰,共輔漢室,又能憑自身之才建功立業,將來青史之上,必能留下‘忠君報國’的美名,這豈不比為逆賊殉葬,落得汙名傳世要好得多?”
張任的目光緩緩轉向趙雲,恰好與趙雲期盼的眼神相遇。
趙雲見他神色鬆動,急忙勸道:“師兄,徐軍師所言極是!如今漢室複興有望,我等身為漢臣,當共輔天子,而非為一州之主的私欲犧牲。你我同門一場,我真心希望能與你一同征戰,為大漢儘一份力!”
堂內陷入短暫的沉默,張任垂首沉思,臉上的掙紮愈發的明顯。
一邊是“為舊主儘節”的執念,一邊是“青史留名”的誘惑與“輔佐漢室”的大義。
良久,他終於抬起頭,眼中的迷茫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釋然。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劉浪緩緩跪下,雙手抱拳:“末將張任,多謝大將軍不殺之恩,願歸降朝廷,從此為漢室效力,絕無二心!”
劉浪見狀,臉上露出笑容,起身走下主位,親手將張任扶起:“將軍肯歸順,乃漢室之幸,亦是我軍之幸!從今往後,你我便是同僚,當共輔天子,複興大漢!”
趙雲見師兄歸降,激動得上前握住張任的手,兩人相視一笑,往日的隔閡與對立,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徐庶亦在旁頷首,心中清楚,收服張任,不僅是漢軍多了一員良將,更意味著益州的門戶徹底打開,接下來的伐蜀之戰,必將更加順利。
劍門關的帥堂內,氣氛不再肅穆,反而多了幾分振奮。漢室複興的道路上,又多了一股堅實的力量。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