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上前一步,對曹老板躬身奏道:“丞相可還記得,當年劉浪奇襲許昌之事?當時他便是用此物震懾守軍,趁亂劫走天子。
後來下官曾派人打探,得知此物名為‘四象囊’。天子西遷長安後,將此物視為漢室神器,供奉在太廟之中,等閒不會輕動。
臣當時還曾向丞相稟報,言此物或為隱患,隻是後來劉浪再未動用,此事便漸漸被擱置。
可據下官所知,劉浪此次伐蜀,並未攜帶四象囊,否則他便早就用了,何以被堵在劍門關外一年之久?而且此物當年隻有一個,如今突然現身,怎地竟有二十個之多?”
打死荀彧也想不到,不是劉浪不想用,而是他自己也忘記了。其實是作者忘了(?′?`?))
“這……在下也未曾探聽到漢軍如何造出二十個四象囊的消息。”斥候麵露愧色。
曹老板聞言,眉頭緊鎖,回憶起當年的情景:彼時他正與袁紹在官渡對峙,許昌空虛,劉浪趁機奇襲,當時確有士兵回報“有巨大怪物”飛在空中,但他隻當是士兵畏戰編造的謠言,還斥責過荀彧與夏侯淵不可妄言以亂軍心。如今想來,竟是自己錯漏了如此重要的信息。
“再探!”曹老板揮了揮手,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務必查清漢軍製造四象囊的工匠、材料來源,以及此物的弱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斥候應聲退下,曹老板的目光轉向荀彧,臉上露出幾分歉意,語氣緩和了許多:“文若,是我當年錯怪你了。若非你今日提及,我竟忽略了此等器物。”
荀彧連忙躬身:“丞相言重了,當時此事太過離奇,臣也未能拿出實證,丞相有所疑慮亦是常理。隻是如今看來,這四象囊絕非尋常器物,漢軍能借此攻破劍門,將來必常用它攻城拔寨,許昌、鄴城等重鎮皆需防備,否則劍門便是前車之鑒!”
“不錯!”曹老板點了點頭,眼中重新燃起銳利的光芒,“不過,既然此物是人工製造的器物,而非真的飛天怪物,便定然有破解之法。諸君不妨暢所欲言,說說該如何應對這四象囊?”
古人不笨,尤其是這些史書留名的高能大才們的智商,至少都在200以上。
飛天雖然令他們很震撼,可隻要確定這是人力所操控的器物,以他們的智商,必然能想出破解之法。
而隻要事先有了防備,熱氣球的飛天現象,也就不再具有震懾性。
即便將來破解不了熱氣球,也不會再出現像許昌和劍門關時的情景。
利用熱氣球攻城拔寨這種事情,可一可二不可三。當熱氣球的神秘麵紗被揭開,再想威懾敵人,已經不可能了。
以張任的守城之能,當時要是對熱氣球有了防備,隻怕劉浪也很難利用它攻破劍門關。
劉浪也算是歪打正著了。
堂內的氣氛瞬間活躍起來——夏侯淵性子急躁,率先道:“丞相!此物既然是人造,必怕火攻!可在城頭布置強弩,箭上綁上火把,射向氣囊,定能將其燒毀!”
程昱則沉吟道:“文謙所言有理,卻需防備漢軍趁氣囊吸引注意力時,從地麵強攻。此外,四象囊體積龐大,必然笨重,隻能在無風或微風時升空,可觀測風向,在無風天氣加強戒備,或主動出擊!”
荀彧補充道:“還需在各州府挑選工匠,嘗試仿製四象囊,若能摸清其原理,不僅能找到破解之法,或許還能為我軍所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曹老板聽著眾人的建議,緩緩點頭,心中的焦躁漸漸散去。他知道,四象囊的出現雖帶來了新的威脅,但隻要找到應對之法,便能將隱患化解。
而眼下最重要的,是儘快查清四象囊的弱點,竊取、摸索製造四象囊的方法,同時加快整合青州的力量。
劉浪已破劍門,平定益州隻是時間問題,未來的中原之爭,隻怕為時不遠了。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