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江東突然占據了南陽,局勢瞬間從北拒漢室變成了南北受敵,戰略布局被徹底打亂。
荀彧率先開口,麵色凝重:“丞相,南陽乃中原屏障,孫策得之,如虎添翼。
孫策小兒素有馬踏中原之誌,如今占據了南陽,恐會北上中原,襲擊許昌。
但許昌為我軍之根本,絕不可有失。當務之急,需立即調兵加強潁川、汝南一線的防禦,加固許都城牆,同時遣斥候密切監視南陽江東軍的動向,防止其突然北上。”
作為曹老板的左膀右臂,荀彧始終以穩固後方、保障根基為首要考量,此刻的建議直指許昌防務的核心。
他的叔叔荀攸眼神中帶著幾分憂慮:“文若所言甚是,但若僅被動防禦,恐難長久。孫策新得南陽,必然急於立威,且其麾下周瑜智計過人,若趁我軍與朝廷對峙、北線兵力分散之際突襲許昌,後果不堪設想。
依我之見,需緩和與朝廷的關係,穩住天子,而後抽調部分北線兵力回防南線,同時遣使前往河北,告知袁熙江東異動,促其儘快與我軍達成共識,避免腹背受敵。”
夏侯惇按捺不住,起身抱拳道:“主公!末將願率軍前往潁川駐守,若孫策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
夏侯淵、張遼等將領亦紛紛請戰,願領兵抵禦江東軍的威脅。
程昱沉默半晌,緩緩道:“諸位隻慮孫策來攻,卻未思其背後隱患。
孫策雖得南陽,卻需分兵駐守襄陽、江夏,其兵力恐難支撐大規模北上;且荊南四郡仍在劉琦手中,孫策若貿然進攻許昌,必擔心劉琦從後方襲擾。
我等可利用此點,一麵加強防禦,一麵暗中聯絡劉琦,許以好處,促其牽製孫策,如此南線壓力可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老板聽著眾人的建議,手指輕輕敲擊案幾,心中快速權衡利弊。
荀彧的防禦之策是根基,荀攸的調兵與緩兵之策是應對北線變數,程昱聯合劉琦共製孫策之策則是合縱連橫、借力打力。
三者皆有道理,卻也各有局限。
周瑜反其道而行之,一招出其不意拿下了襄陽和南陽,實在出乎了天下所有人的預料。
但南陽的失守,不僅打破了中原的戰略平衡,更讓曹操陷入了“北防朝廷、南拒孫策”的兩難境地,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
“傳我將令!”
曹老板終於下定決心,語氣斬釘截鐵,“其一,命夏侯惇率領兩萬精兵進駐潁川,加固陽翟、許縣防線,嚴防江東軍北上;
其二,令荀攸前往河北,速速與袁熙敲定盟約,約定共同出兵牽製長安朝廷,避免北線生變;
其三,遣使者秘密前往荊南,麵見劉琦,與其結盟,共同對抗孫策,但條件是劉琦必須在孫策出兵豫州的時候,出兵襲擾江東後方;
其四,令荀彧留守許昌,主持糧草調度與城防加固,確保後方安穩!”
一道道命令下達,許昌城內瞬間忙碌起來。
軍隊開始調動,使者快馬出發,工匠加緊修繕城牆,整個許昌都籠罩在一股緊張的氛圍中。
曹操站在議事堂的窗前,望著窗外陰沉的天空,心中清楚:南陽的丟失,隻是一個開始,劉表的突然敗亡,打亂了他所有的戰略部署,一場關乎中原命運的南北對峙,已悄然拉開序幕。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