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治所柴桑的將軍府內,暖意透過窗欞灑在床榻旁,孫策正由侍從攙扶著緩步起身。
曆經數月精心調理,他身上的箭傷已基本痊愈,雖仍不能如往日般策馬疾馳、親冒矢石,卻已能正常行走、處理軍政事務,那張英挺的臉上,終於褪去了重傷時的蒼白,重新煥發出“小霸王”特有的銳利神采。
回想去年遇刺重傷之際,孫策躺在病榻上,望著帳外飛雪,心中滿是憂慮。
彼時江東剛經曆江夏爭奪戰的反複拉鋸,雖擊退荊州軍,卻也元氣未傷;而他本人重傷昏迷,江東群龍無首,隨時可能麵臨荊州反撲或內部動蕩的危機。
正是在那般危急時刻,孫策強撐著最後一絲氣力,召集周瑜、黃蓋、程普等心腹重臣,將江東六郡的十萬大軍儘數托付給周瑜。
彼時的江東美周郎,身著素甲,跪在病榻前,緊握孫策的手,立誓此生絕不負伯符。
這位素有“美周郎”之稱的江東大都督,不僅以智謀聞名,更以忠誠與擔當著稱。
自隨孫策平定江東以來,二人便以兄弟相稱,情同手足,孫策的托付,於他而言既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此後數月,周瑜果然不負重托,以雷霆手段穩定江東內部,同時敏銳捕捉到荊州的戰機。
趁劉表新敗、軍心渙散之際,他先以“詐死之計”誘敵深入,大破荊州軍;再借雪夜掩護,奇襲江陵、速取襄陽,一舉攻克荊州核心腹地。
隨後又率軍追擊蔡瑁,奪取“天下第一郡”南陽,將江東的勢力範圍從長江下遊延伸至中遊,徹底解決了劉表這一江東多年的心腹之患。
如今,荊州的半壁江山已歸入江東版圖。襄陽、江陵、南陽等戰略要地儘在掌控,長江中遊的水師防線連成一片,江東不僅獲得了廣袤的土地與人口,更打通了西進巴蜀、北上中原的通道。
這份戰績,遠超孫策重傷前的預期,也讓江東從偏安江南的割據勢力,一躍成為足以與北方漢室、曹操抗衡的強大力量。
這日,周瑜從荊州前線返回柴桑,第一時間前往將軍府拜見孫策。
看著周瑜一身戎裝、風塵仆仆卻難掩意氣風發的模樣,孫策快步上前,一把握住他的手臂,語氣中滿是欣慰與感慨:“公瑾,辛苦你了!荊州之功,全賴於你,若不是你,江東怎能有今日之盛?”
周瑜躬身行禮,謙遜道:“主公謬讚!此乃末將分內之事,若非主公當初信任,將大軍托付於我,末將亦難有施展之機。如今荊州已定,南陽在手,江東根基已固,主公可安心養傷,待他日痊愈,便可率軍出征,先掃蕩荊南群醜,再逐鹿中原!”
孫策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熾熱的光芒。他素來胸懷大誌,如今江東勢力大增,又有周瑜這等良將輔佐,一統天下的野心愈發強烈。
他望著窗外江東的大好河山,又看了看身旁的周瑜,沉聲道:“公瑾,你我相識多年,共謀大業。如今荊州已破,等平了荊南劉琦,我等便北上與曹操、劉浪一爭高下!到時你我一同領兵,讓這天下人看看,我江東兒郎的厲害!”
……
周瑜本想穩一手,計劃跟不上變化。
探子來報:曹操派人與劉琦結盟,想要南北夾擊江東。
消息傳到周瑜案前時,這位江東大都督正對著荊州輿圖沉思。
他原本的計劃極為穩妥:先以半年時間整合襄陽、南陽等地的資源,安撫流民、恢複生產,將江東在荊州的統治根基紮穩。
同時等待孫策傷勢徹底痊愈,屆時君臣合力,再以優勢兵力南下荊南,一舉平定劉琦與四郡勢力,實現荊州全域的統一。
在周瑜看來,荊南四郡地廣人稀、兵力分散,隻要江東無後顧之憂,平定隻是時間問題。
但曹操的介入,讓周瑜“穩一手”的計劃徹底失去了執行的空間。
周瑜這等智謀絕頂之士,一眼便看穿了曹操的“遠交近攻”之策。
曹老板深知南陽被江東占據後,自身南線壓力劇增,若江東徹底平定荊州,下一步必然北上中原,與他爭奪天下。
是以,曹操刻意拉攏劉琦,並非真心扶持,而是想借劉琦的力量牽製江東:荊南若動,江東便需分兵南下,無法全力經營南陽、籌備北上;曹操則可趁機穩固北線與袁熙的盟約,甚至騰出精力應對長安朝廷的動向,可謂是一箭雙雕。
“曹賊既然想讓我陷入兩線牽製的困境,我偏不能讓他如願!”
周瑜猛地合上輿圖,眼中閃過果決的光芒。
此時若按原計劃拖延,待曹操與劉琦的盟約徹底落地後,荊南四郡的抵抗力將大幅增強。
更危險的是,一旦劉琦率先出兵襲擾江東後方,與曹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南陽的程普部、襄陽的黃蓋部都可能被牽扯其中,江東在荊州的統治將陷入動蕩。
與其被動應對,不如先下手為強,趁劉琦與曹操的盟約尚未穩固、荊南兵力未及整合之際,主動南下討伐,一舉破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瑜任命大將周泰為正先鋒,蔣欽為副先鋒,率領五千精銳步騎,先行南下,沿長江南岸奔襲武陵外圍據點,掃清大軍前進障礙。
周泰、蔣欽皆是江東十二虎臣中的悍將,久經沙場,尤其擅長快速突襲,由二人開路,可確保大軍推進速度。
留老將程普率領一萬兵力駐守南陽,防備曹操從北線南下突襲,確保江東在荊州的北線安全;
命黃蓋率領八千水師與五千步兵鎮守襄陽,控製長江中遊水道,保障大軍的後勤補給線,同時防備荊南四郡的水師襲擾。
委派韓當負責全軍糧草押運,從江陵、襄陽的糧倉調撥糧草,沿長江水道南下,確保前線軍需供應。
周瑜精通兵法,豈能不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特意命韓當挑選經驗豐富的糧官,避免因糧草短缺影響戰事。
他自己親自率領五萬精銳,從襄陽出發,沿長江南岸向武陵進軍,作為後續主力,隨時準備接應周泰、蔣欽的先鋒部隊,與劉琦的荊南聯軍展開決戰。
部署完畢後,諸將領命而去。
周泰、蔣欽當日便率領先鋒軍拔營起程,五千將士輕裝簡行,沿著長江南岸的山道疾馳,沿途避開荊州南部的郡縣據點,直奔武陵而去。
程普、黃蓋則迅速接管防區,加固城防、操練士兵,做好應對北線與後方的準備;韓當則調動百餘艘糧船,滿載糧草,順著長江緩緩南下,與周瑜的主力大軍保持同步推進。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