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朝廷拿下西涼,收繳了武都馬場,得到了大量戰馬,趙雲重新組建了一支白馬義從。
人數不多,隻有三千人。
但卻各個裝備精良。
白馬義從本是輕騎兵,但自從劉浪教會工匠土法煉鋼後,鋼鐵產量大增。
長公主心疼自家老公,便求著天子下令,給白馬義從單獨設計了一款鏈子甲,防禦力遠超皮甲,但重量卻比具裝鐵騎的盔甲輕很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全員裝備鏈子甲的白馬義從,成為了一種介於輕騎兵和重騎兵的兵種。
比具裝鐵騎更加靈活、速度更快、耐力更久、機動性更強。
比常規的輕騎兵防禦力更高,加上白馬義從和具裝鐵騎一樣,都是一人三馬,機動性反而比常規的輕騎兵更強。
除了甲胄,武器也全都是精鋼打造,堪稱是白馬義從的升級版。
有這三千白馬義從,足以與草原上的三萬鐵騎抗衡。
不多時,趙雲一身白袍,手持長槍,走入堂中。
這位渾身是膽的長公主駙馬爺,眼中滿是堅毅:“末將趙雲,參見大將軍。”
劉浪點頭道:“子龍,並州翼德孟起的情況你也清楚,朝廷準備調你去並州支援他們。
你此去不僅要協助防守,還要注意袁熙麾下的胡人騎兵,他們機動性強,擅長奔襲,需多派斥候探查,不可大意。”
“大將軍放心,昔日末將在公孫太守麾下時,便曾將這些胡人打的望風而逃,聞風喪膽,現在白馬義從的戰力更勝從前,區區胡奴,跳梁小醜兒!”
趙雲從不說大話,也從來不會在背後議人長短,但——胡人例外。
他當初之所以投奔公孫瓚,便是因為公孫瓚是個打擊胡人,保一方平安的將軍。隻是後來公孫瓚背離了自己的初心,趙雲才舍他而去。
現在又可以前往抗擊胡人的第一線,趙雲隻覺得熱血沸騰,恨不得立馬就趕到並州,去跟那些胡人廝殺。
接過令旗,趙雲轉身離去。
營外傳來戰馬的嘶鳴聲,三千白馬義從如同一條白色長龍,朝著並州方向疾馳而去。
調兵遣將的旨意一道道傳出,長安城內頓時忙碌起來。
糧草押運的隊伍整裝待發,士兵們披甲執銳,奔赴各個戰場。
尚書令劉備的府中,官員們來來往往,清點糧草、籌備軍械,筆墨紙硯堆積如山。
大將軍劉浪則親自前往校場,檢閱新編入的荊州兵馬,操練陣法,確保他們能儘快融入朝廷大軍。
夕陽西下,長安的城牆被染成金色。劉浪站在校場之上,望著遠去的兵馬,心中暗自感慨。
劉琦的投奔雖解了燃眉之急,但接下來的局勢依舊凶險:
曹操在潼關虎視,袁熙在並州施壓,西域聯軍在張掖與關羽對峙,孫策在江東蟄伏,每一處都是生死攸關的戰場。
劉備走到劉浪身旁,遞過一杯酒:“伯濤,如今兵馬已各就各位,糧草也在籌備,接下來,便看他們的了。”
劉浪接過酒杯,一飲而儘,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是啊,接下來,便是與曹操、袁熙、孫策的較量了。
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將士用命,定能守住這漢室江山,渡過這危難之局!”
夜色漸濃,長安城內的燈火漸漸亮起,照亮了這座風雨飄搖的都城。
每一盞燈火下,都有忙碌的身影。
或是籌備糧草的官員,或是擦拭兵器的士兵,或是守護城門的守軍。
所有人都清楚,接下來的日子,將是決定漢室命運的關鍵,唯有同心協力,才能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條生路。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