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長期直麵外敵,戰鬥力相當強悍且兵力雄厚,同樣是監控的重中之重。
因為這些邊軍一旦被彆有用心之人煽動利用,不僅邊境防線會岌岌可危,甚至可能成為威脅朝堂的不穩定因素。
所以,從將領的忠誠動向,到部隊的糧草補給、兵員增減等等各種情況。
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納入情報網的視野。
另外,對於其他戰鬥力稍弱但地理位置比較關鍵的軍隊也不可掉以輕心。
比如:
拱衛南京的留都衛所,或是扼守長江天險、運河要道的水師部隊,都需保持適度的情報關注。
而那些地處偏遠、兵力分散且缺乏實戰曆練的衛所軍隊,則可以暫且放寬監控力度。
在當前局勢下,應該將有限的情報資源集中投入到真正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精銳部隊之中。
如此一來,既能高效掌控局勢,又能避免因監控範圍過廣而分散精力。
確保在即將到來的權力風暴中,始終占據主動。
——計劃的第三個環節:欽差巡查四方。
經過施宗義一個多月的嚴苛特訓。
八百七十二名“大內高手·特種部隊”的隊員們已經脫胎換骨、煥然一新。
施宗義精心挑選出十六位後天層次的絕頂高手擔任領隊。
每一位後天高手統領五十人,組建了十六支“大內高手·精銳巡查隊”。
——剩下的兩個後天絕頂高手負責保護霓裳公主和弘治皇帝。
施宗義讓他們兩個每人帶領二十七人,組成了兩個“大內高手·親衛隊”。
每個親衛隊二十八人,啥事兒不用管,隻要專心一意地保護霓裳公主和弘治皇帝。
畢竟施宗義接下來會有許多“大動作”,將會觸動許多人的切身利益。
防人之心不可無,必須得防著點某些人“鋌而走險、狗急跳牆”。
……
同時,施宗義又從言官群體之中擇取了十六名比較機靈的文官。
由弘治皇帝親自任命“欽差大臣”、授予“尚方寶劍”。
然後讓他們和“大內高手·精英巡查隊”強強聯合到一起。
組成了十六支“文武合璧、天下無敵”的“欽差巡查組”,奔赴明國各地。
這十六支“欽差巡查組”肩負著重大使命:
一方麵,他們要全力確保《大明日報》的穩定發行。
為《大明日報》掃清一切乾擾、阻礙,讓革新之聲傳遍明國疆域。
另一方麵,他們得高調、強勢地彈壓各個敵對的豪強、勳貴勢力。
可以“儘情地無下限操作”、“各種花樣作死”,儘量給那些壞蛋們施加壓力。
——迫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向滇寧王、李廣等邪惡勢力靠攏。
施宗義這個人比較懶,不喜歡太勞累,特彆喜歡“畢其功於一役”。
他費心費力地這般布局,出發點便是要將各個分散的敵對勢力儘數“擠壓”到一處。
待到時機成熟,便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蕩平,避免陷入無休止的糾纏、紛爭。
最好的設想就是一次性徹底解決問題,免得反反複複、沒完沒了地磋磨時間!
畢竟,內憂外患之下,明國經不起反複折騰。
各個老百姓也是討厭混亂、渴慕安寧。
加之“小冰川時期”日益臨近,凜冬將至,施宗義沒有那麼多米國時間與壞蛋們周旋。
唯有速戰速決、秋風掃落葉。
方能為大明開辟一個美麗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