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二,清晨時分。
伏波港的晨霧還未散儘,施宗義便告彆了秋十三娘等人,準備出發了。
這番躍馬江湖道、隨行人員有:
韓雪茹、霓裳公主、杜心悅、沈芊芊、徐璨曦、上官朧月和不戒和尚七人。
他們各個都是實力強大的一流高手,各自騎著駿馬、齊聚縣城門口。
八匹駿馬昂首嘶鳴,馬蹄不安地刨著地麵,似也在為即將啟程的江湖之旅而興奮。
“各位!江湖路遠、山高水長,後會有期啦!”
“3166!……”
隨著施宗義一聲令下。
八騎如龍,揚起一路煙塵,踏碎江南暑氣,朝著恒山方向疾馳而去。
沿途之上。
施宗義等人憑借著高強的武功,行俠仗義、除暴安良。
行至豫中,恰逢一夥山匪劫掠官銀,百姓哭嚎聲、呼救聲不絕於耳。
八人未露真容,袖中銀針破空,木蛟劍寒光一閃,轉瞬之間便將匪首製服,救下眾人。
待官府聞訊趕來,隻看見橫七豎八的劫匪,以及早已遠去的八道身影。
在齊魯道上,有邪教惑眾。
以妖言蒙騙百姓,不少人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施宗義識破其伎倆,先是施展《移魂大法》的“精神魅惑”技能點化各個信眾。
又以淩厲手段搗毀邪教據點,令妖邪無所遁形,全部削掉腦袋、死光光。
每至暮色降臨,他們或宿荒村野店,或棲古刹殘垣。
即便有宵小覬覦他們的財物,在九陽真氣與木蛟劍影下,也隻能倉皇而逃。
就這樣,八人兼程不輟、飲馬江湖、快意恩仇。
曆經了一個多月的跋涉。
終於順利抵達山西大同恒山地界。
……
七月十七日下午。
蟬鳴聲聲入耳,暑氣還未消散。
施宗義率領杜心悅等人騎著馬,緩緩踏入恒山腳下的青石鎮。
夕陽的餘暉將他們的身影拉得老長,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搖曳。
街邊悅來客棧門口的店小二,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
當得知他們打聽恒山派時,小二立刻來了興致:
“客官們算是問對人了!恒山派的三位師太那可是活菩薩、大好人呀!”
“春天送穀種,冬天發棉衣,每年還會辦義診,不管多遠的病人都能瞧上病……”
施宗義聽著,抬眼望向雲霧繚繞的見性峰,心中暗自思忖:
恒山派果真名不虛傳,無愧江湖清流之稱。
夜幕降臨,小鎮的夜市漸漸熱鬨起來。
燈火通明的街道上,吆喝聲、談笑聲此起彼伏。
施宗義帶著杜心悅、沈芊芊她們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一方麵是逛街放鬆一下心情,一方麵也是為即將見麵的恒山派眾人挑選禮物。
街邊的攤位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商品:
精致的絲綢手帕、鋒利的匕首、小巧的香爐……
施宗義精心挑選了一些適合練武之人的兵刃和實用的日常用品。
杜心悅和沈芊芊采購了各種日常生活物資。
韓雪茹和上官朧月比較中意那些美輪美奐的手工藝品。
徐璨曦和霓裳公主則是選購了一些當地的特色美食和各種糕點。
他們安步當車,一路逛吃逛吃,十分放鬆、非常儘興。
看著熱鬨非凡、安穩繁華的夜市,眾人不禁感歎恒山派庇佑之功。
不戒和尚沒有去逛街,他安安穩穩地待在客房裡。
貌似,自從經過上次怒鯨幫一番生死攸關的磋磨之後。
不戒和尚忽然變得老實、穩重啦?
……
第二天清晨。
山間薄霧如輕紗般籠罩著。
施宗義等人騎著馬,沿著蜿蜒的山道向恒山派進發。
一路上,蒼鬆翠柏鬱鬱蔥蔥,山澗溪水潺潺流淌,清脆的鳥鳴聲在山穀間回蕩。
遠處的山峰連綿起伏,雲霧繚繞其間,宛如仙境。
來到恒山派山門,隻見朱牆黛瓦,氣勢恢宏。
如今的恒山派,弟子已近千人,規模比以往壯大了許多。
守山弟子通報後,定閒師太率領定靜、定逸兩位師太,以及儀琳、儀和等一眾弟子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