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江東柱石:周瑜、魯肅、呂蒙列傳_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 > 第167章 江東柱石:周瑜、魯肅、呂蒙列傳

第167章 江東柱石:周瑜、魯肅、呂蒙列傳(1 / 1)

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廬江舒縣的蟬鳴穿透青石板路,十四歲的孫策跟著父親孫堅遷居至此。朱漆大門洞開,同齡少年周瑜倚著門扉,衣袂被穿堂風揚起,露出腰間溫潤的玉玨:"伯符兄,我家道南大宅寬敞,可願比鄰而居?"孫策抬頭,見其麵容俊朗,目若朗星,當下拍手稱善。周瑜引其入宅,堂中老母端出青瓷碗,盛著新製的蜜酪,孫策舀一勺入口,甜香在舌尖化開:"公瑾家的酪漿,比軍中糙酒滋味清甜百倍。"從此兩家互通有無,孫策常宿於周瑜家中,二人同塌而眠,共研兵法,結下"總角之好"。

興平二年195年),孫策在曆陽江邊踱步,手中羽檄因反複摩挲而泛起毛邊。袁術背約不發糧草,江東未定,渡江南下的計劃幾近夭折。忽然江麵旌旗招展,周瑜率丹楊兵逆流而上,船頭立著的青年峨冠博帶,腰間玉玨與鎧甲相撞,聲如清鐘。孫策擲檄大笑,踏上前去握住周瑜的手:"吾得公瑾,如旱苗逢甘霖,大事可成!"遂合兵攻橫江,周瑜親執牛皮戰鼓,鼓點如雷,曹軍水寨火起,橫江、當利二城相繼告破。時年二十四歲的周瑜,騎在馬上羽扇輕搖,陽光掠過他的麵甲,映得吳中百姓高呼"周郎",從此這個名號隨江風傳遍江東。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建業宮城的議事殿內,炭火將張昭的臉映得通紅,他正慷慨陳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我軍難敵其勢,不如遣使請降。"滿朝文臣紛紛點頭,唯有周瑜按劍而立,腰間玉玨撞擊劍柄,發出清越之音:"諸君可知,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昔趙高指鹿為馬,今曹操脅持天子,此等逆賊,豈可言降?"他趨步至孫權案前,展開繪有長江水係的絹帛,指尖劃過赤壁:"今北土未安,馬超、韓遂割據關西,此曹操後顧之憂一也;曹軍舍鞍馬而乘舟楫,如驅陸獸入水,此二也;隆冬時節,馬無槁草,士卒不服水土,此三也。有此三患,曹操雖眾,必敗無疑!"孫權拍案而起,將佩劍遞給周瑜:"三萬精兵,儘付公瑾,必破曹賊!"

赤壁江麵,周瑜站在樓船頂層,望著東南風起,嘴角勾起笑意。黃蓋的火船已偽裝完畢,船身浸滿膏油,插上"降"字大旗。諸葛亮站在身旁,羽扇輕搖:"周郎可還記得,初遇時共飲的蜜酪?"周瑜大笑:"先生借得東風,瑜便借這把火,燒他個天翻地覆。"話音未落,火船已借風勢衝向曹軍水寨,江麵頓時火光衝天,曹軍戰船首尾相連,頓時成了一片火海。周瑜提劍在手,下令全軍出擊,箭矢如雨般落向敵營。

戰後追擊至南郡,周瑜身先士卒,卻被流矢射中右肋,血染征袍。曹仁得知消息,率軍來攻,卻見周瑜裹著繃帶,由親衛攙扶著巡視軍營。他強撐精神,大聲呼喝:"賊軍以為吾將死,吾偏要讓他們知道,江東兒郎,寧死不退!"士卒見主將如此,士氣大振,曹仁見狀,不得不引兵退去。

建安十五年210年)春,周瑜整軍完畢,準備西進伐蜀。船隊行至巴丘,他忽然染上重病,臥床不起。江水拍打著船身,他望著艙外的藍天白雲,想起孫策臨終前的囑托:"內事不決問子布,外事不決問公瑾。"又想起孫權繼位時的場景,那個少年眼中的信任,如今已化作肩頭的重擔。掙紮著起身,提筆寫下上疏:"今曹操新敗,益州劉璋暗弱,若得蜀地,便可北據襄陽,西結馬超,東下江陵,大業可成。魯肅智略超群,可代瑜之職,繼續北伐大業。"寫到此處,咳嗽不止,淚水滴在竹簡上,洇濕了"乞以魯肅代瑜"幾字。

孫權正在武昌閱兵,接到上疏時,手中令箭"當啷"落地。快馬加鞭趕至蕪湖,卻見靈堂已設,周瑜遺體覆蓋素帛,腰間仍係著孫策所賜的絲絛。孫權撫棺痛哭,聲音哽咽:"公瑾與孤父兄共定江東,破曹操、收荊州,正待共圖巴蜀,為何天妒英才?"後來路過舒縣故宅,見道南梅樹正值花期,花瓣紛飛如雪,他命人移栽梅樹至宮中,每逢花開,必親自祭拜:"此花如公瑾笑貌,見之如聞赤壁戰鼓,如見當年少年周郎。"

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周瑜任居巢長,因軍中缺糧,帶著數百饑兵來到魯肅家中。少年魯肅身材魁梧,腰間懸著吳鉤,見周瑜到來,徑直引至糧倉,指著兩囷米:"君欲借糧,吾送一囷便是。"三千斛稻米裝上糧船,周瑜望著魯肅,心中感慨:"昔管仲鮑叔分金,今子敬指囷相贈,此等豪俠,世所罕見。"從此二人結為知己,魯肅燒毀東城老宅,隨周瑜東渡:"亂世之中,當效班超投筆從戎,安能困守老宅?"

孫權初繼位時,魯肅被周瑜引薦至內殿。燭影搖紅中,魯肅席地而坐,侃侃而談:"漢室衰微,曹操勢大,非一朝一夕可除。將軍當鼎足江東,剿黃祖以固邊防,伐劉表以擴疆域,竟長江所極,建帝王之業。"孫權聽得熱血沸騰,握住魯肅的手:"諸將皆言迎曹,唯卿與公瑾力排眾議,此天助我也。"張昭卻在背後詆毀魯肅"年少粗疏",孫權聽聞,反賜魯肅母親華服幃帳,家中器物皆按舊宅規格配置:"子敬有雄才大略,非腐儒可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建安二十年215年),益陽江麵霧氣彌漫,魯肅與關羽單刀相會。小舟駛至江心,魯肅按劍而立,望著對岸關羽的旌旗,聲音沉穩如鐘:"將軍可知,當年借荊州,乃因劉豫州敗走當陽,無立錐之地?今已得益州,為何仍據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關羽尚未答話,其麾下偏將拍案而起:"土地者,有德者居之,豈有常主?"魯肅怒目而視,聲如洪鐘:"匹夫安敢亂言!此乃國家大事,豈容爾等放肆!"驚得江鳥振翅高飛,關羽急忙按住偏將,對魯肅一揖:"子敬之言,某當稟明主公,望勿動怒。"

魯肅返回陸口,幕僚問為何不趁機扣押關羽,他撫掌而笑:"今曹操虎視眈眈,若殺關羽,孫劉同盟破裂,正合曹操之意。吾今畫湘水為界,既保同盟,又固邊防,此乃上策。"孫權聽聞此事,拍案稱讚:"子敬單刀赴會,以三寸之舌退敵,勝十萬雄兵!"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重,孫權親至榻前。他強撐著起身,指著牆上的《長江防務圖》:"蒙子明勇略兼備,可繼吾任。今關羽據荊州,主公當密修戰備,全據長江,北抗曹操,西防劉備。"咳嗽不止,手指顫抖著劃過荊州至夷陵的防線:"此處乃江東咽喉,不可輕忽。"孫權含淚點頭,魯肅見主公應允,才安心躺下。

魯肅葬於吳郡之日,諸葛亮遣使吊唁,祭文中稱其"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合縱連橫,保江東無虞"。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登壇稱帝,望著壇下群臣,忽然想起魯肅當年的榻上定策:"昔魯子敬嘗言"鼎足江東,建號帝王",今日終成現實,惜乎子敬不及見也。"言罷,命人將魯肅的吳鉤陳列於宗廟,永享祭祀。

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十五歲的呂蒙躲在鄭長家的柴堆裡,手中鋼刀仍沾著官吏的血跡。此前因受辱斬殺傲慢的職吏,正被官府追捕。姐夫鄧當的舊部袁雄找到他,又氣又歎:"豎子膽大包天,殺人償命,知道嗎?"呂蒙昂然抬頭:"貧賤難居,不探虎穴,安得虎子?與其老死田間,不如拚得富貴。"袁雄無奈,帶他自首。孫策召見時,見少年雖滿臉稚氣,眼中卻有不屈之火,大笑道:"壯哉!此等膽識,正合我意。"遂留他在身邊,從此呂蒙帶甲執殳,開啟了戎馬生涯。

建安十三年208年),征黃祖之戰,呂蒙率前鋒突陣。陳就的水軍嚴陣以待,船弩齊發,箭矢如雨。呂蒙毫無懼色,駕著快船衝至敵船,手起刀落,斬下陳就首級,懸於船頭。黃祖在城上見狀,肝膽俱裂,棄城而逃,被追兵生擒。孫權舉著陳就的頭顱,對諸將說:"破祖首功,當屬牛渚少年!"遂拜呂蒙為橫野中郎將,賜錢千萬。此時的呂蒙,雖勇猛過人,卻仍隻是衝鋒陷陣的猛將,尚未展露謀略之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呂蒙稱病返回建業,在孫權內殿密議。他展開地圖,指著荊州防線:"關羽攻樊城,必留重兵守公安、南郡。某素與羽有隙,今偽稱治病,羽必撤備,主公可遣精兵伏於商船,著白衣搖櫓,作商賈模樣,晝夜兼行,必能瞞過烽火台。"孫權撫掌稱善:"子明此計,真如當年韓信暗度陳倉,妙哉!"

尋陽江麵,月光如水,呂蒙的"商船"緩緩逼近關羽的烽火台。水手皆著白衣,搖櫓聲輕如商隊夜行,烽火台守軍剛要盤問,便被早已埋伏的精兵捆縛。呂蒙從艙中走出,解下披風,露出鎧甲:"吾乃江東呂將軍,奉命取荊州,降者免死。"遂長驅直入南郡,嚴令軍中不得擾民。有汝南同鄉取百姓鬥笠覆官鎧,呂蒙含淚道:"吾知汝惜鎧,然軍令如山,不可因私廢公。"遂斬之,全軍震栗,從此紀律嚴明,道不拾遺。

關羽敗走麥城,派使者探聽家屬安危。呂蒙卻讓使者遍訪城中,見百姓安居樂業,病者得醫,饑者得食,家屬皆獲厚待。使者歸後,關羽士卒私相轉告,皆無戰心,紛紛潰散。孫權聽聞,歎道:"子明不獨善用武力,更善攻心,此乃孫武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呂蒙的病榻前,孫權屏退左右,親手喂藥。呂蒙勉強一笑,聲音微弱:"蒙少時不知學,幸得陛下勸學,今略通經史,方知為將者需文武雙全。破羽之後,江東已全據長江,陛下當早定中原,勿以蒙為念。"望著帳外的月光,想起魯肅臨終前的托付,想起周瑜赤壁的雄姿,忽然抓住孫權的手:"蒙一生征戰,唯願江東強盛,百姓安居......"話未說完,閉目長逝,年四十二。

孫權悲痛欲絕,見呂蒙遺命"所得金寶儘還府庫,喪事務約",更感泣不止。後來與陸遜論及呂蒙,孫權歎道:"子明少時輕果妄殺,及長,經吾勸學,竟能熟讀兵書,籌略奇至。譎郝普、禽關羽,非徒武將,實乃國士也!"命人將呂蒙的令箭與周瑜的羽扇、魯肅的吳鉤一同陳列於江東武庫,永示後人。

周瑜如烈火,赤壁之戰燃儘曹軍鋒芒,奠定三分根基。他少年得誌,與孫策共創江東基業,赤壁一役,羽扇輕搖間便令強敵灰飛煙滅,其雄烈膽略,世所罕見。魯肅如深潭,榻上定策,為東吳製定長遠戰略,聯劉抗曹,在波譎雲詭的局勢中維係孫劉同盟,其深謀遠慮,無人能及。呂蒙如利刃,早年勇猛過人,後經勸學,謀略大增,白衣渡江之計,儘顯攻心之術,其智勇雙全,堪稱國士。

三人雖性格迥異,卻相輔相成:周瑜開其端,以武力奠定江東基礎;魯肅穩其勢,以謀略維係同盟,拓展疆域;呂蒙收其功,以智勇雙全完成對荊州的掌控。正如孫權所言:"公瑾雄烈,子敬明於事勢,子明籌略奇至。"他們共同撐起東吳的半壁江山,在漢末亂世中,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傳奇。

當曆史的煙雲散去,周瑜的羽扇、魯肅的吳鉤、呂蒙的令箭依然在史書中閃耀。他們不僅是衝鋒陷陣的勇將,更是能在迷霧中定策、於絕境中求生的戰略大師。他們的故事,早已超越個人榮辱,成為東吳霸業最璀璨的注腳,如同赤壁的江風、陸口的月光、南郡的燈火,曆經千年,依然在曆史的長空中閃耀,訴說著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冷血醫師 祖宗人:從格溫蜘蛛俠開始 洪荒穿越我成了申公豹 純陽聖體:開局強迫妖女雙修 從龍之龍珠世界 掌上明珠 幻古錄 嬌嬌惡女重生殺瘋,撩惹反派權臣 雲啟天荒 看見未來厄運,國家追著我喂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