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商族在成湯和伊尹的帶領下搞基建、攢人品時,夏朝的桀哥正在上演“暴君的自我修養”。這位仁兄覺得老爹的青銅鼎不夠炫,非要在朝歌建“鹿台迪士尼”,用十萬工匠挖酒池,池子裡的酒能淹死大象,肉林裡的烤肉香飄百裡。最絕的是他發明“炮烙之刑”,讓犯人在燒紅的青銅柱上走鋼絲,美其名曰“夏朝達人秀”,評委是他的寵妃妲己和寵物老虎。
昆吾氏作為夏桀的“忠實粉絲”,沒事就幫著大哥搞事情。他們在商族邊境搶糧食,還發挑釁信:“你們商族的翼石能擋水,能擋我們的青銅矛嗎?”成湯看了直搖頭:“伊尹啊,這昆吾氏怕不是夏桀派來的臥底吧,幫咱們找伐夏借口呢。”伊尹點頭:“老板,昆吾氏搶的是咱們給災民的糧食,這波必須開團!”
開戰前,伊尹把商族將領叫到廚房,指著沸騰的青銅鼎:“夏桀這鍋湯,表麵花哨,底下全是糊鍋巴。昆吾氏是鍋邊的焦渣,咱們先鏟焦渣,再掀鍋!”他拿出秘製“戰術地圖”——用粟粉在案板上畫夏朝地形,指著昆吾氏封地:“這裡是夏朝的"闌尾",割了夏朝就疼得沒脾氣。”將領們看著案板上的粟粉陣,突然覺得這仗打得比燉肉還有食欲。
成湯站在亳地的渠牆上,身後是扛著翼石鋤的商族士兵,鋤頭刃口閃著光,比夏朝的青銅矛還亮。他清了清嗓子,開始演講:“弟兄們,夏桀那小子,把咱們當韭菜割,把夏朝當遊戲賬號瞎折騰!你們說,咱們能忍嗎?”士兵們怒吼:“不能!”
“鄉親們聽好了!不是我成湯愛搞事情,是夏桀作孽太多。你們說夏桀有罪沒?”台下齊呼:“有罪!”)“他逼咱們放下耒耜去修鹿台,咱們的粟田都荒了!他搶咱們的糧食養老虎,咱們的孩子都餓瘦了!”台下有人哭:“我的娃三個月沒吃肉了!”)“現在上天讓我收拾他,你們要是跟我乾,打贏了每人分三畝渠邊田,娶媳婦還送翼石鋤!要是慫了...”成湯突然掏出青銅鉞,“我就讓伊尹把你們扔進鼎裡燉了,反正他最近在研究新菜譜!”
伊尹扛著賬本上台:“弟兄們,夏朝現在有三大罪證:一、酒池消耗糧食夠咱們商族吃三年;二、炮烙之刑害死的工匠,能繞渠牆三圈;三、昆吾氏搶咱們的貝殼幣,夠買三千頭牛羊!”他突然壓低聲音:“悄悄告訴你們,夏軍的青銅矛是空心的,咱們的翼石鋤可是實心的,一鋤下去能砸倆!”士兵們摸了摸手裡的鋤頭,信心爆棚。
商軍攻打昆吾氏那天,天空飄著細雨,成湯特意選在渠邊列陣,美其名曰“借水勢助威”。昆吾氏的士兵舉著青銅矛衝過來,看見商軍的“農具方隊”就笑場:“你們是來種地還是打仗?”結果翼石鋤一掄,青銅矛當場崩口,商軍邊打邊喊:“鋤禾日當午,打跑昆吾虎!”
相土的玄鳥騎兵從側翼殺出,馬蹄上的翼石片在雨中閃光,夏軍以為是玄鳥下凡,紛紛下跪。騎兵趁機扔出改良的“翼石飛鏢”——其實是磨尖的翼石碎片,比夏朝的弓箭還好用。昆吾氏首領還沒反應過來,就被翼石鋤敲中腦袋,臨死前還念叨:“原來商族的農具真能殺人...”
伊尹提前派間諜混入夏軍,給士兵發商族貝殼幣:“跟著夏桀沒前途,商族那邊種地送房送鋤頭!”夏軍士兵摸著貝殼幣上的玄鳥紋,想起家裡的荒田,當場倒戈,幫著商軍攻打昆吾氏城堡。成湯看著倒戈的夏軍,對伊尹豎大拇指:“還是你牛,貝殼幣比青銅劍好用!”
搞定昆吾氏後,商軍直逼夏桀的老巢鳴條。桀哥這回慌了,帶著他的“酒池護衛隊”迎戰,士兵們酒氣熏天,拿著青銅劍走不穩路。成湯看著夏軍的醉態,對伊尹說:“這波穩了,咱們的渠務工程該派上用場了。”
商軍提前在鳴條上遊修了臨時水壩,成湯一聲令下,水流如萬馬奔騰,衝向夏軍陣營。夏軍的青銅陣被衝得七零八落,士兵們抱著酒壇在水裡撲騰。成湯站在翼石舟上,手持青銅鉞指揮:“看見沒,咱們修渠是為了種地,必要時也能淹暴君!”
夏桀想騎馬逃跑,結果馬屁股上的商族翼石防偽標記暴露了——相土的騎兵早就給夏朝戰馬烙了印,看見翼石紋的馬直接扣押。桀哥隻好換乘牛車,牛卻認商族的渠路,直奔商軍大營。成湯看著狼狽的桀哥,歎了口氣:“你要是把搞酒池的勁用來修渠,至於輸嗎?”
打下夏朝後,三嵕氏獻上寶玉,成湯卻揮手:“寶玉能吃飽飯嗎?把糧食分發給百姓,寶玉熔了鑄農具。”伊尹在旁邊記錄:“老板金句+1:"農具比寶玉值錢,百姓比天子重要。"”商軍在夏朝舊地修渠,把桀哥的酒池改造成灌溉池,池邊刻上“喝水不忘挖渠人,吃飯想念成湯君”。
成湯定都亳地後,乾的第一件事不是修宮殿,而是擴建渠網。他把夏朝的青銅匠收編,讓他們打造翼石配件,青銅鼎上不再刻夏桀的豐功偉績,而是刻商族工匠的名字。伊尹製定《渠務憲章》:“凡新開渠者,渠名可刻全家名字;凡護渠有功者,賜貝殼幣兌換海鹽。”亳地百姓奔走相告:“跟著成湯乾,渠長能留名,吃飯有鹽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成湯規定“上班穿白衣”,因為白色耐臟,適合下地乾活。朝會改在白天開,因為晚上要留時間修渠。最絕的是他把玄鳥圖騰和翼石紋結合,設計出商朝ogo——一隻展翅玄鳥爪子踩著翼石,寓意“天命在民,根基在土”。伊尹看著新ogo,默默在賬本上記:“品牌升級成功,商標注冊費:0貝殼幣全靠工匠手繪)。”
伊尹寫治國手冊《鹹有一德》,開篇就說:“德政就像燉肉,火候要勻,調料要正。夏桀把肉燉糊了,咱們得重新燉一鍋。”他把官員分成“燉肉五部”:
庖部農業部):部長必須會用翼石鋤,每年下田不少於30天;
鼎部財政部):貝殼幣鑄造必須刻工匠名字,防偽翼石紋不可少;
俎部司法部):判案前先去渠邊聽百姓意見,比青銅鼎占卜靠譜;
刀部軍事部):士兵平時修渠,戰時打仗,鋤頭磨利就是兵器;
叉部禮部):祭祀隻用粟米和清水,不許殺牛宰羊搞浪費。
咎單作為渠務大臣,製定《明居》,其實就是商代版《社區文明公約》:
渠邊不許倒垃圾,違者罰修渠三日;
借鄰居翼石鋤要及時還,否則扣貝殼幣;
看見渠水渾濁要上報,隱瞞者送伊尹處學燉肉;
兒童必須學修渠basics,否則不讓參加玄鳥祭。
考古發現,商軍的翼石鋤刃口含少量青銅,其實是伊尹讓夏朝降匠偷偷加的,美其名曰“農具升級”。夏軍以為商族隻有農具,結果被“青銅芯翼石鋤”教做人,這波操作堪稱商代“農具騙術”。
夏桀被流放南巢時,偷偷帶了一壇商族的粟米酒,邊喝邊哭:“早知道成湯的酒這麼香,當初就該跟他學修渠,而不是建酒池...”結果被商族監工聽見,報告成湯,成湯大手一揮:“再送他十壇,順便帶兩把翼石鋤,讓他在南巢種地。”
成湯自稱“武王”,其實是伊尹給起的外號,全稱“渠務武王”,因為他打天下靠的是渠務工程和翼石技術。後來諡號簡化為“武王”,但商族百姓私下還叫他“湯渠長”,覺得比“武王”親切多了。
成湯沒事就去渠邊溜達,跟百姓嘮嗑:“咱們商族能贏,不是靠玄鳥顯靈,是靠你們手裡的翼石鋤。”他指著渠中倒影:“看見沒,水清澈,說明百姓心齊;渠堅固,說明咱們基建紮實。夏桀輸就輸在,他眼裡隻有自己的倒影,沒有百姓的笑臉。”
伊尹把這話記在竹簡上,後來成了商朝的治國名言:“渠清則民親,基固則國穩。”每次新官上任,都要在渠邊背誦這句話,順便扛著翼石鋤修一段渠,否則不讓上崗。
從契的翼石治水,到成湯的翼石伐夏,商族的崛起史就是一部“基建狂魔的逆襲史”。他們證明了:
比青銅劍更鋒利的,是百姓手中的翼石鋤;
比天命更可靠的,是讓百姓吃飽的渠邊田;
比暴君更厲害的,是把治國當修渠的渠務總監。
當成湯在亳地的渠牆上刻下最後一道翼石紋,他知道,商朝的天下不是打下來的,是一鋤一鋤挖出來的。而伊尹正在廚房研究新菜式,準備用燉肉宴慶祝商朝開國,菜譜上寫著:“仁政燉粟米,翼石煮海鹽,百姓的笑臉是最好的調料。”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