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神棍經濟學:漢武帝創業初期的迷信與融資路演_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 > 第69章 神棍經濟學:漢武帝創業初期的迷信與融資路演

第69章 神棍經濟學:漢武帝創業初期的迷信與融資路演(1 / 1)

漢武皇帝劉徹初登大寶那年,長安城的卦攤生意突然火爆起來。這位16歲的少年天子剛把文帝、景帝的牌位請進太廟,就迫不及待在未央宮前殿擺了座三層高的青銅香爐,每天清晨帶著滿朝公卿對著東南方磕頭——像極了剛拿到天使輪的創業者,逢人就說“我們有天神背書”。誰也沒想到,這位注定要改寫曆史的雄主,創業初期竟被一群神棍帶偏,在迷信與務實之間上演了一出魔幻現實主義大劇。

建元元年的春天,長安太學的儒生們集體亢奮。劉徹的“招賢令”一下,就像在學術圈扔下一枚炸彈,無數竹簡雪花般飛進未央宮。趙綰、王臧這兩位魯國大儒,抱著“複古改製”的bp竹簡版商業計劃書)闖入朝堂,一開口就驚掉了老臣們的下巴:“陛下,咱得在城南建明堂,讓諸侯們來朝拜,這叫‘製度自信’;再搞巡狩封禪,改曆法、易服色,這叫‘品牌升級’!”

他們甚至畫好了明堂的cad圖:五室十二堂,諸侯按方位落座,中央設天子祭台,周邊配套“諸侯招待所”“封禪紀念品商店”。劉徹聽得熱血沸騰,當場任命二人為公卿,相當於初創公司給了cto和o的職位。那段時間,未央宮成了儒家設計院,竹簡上畫滿了“天子冕服設計圖”“九州貢賦流程圖”,連劉徹的車駕都準備換成繡有日月星辰的“至尊版龍輦”。

可惜他們忘了,漢朝董事會裡還有個終極話事人——竇太後。這位曆經三朝的老太太,此時正躺在長樂宮的榻上,對著《黃帝內經》打盹,聽說孫子要搞儒家改製,立刻把茶盞往桌上一磕:“當年你爺爺、你爹靠黃老之術休養生息,才攢下這副家業,你們倒好,學書生搞虛頭巴腦的東西?”

竇太後的反擊來得猝不及防。她派心腹暗中調查趙綰,很快挖出猛料:這老兄居然收了齊威王後人的黃金,在“明堂選址”上搞利益輸送。消息傳到未央宮,劉徹正對著新設計的“天子玉圭”發呆,竹簡“啪嗒”掉在地上——他這才想起,奶奶的勢力滲透著整個宮廷,連自己的近臣都是竇氏的眼線。

趙綰、王臧在獄中收到竇太後的“勸降信”時,正在修改“封禪禮儀細則”。信裡隻有一句話:“黃老之術,如冬日之陽;儒術之學,若秋末之露。”二人相視苦笑,明白在這位掌握軍權的太皇太後麵前,所有商業計劃書都是廢紙。當天夜裡,他們用修竹簡的刻刀自刎,血染紅了未完成的“巡狩路線圖”——儒家改製的第一波創業熱潮,就這麼被董事會裡的保守派掐死在搖籃裡。

竇太後趁熱打鐵,在朝會上宣布:“今後朝堂之上,敢言‘改製’者,視同趙綰同黨。”同時把劉徹的近臣換了個遍,換成自己的侄子竇嬰為丞相,田蚡為太尉——這波操作,比現代公司的董事會改組還徹底,直接讓年輕的ceo成了“吉祥物”。

李少君走進武安侯府的那天,長安的貴族圈正在熱議“神秘方士”。這位自稱“年七十,能卻老”的中年人,穿著洗得發白的葛衣,腰間掛著個看不出材質的藥囊,活像個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但當他在宴會上對著九十歲的老貴族說“我曾與令祖父在柏寢台射獵,他左膝曾中鹿箭”時,全場震驚——老貴族顫抖著說:“先祖父臨終前確實提過此事,那時我才五歲!”

這手“記憶殺”讓李少君一夜爆紅,成了長安城的“玄學頂流”。見到劉徹時,他盯著宮裡的青銅酒器突然驚呼:“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內壁應有‘仲父監製’銘文。”工匠打磨後,果然露出小字,劉徹當場瞳孔地震:“先生莫非活了三百歲?”李少君神秘一笑:“臣曾見安期生,食臣巨棗,大如五鬥甕,仙人居蓬萊,合則見人,不合則隱。”

接下來的操作堪稱古代版“商業路演”:他把“祠灶—致物—化金—成仙”包裝成完整產業鏈,說祠灶能召喚鬼神,鬼神能點石成金,黃金餐具能延年益壽,壽長則可見仙人,仙人指路就能封禪不死。劉徹當場拍板成立“祠灶專項小組”,任命李少君為首席研究員,撥上林苑千畝地作為實驗室,還派船隊出海尋找蓬萊仙島——這波操作,比現代創業者畫餅還狠,直接把“玄學”變成了國家戰略。

可惜李少君沒撐到項目落地,一年後暴病而亡。劉徹卻堅信他“羽化成仙”,把他的藥囊供在甘泉宮,還讓黃錘史寬舒繼承衣缽:“先生必是先去蓬萊打前站,爾等須繼續研發。”就像創業公司ceo相信cto“渡劫失敗”,繼續給空氣團隊投錢,長安城的方士們見狀,紛紛注冊“卻老”“升仙”等商標,玄學產業迎來井噴。

亳人薄誘忌更懂品牌運營。他上奏稱“天神貴者泰一,五帝乃其佐”,建議在長安東南郊建泰一祠,用太牢祭祀,開八通鬼道——這相當於打造“天神界的超級ip”,配套“七天連祭”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劉徹批準後,泰一祠成了長安城的網紅打卡地,諸侯獻祭的牛羊車馬堆滿祭壇,香火錢比少府收入還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嘗到甜頭後,薄誘忌開啟“矩陣營銷”:有人提議“祭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他立刻建議在泰一壇旁加建分壇,搞“天神家族”概念;又有人提出“祭黃帝用梟破鏡,冥羊用羊”,他順水推舟設計“諸神套餐”,把祭祀變成了“盲盒消費”——祭不同的神用不同的祭品,價格從“太牢牛)”到“乾魚”不等,滿足各階層需求。

最絕的是“祥瑞聯動”:上林苑獵到一隻獨角獸,薄誘忌立刻宣布“此乃麒麟現世,陛下封禪可期”,搞得劉徹迫不及待想泰山封禪,濟北王趁機獻泰山及旁邑,玩起“土地換政策”的套路。劉徹照單全收,順便把常山郡收歸中央——玄學營銷意外成了中央集權的神助攻。

上林苑的白鹿,成了劉徹的“金融試驗田”。他看著這些在草地上蹦躂的生物,突然靈感閃現:“朕的皮幣,諸侯朝覲必用之。”於是下令將白鹿皮製成三尺見方的“皮幣”,定價40萬錢,規定諸侯覲見時必須用它包裹玉璧——而白鹿在皇家動物園多到需要定期淘汰,成本幾乎為零。

這波操作,相當於初創公司用ceo的簽名照當貨幣,強製經銷商購買。齊相卜式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一張鹿皮抵萬畝良田,這和搶錢有啥區彆?”劉徹直接將他下獄,殺雞儆猴。濟北王、河間王等聰明諸侯立刻響應,紛紛獻地換皮幣,順便拍馬:“陛下神算,皮幣乃天賜祥瑞,諸侯得之,如得天神庇佑。”

更妙的是配套政策:獻皮幣者可減免賦稅,拒絕者以“對天神不敬”論處。一時間,長安的皮幣交易所人滿為患,諸侯們一邊罵娘一邊搶購,劉徹則用換來的土地擴充中央直轄郡,一舉兩得——玄學賦能的金融創新,成了集權路上的收割機。

李少君的“丹砂化黃金”項目失敗後,劉徹轉向“祥瑞造幣”。他宣稱在宜春宮挖到白金礦,上麵天然形成龍、馬、龜三種圖案,乃“天神降瑞”,於是鑄成三種貨幣:龍幣值三千,馬幣值五百,龜幣值三百。造幣詔書裡寫得神乎其神:“龍者,天子象征;馬者,天馬行空;龜者,長壽延年,持此幣者,諸神護佑。”

這波操作,比現代區塊鏈發幣還離譜。長安百姓看著手中的白金幣,發現購買力還不如銅錢,紛紛吐槽:“龍幣能換米嗎?馬幣能買鹽嗎?”但官府強製推行,規定賦稅必須用白金幣繳納,商人不得拒收。結果不到半年,白金幣貶值70,商人集體罷市,最後不得不以“偽造祥瑞”為由回收,成了漢朝金融史上最大的笑話。

王夫人去世後,劉徹陷入“創業夥伴離世”的低穀,每天對著未央宮的梧桐樹發呆。齊人少翁抓住商機,自稱“能致亡靈”,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於帷帳中搞起了“全息投影”:先用魚油浸泡獸皮,繪上王夫人的畫像,再通過燈燭投影,配合口技模仿其聲。劉徹隔著帷帳看見“王夫人”嫋嫋婷婷,當場淚崩,封少翁為“文成將軍”,賜黃金萬斤。

少翁趁熱打鐵,開啟“神術周邊”業務:“陛下欲與神通,宮室被服須象神。”於是甘泉宮成了“神術實驗室”,牆壁畫滿雲氣紋,宮女穿羽衣,連劉徹的龍袍都繡上了星象圖。他還發明“雲氣車”,按“勝日”吉日)出行,說能辟惡鬼——其實就是花車巡遊,靠視覺效果收割流量。

可惜好景不長,一年後“天神”仍未降臨,少翁隻好搞低級騙局:在帛書上寫怪話,讓牛吞下,然後宣稱“牛腹有奇書”。劉徹讓人殺牛取書,認出是少翁筆跡,當場暴怒:“敢拿朕當韭菜割?”於是少翁被腰斬,屍體扔進上林苑喂鹿——這波“死亡營銷”,成了神棍們的警示案例。

少翁死後,劉徹的神術情結反而更重。他在長安城西建柏梁台,高二十丈,頂部立銅柱,柱頂鑄仙人掌,托盤承露,說“甘露拌玉屑,飲之可長生”。工匠們看著這個龐然大物直搖頭:“銅柱生鏽,露水有毒,陛下喝了怕要拉肚子。”但沒人敢說,隻能看著劉徹每天清晨對著仙人掌作揖,像極了現代創業者迷信“賽博風水”,在辦公室擺巨型招財貓。

《史記?孝武本紀》裡,司馬遷毫不留情地揭穿神棍們的套路:“李少君之流,不過善為‘巧發奇中’,靠打聽隱私、偽造文物騙人,和市井中的算命瞎子無異。”他尤其諷刺劉徹的“求仙熱”:“天子甘受其惑,以為真有神仙,殊不知方士們不過求財求官,所謂‘卻老方’,皆虛妄之言。”

但他也承認,這些荒誕操作客觀上推動了中央集權:“濟北獻泰山,常山收為郡,五嶽皆歸天子,此乃神棍之術的意外之喜。”就像現代商業中的“無心插柳”,騙子們的忽悠,反而幫創業者完成了早期的資源整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武帝的早期經曆,給現代創業者敲響警鐘:

警惕“ppt創業者”:趙綰王臧的“複古改製”、李少君的“丹砂神話”,都是缺乏落地的空想,創業需要的是“最小可行性產品”,而非宏大藍圖;

拒絕“流量至上”:為了祥瑞大搞祭祀、造幣,最終導致信任危機,核心業務才是企業的“祥瑞”;

平衡董事會權力:劉徹初期被竇太後壓製,說明初創公司要處理好股權結構,避免被單一勢力綁架。

竇太後去世那年,劉徹在甘泉宮燒掉了所有“升仙圖”,望著跳動的火焰,仿佛看見趙綰、李少君、少翁的影子在火光中消散。他終於明白,奶奶當年壓製儒術,不是反對改革,而是擔心他重蹈秦末苛政的覆轍;神棍們的忽悠,不過是利用他急於證明自己的心態,收割政治資本。

元光元年,劉徹再次發布“招賢令”,這次他跳過了誇誇其談的儒生和神棍,選中了務實的公孫弘、主父偃。當主父偃提出“推恩令”,他眼前一亮——這才是真正的“製度創新”:讓諸侯分封子弟,化整為零,比任何祥瑞都更能鞏固皇權。

多年後,當劉徹在泰山之巔舉行封禪大典,回望自己的創業之路,終於懂得:真正的“天神庇佑”,是讓百姓安居樂業;真正的“長生不老”,是讓帝國千秋萬代。那些被誅殺的方士、廢棄的神壇,終究成了他創業初期的注腳——每個創業者都會走過彎路,重要的是在迷信與務實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治國之道。

漢武帝的創業初期,是一場充滿魔幻色彩的資本狂歡:神棍們用“長生不老”的概念融資,朝廷成了玄學試驗場,白鹿皮幣、白金造幣成了割韭菜工具,甚至死亡都能被包裝成“羽化成仙”的營銷事件。但這場狂歡並非毫無價值,它讓年輕的劉徹見識了人性的貪婪與權力的誘惑,最終促使他拋開幻想,走向務實。

那些看似荒誕的神怪之說,反而成了帝國轉型的催化劑。當劉徹從“神棍創業者”蛻變成“務實ceo”,漢朝迎來了真正的擴張時代:推恩令削弱諸侯,鹽鐵官營充實國庫,張騫出使西域開辟商路。而這一切,都始於他在迷信與務實之間的艱難抉擇。

長安城的卦攤依舊熱鬨,但劉徹再也不會停下腳步。他知道,在權力的資本市場裡,最可靠的“投資”,永遠是深耕製度、重視民生。那些曾經被神棍們點燃的香爐,終究會被曆史的風吹散,而他親手奠定的製度基石,將支撐起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帝國。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殺穿副本後,我在規則裡養大邪神 大唐:八歲逛青樓,父皇你也在啊 移動城市種田指南 嫁殘廢,被流放,神醫嬌妻救忠良 廢後穿成全網黑?我在求生綜藝成c位 兵王上娘炮綜藝,頂流前妻坐不住 重生哈利波特 女帝登基後想殺人滅口,幸好我屯兵百萬 重生八零,李老太她拋夫棄子 禦青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