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神棍的逆襲:漢武帝的玄學創業與祥瑞營銷_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 > 第70章 神棍的逆襲:漢武帝的玄學創業與祥瑞營銷

第70章 神棍的逆襲:漢武帝的玄學創業與祥瑞營銷(1 / 1)

漢武帝元鼎四年的深秋,長安城飄著細雪,鼎湖宮的暖閣裡卻熱得冒汗。劉徹裹著狐裘,盯著銅爐裡跳動的丹砂,突然劇烈咳嗽起來,震得案頭的《黃帝內經》嘩啦啦翻頁。旁邊的巫醫們低頭搓手,不敢直視這位被神棍們捧上天的皇帝——上個月還在泰山祭天,如今卻像被抽走真氣的網紅,病懨懨靠在玉枕上。

遊水發根的出現,像極了微商團隊長突然加微信。這個來自上郡的小官吏,神神秘秘湊近劉徹耳邊:“陛下,我們那兒有個巫姐,病中能接通‘鬼神客服熱線’,去年還給隔壁村治好了牛瘟呢!”劉徹的眼睛立刻亮了,就像創業失敗的ceo突然聽說有“天神投資”,當場拍板:“接來甘泉宮,朕要開個‘天人直播間’。”

甘泉宮的帷帳成了臨時直播間,巫姐每天午夜準時“上線”,說是神君隻在子時開語音會議。劉徹穿著睡衣坐在帷帳外,聽著裡麵傳來“沙沙”的風聲,突然聽見巫姐的“變聲器”嗓音:“天子毋憂病,月中必愈,速來甘泉相會。”神奇的是,三天後他真的能下地走路了——其實太醫早就偷偷換了對症的湯藥,但劉徹堅信這是“天神訂單”生效,立刻給巫姐團隊打賞黃金百斤,還注冊了“壽宮神君”商標,搞起了專屬祭祀套餐。機構還專業:

場景搭建:建壽宮、北宮,張羽旗、設供具,相當於給鬼神開了專屬旗艦店,連祭品擺放都要按“九宮格”拍照發朋友圈;

人設打造:宣稱神君最貴者太一,帶倆助理大禁、司命,搞起“天神天團”,比男團出道還講究c位;

隱私營銷:神君的指示叫“畫法”,其實就是“早睡早起”“輕徭薄賦”的正確廢話,卻秘不示人,營造“專屬定製”感。

最絕的是“準入機製”:劉徹每次見神君,都要先“祓禊”洗澡焚香),像極了網紅主播開播前的精致妝容。巫姐作為“經紀人”,負責對接神君的“飲食需求”,其實就是把太官署的美食先擺拍再撤下——這波操作,把鬼神營銷玩出了新高度。

欒大走進長樂宮時,腳踩雲紋履,腰懸太阿劍,活像個spay網紅。這位膠東王府的前尚方令,其實是文成將軍的師弟,卻把師兄的失敗歸咎於“不懂包裝”。見到劉徹時,他先來了波“記憶殺”:“臣在海上遇見安期生,他老人家摸著臣的頭說,‘可惜你跟錯了康王,那廝連個煉丹爐都舍不得批’。”劉徹聽得入神,想起文成將軍的失敗,不禁問:“你師兄為何死了?”欒大冷笑:“他是吃了有毒的馬肝,陛下若信臣,臣必不重蹈覆轍。”

他的“商業計劃書”堪稱傳銷教科書:

痛點直擊:“黃金可成,河決可塞,不死藥可得”,精準命中劉徹的三大焦慮——沒錢、有水患、想長生;

風險控製:“需貴其使者,以客禮待之,佩信印以示尊”,要求高規格待遇,避免成為第二個文成;

現場路演:當場演示“鬥旗術”,讓兩麵繡著龍虎的旗自動相擊,其實是暗藏磁石,卻讓滿朝文武驚呼“神仙手段”。

劉徹當場拍板:“封五利將軍,先給四枚金印試試水!”於是,天士、地士、大通、天道四枚金印掛在欒大腰間,叮當作響,比微商大會的獎牌還耀眼。

劉徹對欒大的投資,堪稱“天使輪+戰略投資”:

資源傾斜:賜列侯甲第,僮千人,車馬帷帳堆成小山,相當於創業公司拿到億元融資;

流量加持:把衛長公主嫁給他,陪嫁黃金萬斤,封地改名“當利”,熱搜詞條“五利將軍駙馬”爆了三天;

儀式感拉滿:刻“天道將軍”玉印,讓欒大穿羽衣站在白茅上接受,模仿“天神授權”,長安城百姓擠在宮外看直播,比看大戲還熱鬨。

欒大的豪宅成了長安城的打卡聖地,丞相田蚡帶著厚禮來蹭熱度,將軍們排著隊送珍寶,連匈奴使者都來圍觀,想看看“能招來仙人的凡人”長啥樣。劉徹更是親自探店,每次去都要帶十車綢緞,比網紅探店還高調。

汾陰巫錦在後土祠旁挖地時,鋤頭突然磕到硬物。她扒開泥土,露出一個鏽跡斑斑的大鼎,沒刻任何字,第一反應是“這波能搞個大新聞”。她連夜上報河東太守,太守一看,立刻意識到這是“政績密碼”,快馬加鞭送進長安,還附了份“祥瑞報告”:“鼎出之處,夜有黃光,祥瑞之兆也!”

劉徹派調查組去驗明無詐後,開啟了“寶鼎全國巡遊”:

沿途造梗:走到中山時,故意讓“黃雲蓋頂”其實是人工放煙),又安排獵人驅趕麃鹿經過祭壇,自己一箭射死,美其名曰“天賜獵物”;

輿論引導:公卿大夫集體化身“祥瑞吹鼓手”,禦史大夫說“黃帝鑄三鼎,陛下得寶鼎,是‘天地人三才合一’”,太史令接話“禹鑄九鼎,今鼎出,我朝必統九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文化綁定:把寶鼎與黃帝掛鉤,宣稱“黃帝得鼎而升天,陛下得鼎而封禪”,直接把出土文物變成“皇權認證道具”。

最絕的是“年號營銷”:有司提議“年號不能再用數字了,得用祥瑞”,於是“元狩”“元鼎”等年號應運而生,每個年號背後都有個祥瑞故事,比互聯網公司造節還上癮。

齊人公孫卿抓住機會,搞了波“黃帝ip重啟”。他偽造了一本《鼎書》,說黃帝得鼎後“迎日推?,二十歲得冬至,三百八十年仙登於天”,還編造黃帝“騎龍升天”的故事,重點強調“漢之聖者在高祖之孫且曾孫”——明裡暗裡拍劉徹馬屁。劉徹讀得熱血沸騰:“要是能像黃帝那樣騎龍升天,朕甩下老婆孩子跟龍走,比脫鞋還容易!”立刻封公孫卿為郎,派他去太室山“候神”,相當於成立“黃帝文化研究院”,專項經費隨便花。

在《史記?孝武本紀》裡,司馬遷毫不留情地揭穿這場鬨劇:

神君騙局:“神君所言,皆世俗常語,無甚奇絕,而天子獨信之”,說白了就是鬼神版心靈雞湯,劉徹卻當成獨家秘籍;

欒大真相:“大敢為大言,處之不疑,佩六印,貴振天下”,揭露其靠嘴炮上位,比現在的微商頭子還能吹;

寶鼎本質:“鼎無款識,疑其偽造”,暗示所謂祥瑞不過是基層官吏的政績操作,朝廷順勢炒作。

但他也承認,這些荒誕行為客觀上加強了中央集權:“天子始巡郡縣,以祥瑞之名,行監察之實”,借祭祀之名巡視地方,郡守們生怕祥瑞出問題,治理都更用心了。

漢武帝的經曆,給現代創業者敲響警鐘:

警惕“鬼神客服”式忽悠:任何脫離實際的“高端資源”,若沒有落地計劃,都是空中樓閣,不如踏實做產品;

遠離“欒大式”傳銷大師:靠包裝和關係上位的人,終將因能力不足翻車,核心技術和執行力才是根本;

慎用“祥瑞營銷”:短期流量能帶來關注,但品牌長久靠的是解決用戶痛點,比如劉徹後來治河、屯田,比任何祥瑞都得民心。

欒大失敗的那一年,劉徹在甘泉宮舉行“神仙退貨儀式”,把羽衣、玉印堆成小山燒掉,火星濺在他的綈衣上,燙出幾個小洞。他摸著灼痛的皮膚,突然想起奶奶竇太後臨終前的話:“黃老之術,是讓百姓休養生息,不是讓你養一群騙錢的方士。”

元封元年,劉徹踏上泰山封禪,望著山下密密麻麻的百姓,突然頓悟:真正的“天神祥瑞”,是黃河不再決口,是麥田金黃一片,是西域商隊帶來的葡萄種子。他撕毀了公孫卿的《黃帝升天圖》,轉而召見桑弘羊:“鹽鐵官營的事,該落地了。”又命張騫帶著使團再次西行,旌節上的犛牛尾在風中飄揚,比任何羽衣都更有力量。

欒大被腰斬的那天,長安百姓圍在渭橋邊,看著曾經的“五利將軍”像條破抹布般躺在刑台上。他腰間的六枚金印早已被收走,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欺君之罪”的聖旨。劉徹坐在未央宮,看著案頭的《太初曆》,突然發現:比起神棍們的忽悠,還是落下的曆書更實在——至少百姓知道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割。

汾陰的寶鼎被搬進宗廟時,工匠們正在清理鼎內的泥土,發現底部有淡淡的劃痕,像是“元鼎四年造”的小字。但沒人敢上報,因為“寶鼎祥瑞”早已寫進史書,成了“天命所歸”的證據。就像現代企業的虛假宣傳,一旦包裝成功,真相就變得不重要了。

漢武帝的玄學創業期,是一場充滿魔幻色彩的權力狂歡:神棍們靠信息差套現,朝廷借祥瑞鞏固統治,最終都成了曆史長卷中的荒誕畫頁。但這場狂歡並非毫無價值,它讓劉徹在摔打中明白了三個道理:

權力的本質是解決問題:神君的“畫法”救不了旱災,隻有疏通河道、推廣新稻種才能讓百姓吃飽;

擴張的基礎是實力積累:五利將軍的六枚金印嚇不住匈奴,隻有霍去病的鐵騎才能讓漠南無王庭;

創業的核心是務實落地:寶鼎的光芒終會褪色,隻有推恩令、鹽鐵官營等製度,才能讓帝國真正強大。

當長安的羽旗不再飄揚,當汾陰的祭壇長滿荒草,劉徹用三十年時間,完成了從“神棍創業者”到“務實ceo”的蛻變。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任何時代的權力遊戲,最終拚的都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神怪之說或許能帶來短期流量,但真正的治國之道,永遠藏在“河決可塞,五穀可豐”的務實操作中,藏在“使民安樂,四夷賓服”的長遠布局裡。

就像司馬遷在《史記》裡寫的:“嗟乎!武帝之雄材大略,初亦溺於神怪,終能幡然醒悟,豈非天命乎?”其實哪有什麼天命,有的隻是一個創業者在試錯中成長,在荒誕中尋找真實的治國之路。當曆史的鏡頭拉遠,那些神棍們的喧囂終將消散,留下的,是一個帝國在務實與幻想之間,走出的那條艱難卻堅定的崛起之路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司少,追妻路漫漫 武天 下山後,漂亮姐姐蠢蠢欲動 病弱早逝小師妹,重生成全宗團寵 大小姐青梅又爭又搶,每天要親親 逆水行舟 搶鬼子的武器虐鬼子 天崩開局,我靠撿獸夫逆天改命 末世大佬狠狠寵 每天都想和反派組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