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江東虎臣:十二將星的血色傳奇_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 > 第168章 江東虎臣:十二將星的血色傳奇

第168章 江東虎臣:十二將星的血色傳奇(1 / 2)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南陽宛城的黃巾軍大營火光衝天,程普的鐵槊尖挑著黃巾軍的"天公將軍"大旗,鎧甲縫隙間滲出的鮮血在月光下凝成暗紫。這是他隨孫堅討黃巾的第三十七戰,槊杆上刻著的十九道刀痕,記錄著自涿郡、宛城至陽人的每一場惡戰。當孫堅拍著他的肩膀讚"德謀勇冠三軍"時,他擦拭著槊尖的血跡,目光仍盯著遠處未退的賊軍:"末將願率死士追擊,不教黃巾賊留一人。"

初平二年191年),陽人之戰,董卓軍的騎兵如黑雲壓境。程普護著孫堅突圍,亂箭之中突然轉身,鐵槊橫掃三名追兵,戰馬卻被流矢射中眼睛。他滾鞍落地,順手奪過敵軍長矛,步戰連殺七人,直至援軍趕到。戰後孫堅親自為他包紮額角的傷口,他卻笑道:"當年在右北平追鮮卑人,可比這凶險十倍。"

孫策東渡時,程普已年近四旬,卻仍像青年般衝鋒在前。建安元年196年),橫江渡口,他望著南岸張英的弩陣,對孫策耳語:"某觀敵陣左翼稍鬆,今夜可率二百死士銜枚渡江。"月黑風高,他身先士卒跳上灘頭,左臂中箭仍揮刀砍斷敵營鹿角,待孫策主力抵達時,橫江城門已懸起孫氏大旗。戰後論功,他將朝廷賞賜的五百匹戰馬全部分給受傷的弟兄,自己仍騎那匹跟著他征戰十年的青騅。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赤壁江麵的晨霧中,程普的樓船與周瑜的帥船並列而行。他撫著銀須,聽周瑜詳解火攻之策,突然以槊擊舷:"此計若成,當刻石勒功!當年討董卓,若有這般謀略,何須讓阿瞞坐大?"作為右督,他主動承擔烏林西岸的伏兵任務,麾下戰船皆暗藏引火之物。當黃蓋的火船衝向曹軍水寨時,他的船隊如離弦之箭突入敵陣,鐵槊所指,敵船紛紛起火。混戰中,他發現曹操的主艦企圖突圍,立刻換乘快船追擊,直至曹軍退至南郡,方收兵回營。

周瑜病逝後,程普代領南郡太守。劉備屯兵公安,數次試探南郡防務,程普卻在兩軍交界處設置互市,對麾下將領說:"孫劉同盟未破,不可輕啟戰端。"孫權分荊州時,他主動交還印綬:"江夏臨近夏口,更需老將鎮守。"離開南郡那日,百姓扶老攜幼相送,他在馬上抱拳:"程普雖去,江東兒郎必護得諸位平安。"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張遼突襲逍遙津。程普已年逾六旬,卻堅持率軍斷後。他的畫戟在亂軍中上下翻飛,護著孫權退至逍遙津橋,橋麵已斷,他轉身大喝:"諸君且護主公過橋,程普在此,賊軍休想前進一步!"此戰過後,他的鎧甲又添三道新傷,孫權親至帳中探望,見他正在燈下研讀《孫子兵法》,不禁感慨:"老將軍尚如此勤勉,孤安敢懈怠?"

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石城縣衙的燭光下,黃蓋盯著麵前兩份賬冊,指尖敲打著案頭的竹簡:"前月賦稅少了三百石,你們當某是瞎子?"兩位曹掾額頭冒汗,支吾以對。這位零陵漢子出身行伍,卻在治縣時展現出驚人的細致——他暗中命親信扮作商人,查訪各鄉賦稅,終將二人貪墨證據坐實。

升堂那日,黃蓋置酒案前,笑對二掾:"某曾說"終不以鞭杖相加",今日便請二位痛飲。"待二人醉眼朦朧,突然摔碎酒盞:"但軍法如山,貪墨者死!"鋼刀閃過,血濺公堂,縣中吏員皆兩股戰戰。此後石城賦稅分明,路不拾遺,百姓編歌謠唱道:"黃蓋治縣,如霜似劍;貪墨者懼,良善者安。"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帥帳,黃蓋撩起鎧甲,露出背上的新鞭傷:"周瑜將軍,此苦肉計,某願當之。"周瑜握著他的手,聲音哽咽:"公覆年近五旬,何苦至此?"他卻大笑:"某追隨孫將軍至今,未逢如此良機,便是死在曹賊陣中,亦含笑九泉。"

詐降船逼近曹軍水寨時,東南風驟起,黃蓋站在船頭,看著對岸的燈火漸明,突然轉身對士卒們喊道:"男兒在世,當為國家破賊,今日便是斷頭台,也要踩上一踩!"話音未落,火箭已至,他的戰袍燃起,卻仍咬牙點燃船上的引火物。跌落水中時,他被部將救起,渾身燒傷,卻在昏迷前喃喃:"火起了,破曹有望了......"

戰後,武陵蠻叛,黃蓋以五百郡兵守空城。他命人打開城門,自己坐在城樓飲酒,蠻軍見狀不敢進。待敵兵半入,突然擂鼓,伏兵儘出,斬首數百。蠻夷酋長震驚,抬著牛羊請降,黃蓋卻隻取三牲,餘者儘還:"某隻要你們不再為亂,田租賦稅,一概從簡。"從此武陵蠻皆以黃蓋為神,家家立其木像。

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汜水關前,韓當的強弓嗡鳴,董卓軍的了望手應聲墜城。作為孫堅的親衛,他的箭術冠絕全軍,曾在追擊呂布時,三箭連中其赤兔馬的馬蹄,逼得"飛將"棄馬而逃。孫策東渡,他率先登校尉為前鋒,渡江時箭矢如雨,他左手持盾,右手持矛,身先士卒登上南岸,砍倒敵兵時,盾麵已插滿箭簇,恍若刺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建安四年199年),鄱陽山賊據險而守,韓當率死士夜襲。他身背繩索,第一個攀上懸崖,月光下,山賊見峭壁上突然出現無數黑影,皆以為神兵天降,未戰先潰。戰後清點,他的左臂被藤甲兵的毒箭劃傷,卻笑著對孫策說:"遼西獵人遇熊,也不過如此。"

黃武二年223年),韓當臥病在床,看著兒子韓綜跪在榻前,長歎一聲:"我韓家自追隨孫將軍以來,大小百戰,汝當以忠孝為本。"韓綜含淚應諾,卻在孫權征石陽時,因懼怕治罪,率部曲叛逃曹魏。消息傳來,韓當急火攻心,臨終前緊攥孫權所賜的角弓,吐血而亡。

東興之戰,韓綜作為魏軍前鋒,耀武揚威。諸葛恪命人取其首,懸於孫權廟前。吳軍將士路過,皆以箭射其頭,血流滿地。孫權望著韓當的遺物,對左右說:"義公若知其子如此,必親手斬之。"遂命厚葬韓當,罷黜韓綜族譜,以示不齒。

建安二十年215年)冬,濡須塢的寒風中,孫權輕叩蔣欽的營門。帳內,蔣母睡在疏帳之中,蓋著打滿補丁的縹被,其妻妾身著粗布衣裙,正在縫補將士的鎧甲。孫權眼眶發熱:"公奕身為護軍,何以清苦至此?"蔣欽整理著案頭的軍報,笑道:"末將幼時,家中常無隔夜糧,今有飽飯、有衣穿,已是天恩。"

次日,孫權命禦府送來錦被、繡帳,蔣欽卻將這些賞賜分發給士卒家屬。自己仍用舊物,帳中唯一的奢侈品,是孫權所賜的一把青釭劍,卻也是殺敵用的兵器。他常對部下說:"為人將者,若貪財好色,何以服眾?"

蕪湖令徐盛曾因斬殺蔣欽的屯吏,與他結怨。濡須之戰時,徐盛擔心蔣欽報複,作戰時格外拚命。卻不想蔣欽在孫權麵前多次舉薦:"徐盛有膽有謀,堪當大任。"孫權疑惑:"他曾得罪於卿,何以薦之?"蔣欽正色道:"為國舉賢,豈容私怨?"

徐盛得知後,親至蔣欽營中,拔劍欲自刎謝罪。蔣欽急忙攔住:"公若死,誰為國家守蕪湖?"二人遂結為忘年交,徐盛常對人說:"蔣公胸襟,海納百川,盛不及萬一。"蔣欽臨終前,遺表中仍推薦徐盛接掌濡須督,孫權覽表流涕:"公奕公心,可昭日月,孤失一良將矣。"

漢獻帝建安二年197年),宣城的晨霧裡,數千山賊突然殺至。孫權倉促上馬,身邊衛士不足百人,山賊的刀刃已近眉睫。周泰大吼一聲,撲到孫權馬前,手中環首刀連劈數人,背部、腿部連中五刀,仍死死護住孫權。待援軍趕到,他已昏死過去,身上十二處傷口,竟無一處要害——原來每道傷,都是他用身體替孫權擋住的。

孫策親至床前,撫其創痕流淚:"幼平之軀,乃為孤所傷。"遂解下自己的禦蓋,賜給周泰:"自此,此蓋隨卿左右,如孤親臨。"周泰醒來,第一句話卻是:"主公無恙乎?"

建安十八年213年),濡須塢的慶功宴上,朱然、徐盛等將領因周泰出身低微,不肯服從調度。孫權突然起身,親自為周泰解衣:"諸將請看——"燭火下,周泰的背如刀山,舊傷疊新傷,"此身傷痕,皆為孤所受。幼平為孤,幾死者數矣,豈不堪為都督?"眾將見其背無完膚,皆拜伏於地。

此後,周泰鎮守濡須,魏軍數次來犯,見其旌旗便退。他常對部下說:"某不識字,隻知為主公死戰,為百姓守土。"病卒前,他握著孫權的手:"末將去後,濡須塢不可輕棄......"孫權含淚點頭,此後終吳之世,濡須始終是曹魏難越的天塹。

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壽春城中,孫策初見陳武,見其身高七尺七寸,虎背熊腰,腰間配著兩把鐵戟,不禁喝彩:"此真吾廬江猛虎也!"陳武倒頭便拜:"願隨將軍平定江東。"渡江後,他督領廬江精銳,攻劉勳時,赤膊持雙戟衝陣,敵兵見之皆膽寒,號為"廬江飛將"。

孫權繼位後,常至陳武家中飲宴,與他暢論兵法至深夜。陳武妻曾抱怨:"將軍每夜不歸,家中幼女無人照料。"他卻斥道:"主公分封土地、賜予爵祿,豈敢以私廢公?"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陳武率五校兵斷後。張遼的騎兵如潮水般湧來,他的雙戟上下翻飛,身邊士卒一個個倒下,他的鎧甲早已破碎,鮮血浸透衣襟。最後一刻,他將孫權所賜的玉玨塞進親兵手中:"送回主公,陳武不能再護他了......"

孫權親臨其葬,見陳武幼子陳修年僅十九,遂收於宮中撫養。陳修成年後,治軍如父,所率部曲無一流失。臨終前,他對部下說:"父親為國家死,我亦當為國家生。"其弟陳表,後來亦成為東吳名將,時人謂"陳氏一門,滿門忠烈"。


最新小说: 鏡頭裡的單身舞步 爬錯床後閃婚兵王被寵得無法無天 武則天之無敵風流 中篇小說集世間百態 劍動仙朝 短故事誌 彼岸生花 十五輪回周 釣係美人太會玩,甜度爆表! 絕世修仙者轉生為女生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