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勢在必行的義務教育_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 > 第236章 勢在必行的義務教育

第236章 勢在必行的義務教育(1 / 2)

遼東,昌黎。

關羽等人回歸,北方近乎全部人口,儘數遷移到遼東一地。

好在早先積攢的糧食足夠用了,各項發展條件平穩。

大批的百姓前往北方三江郡開荒,其中漢民湧入,地區的穩定性更為增加。

時間來到7月,蒙古西征時間早就過去,段塵親自前去,將張飛和太史慈遷移回歸,隨行的還有大批早先北宋的文書典藏,乃至於一批願意跟隨的儒者。

當然,他也不忘將一批立功的蒙古將士子女帶回來。

這批儒者數量達到了兩三萬,其中三階居多,四階五階無數,雖然其沒有膽氣,但卻也達到了在遼東生存的條件。

段塵的某項計劃,或許也迎來的開展的時候。

【義務教育】

當這個話題再次的擺在眾人麵前時,文臣一方一言不發,武將卻基本表示認可。

簡雍、郭嘉、徐庶等心腹重臣表示支持,但北境世家,遼東世家,甚至新從並州遷移的部分並州豪族,就有些心情複雜了。

反對嗎?

或許可以,但段塵並非所謂的良善之輩,先是屠殺遼西,而後屠殺遼東,關羽在並州之時,不僅僅殺鮮卑,投奔鮮卑的北方豪族,也基本全部斬殺,那叫一個凶狠。

如此雄主,他們又有什麼能力反對。

可是不反對呢?

【文士】這道傳承了幾百年的體係,自光武開始,一直掌控在各大世家手中,現在所謂的義務教育,可不僅僅是培養寒門那麼簡單,而是要給庶民百姓讀書。

其中代表的政治寓意,可就更為濃厚了。

培養庶民人才?培養之後呢?必然是要重用的,但資源就這樣,庶民得到了,世家就沒有了。

早先的遼東,或許還有些所謂派彆,大多數官員都是察舉而來,而之後呢?

世家都明白的所謂隱性規則,察覺差誰呢?

所謂:舉孝廉,父彆居,舉秀才,不知書。如今推行【義務教育】那察舉製真的就又繼續推行下去的可能嗎?

誰也說不出來。

但現在很顯然的一點是,這位主公的盤子夠大,基本盤夠足,世家或許構成了他的基礎骨架,卻並非其血肉和關鍵器官。

遼東的經濟基礎來自於自耕農,來自於華夏工業,來自於屯田異族,但就偏偏不來自於世家莊園。

遼東的上層建築有段塵心腹,有華夏探索者,也有寒門士子,甚至有遼東書院的,遼東工業大學的,遼東軍校的。

但偏偏,兩派世家占據的越來越少了。

這是局勢,是新的經濟基礎取代上層建築的趨勢。

到了這個時候,近200萬百姓遷移,段塵手中掌控的民眾力量達到了大多數,工人、市民百姓、自耕農、異族自耕農,軍隊這些新興的力量,需要一個上升通道。

所謂另起爐灶的好處,便是徹底的拋去世家的根基,重新的構建起來遼東的一整套經濟基礎。

而等到世家發現了,卻悔之晚矣,遼東的力量在底層,遼東的民望在底層,而不是他們了。

【義務教育】在如今的大漢各地都是不可能出現的詞彙,因為其代表的意義太濃重,這是跨越了幾個時代的產物。

按照曆史演變,他會從學在官府,到私學教育,到各地書院,各種族學為基礎的庶族地主教育,進而再到義務平民教育。

從來都沒有平民識字的道理。

遼東的以往,也沒有,僅僅是世家族學,充其量來一個豪族學校,再到城市工人教育。

而如今推行的,則是義務教育···

商談結束了,最終在段塵強烈帶動,探索者為主要力量支持,加上一眾重臣的拍板確認下,確立了下來。

一眾人遠去,將軍府中又空蕩了幾分。

“主公或許還需等等的,終究太快了一些。”

郭嘉歎息一聲,到了現在,他已然無話可說,隻能跟著段塵向前走了。

“等不了了,奉孝,你真的認為,等我們征服河北,支持此事的力量會變的多嗎?”

此言說出,眾人沉默。

捫心自問,大漢終究是世家的大漢,所謂的義務教育,僅僅是在遼東局部地區,段塵掌控的力量大過了世家,進而形成壓製。


最新小说: 修仙從高二開始 我在靈夢 被AI教授坑慘的快時代救贖 永恒萬界主 乘風混沌界 五年了,全家跪求我原諒,幸有你 太子城傳奇 從趕海開始,成為全球首富 變成白毛,才不會被寵成廢萌 打獵捕魚采山貨,養八個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