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節課是畫圖課,楊老師用一整節課教了大家怎麼畫房子:上麵一個梯形做屋頂,下麵一個正方形做房體,然後正方形裡一個豎著的長方形做為門,門旁邊一個小正方形,小正方形裡畫上一條豎線和一條橫線把小正方形分為四個更小的正方形,這個做為窗戶,這樣,一個房子的線條圖就畫好了……哦對了,在屋頂上偏一點的位置在畫一個小豎長方形,然後小豎長方形的上端再畫一個……老師說那叫橢圓,那個叫橢圓的上學期她沒教……這樣就房子就有了一個煙筒,更像房子了。
教過之後楊老師就讓同學們自己試試。楊否覺得很簡單,兩下就畫完了。反觀旁邊的王小貴,他半天了連房頂都沒畫完。楊否想不通這麼簡單的畫,他為什麼畫得這麼慢這麼艱難。
第六節,也就是今天最後一節課,是活動課。活動課上劉老師沒帶大家去操場,而是在院子裡玩。她說:本來在教大家玩丟手絹遊戲前應該先教另外一個遊戲,但是因為某些原因沒能教成,現在準備給大家教那個遊戲。
劉老師說的這個遊戲叫“找朋友”。其實說是遊戲,更像是語言課的對話表演,隻不過這個表演加上了肢體動作和唱歌:兩個人為一組麵對麵站著,手拉手,組成一個小圈,然後唱歌,在唱“找呀找呀找朋友”的時候,兩個人繞著彼此跳走,快唱完“找到一個好朋友”的時候停止跳走,鬆開手,繼續麵對麵站立,然後開始唱“敬個禮”的時候朝對方敬禮,唱到“握握手”的時候跟對方握手,最後唱“你是我的好朋友”的時候兩個人互相抱一下。
在初次教遊戲的過程中發生許多搞笑的事情:首先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被分成了一組,劉老師說要拉手的時候,引來了一片嘩然大笑,大家都朝那一男一女看去,有的還在旁邊“拉手,拉手”地起哄,隨後老師說他們就不用拉手了,才繼續遊戲;其次,在遊戲的過程中有的人不會唱歌,有的人唱著唱著不知道跳到什麼地方去了,有的人把旁邊的一組給撞了,有的人該拉手的時候放手,該放手就放手的時候拉手,該敬禮的時候握手,該握手的時候敬禮,還有的人直接轉暈跑到彆的組和彆人組的人把手拉了起來;最後,互相抱的時候大家的目光再次落到了一開始拉手時的那一男一女上,似乎在期待著他們抱在一起好看戲,但是他們一直都低頭撇嘴站著,一動不動。找不著彆的人組隊,老師實在沒辦法,就讓他們在一旁站著看。但其實並不是那兩個小孩不想抱一起,而是劉老師不允許他們這麼做。
在玩這個遊戲的過程中楊否想起了王小雅,他想起了之前她教他玩“交朋友”遊戲時的畫麵,跟這個很像,但是沒這個那麼順口、自然。說到王小雅,他又開始在人群中找起了她,想看看她在哪兒,跟誰一組。他找來找去,終於在幾組人的間隙中看到了她。和她拉手跳著的也是一個女孩,那個女孩楊否不認識,樣子一般。她好像玩這個遊戲很熟練,跟和她一組的那個女孩跳得很認真很順暢。
下午放學的時候,楊否在校門口看到了那個齊頸短發的女孩,好像是有家人接她,她被抱上了一輛摩托車。開摩托車的人是個大哥哥,年齡他不知道具體是多少歲,但看著跟影子差不多。
2
回到家後,楊否跟昨天一樣去山上玩,在山頂美美地吮吸了一下自然的氣息之後,他往家裡走。在經過於奇奇家的時候發現他家院門開著,他能看到在院子跑動的於奇奇,於是順勢就去找他。
於奇奇從他家主房跑到了對側的一個房間裡,那個房間是廚房旁邊的一間房。楊否走到門前掀開門簾,想看看於奇奇在乾嘛。門簾一打開一股粉色的女孩氣息迎麵而來。
櫃子的顏色是偏粉色的白,櫃門上貼著動畫片裡麵的女孩圖片,門把手上還掛著毛絨玩具。
於奇奇正在櫃子旁邊的桌子上找著什麼。
“奇奇!”楊否喊道。
於奇奇轉過身來看了他一眼,說道:“過來。”
楊否走到他跟前,發現桌子上擺著各種筆刷、書以及畫的物體圖。那個物體圖畫得就跟真的一樣。楊否指著圖驚訝地問於奇奇道:“這是你畫的?”
於奇奇掃了一眼圖,不以為然地說道:“我姐姐畫的。”
“你姐姐畫得真好,就跟真的一樣。”楊否讚歎道。
“她是專門學畫畫的。”楊否於奇奇回答。
楊否一直自以為畫線條畫比其他小孩好而感到驕傲,但現在看到於奇奇姐姐的話,他才明白自己畫的簡直不值一提。他很好奇於奇奇姐姐是怎麼畫的,他覺得自己永遠都不會畫這麼好。
“你在找什麼?”看著於奇奇在抽屜裡翻來翻去,楊否問道。
“我在找眼鏡。”於奇奇回答。
“什麼眼鏡啊?”楊否沒見過眼鏡,問道。
“我的眼鏡。”於奇奇回答。
“你的眼鏡?乾什麼用的?”楊否好奇道,聽到於奇奇說“我的”,他下意識地以為是什麼好玩的東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這個。”於奇奇把剛剛找到的眼鏡舉在麵前。
楊否伸手拿過來看了看,發現上麵有兩個框,框上鑲著玻璃,兩個框的兩側分彆連著兩個棍兒在兩個框前交叉在一起。他怎麼看也看不出來它是什麼玩具,於是問於奇奇:“這個怎麼玩?”
於奇奇本來稍微熱情的情緒瞬間消失,瞥了他一眼把他手裡的眼鏡拿了過去,說道:“這不是玩的,是戴的。”隨即,把兩個小棍撥開,然後插到了眼睛前。兩個框正好對著兩個眼睛,兩個棍兒搭在了兩個耳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