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十二年八月,李定國率領一個軍三個師共兩萬人向雅庫茨克進軍。
雅庫茨克是沙俄在東北亞最大的據點,敲掉這個支點,沙俄在東北亞將失去一個重要支撐點。
漠河距離雅庫茨克2000多公裡,比北京到上海還要遠800公裡。
李定國所率的軍隊由各軍派出的優秀兵士組成,永昌帝給這支部隊起名為“征北軍”。
征北軍的第一個目標是孟家屯海蘭泡)。
孟家屯距離雅克薩300公裡,現有沙俄駐軍三十人。
征北軍一師某連連長王錦晨主動請纓要去拔除沙俄強占我方的一個據點。
王錦晨這個連屬於尖刀連,全部配備半自動步槍,還有三門八零迫擊炮以及手榴彈若乾。
對於隻有鳥槍和土炮的哥薩克土匪,尖刀連的武器吊打沙俄土匪。
李定國同意了,不過又派了二師的一個尖刀連策應王錦晨部。
二師這個尖刀連的連長是崇禎的小兒子朱慈炤,今年二十四歲,二師的團長則是其二哥朱慈炯,今年二十六歲。
永昌帝吸取了明國將藩王當豬養的教訓,鼓勵皇家子弟去軍中曆練。
由於從雅克薩向北到孟家屯這一路全是原始叢林,沙俄匪徒也隻是開出了一條羊腸小道可行。
因此,王錦晨和朱慈炤的兩個連全部是騎兵。
李定國命令工兵部隊在雅克薩與孟家屯之間開一條道路以便大部隊及輜重部隊前進。
王錦晨騎了一匹棗紅色汗血寶馬,這是他十八歲生日時其父皇永昌帝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安南伯朱慈炤騎了一匹黑色寶馬,兩人並肩踏過鋪在黑龍江上的浮橋。
永昌十二年八月的興安嶺腹地,針葉林在月光下泛著鐵青色冷光。王錦晨勒緊牛皮鬥篷,任由馬韁上的銅鈴在風雪中輕響——這是特意保留的聲響,為的是讓後隊在能見度不足十步的雪霧中保持隊列。兩千副鐵掌馬靴踏過腐葉與凍土層,馬蹄下偶爾傳來沼澤氣泡破裂的咕嘟聲,卻被騎兵們刻意壓低的甲胄摩擦聲蓋過。
“連長,前麵有條河流,河水不深,沒過膝蓋。”傳令兵向王錦晨報告道。
王錦晨道:“傳我命令,脫掉褲子和鞋,蹚水過河。”
命令傳下,征北軍士兵紛紛脫掉褲子和鞋,義無反顧的蹚水過河。
過河以後是一望無際的紅鬆林,隊伍在鬆樹林邊緣稍作休整。
尖刀連士兵無聲下馬,用浸過蠟的鹿皮擦拭半自動步槍,槍管在篝火餘光中泛著幽藍。
一陣馬蹄聲響,朱慈炤的黑馬踏碎薄冰而來,馬燈罩著紅綢,在雪地上投下晃動的光斑:“錦晨弟,前方六十裡就是孟家屯了。”
王錦晨道:“炤哥,孟家屯的毛子就交給我了,炤哥彆跟我搶啊。”
朱慈炤道:“晨弟,李軍長已經交待過了,這次要你立功,下個據點晨弟要讓給我!”
王錦晨道:“好咧!炤哥。”
王錦晨借著火光展開羊皮地圖,指尖劃過“孟家屯”三個朱砂小字:“沙俄人仗著咱們早年不擅寒地作戰,據點修得鬆散。但彆忘了,他們在雅克薩吃過虧後,每個柵欄下都可能埋著鹿砦。”
朱慈炤抬頭望向東北方,那裡的天際線泛著極淡的青色,仿佛大地在苦寒中凍出的裂痕,“讓弟兄們給馬蹄裹上毛氈,再過十裡就是針葉林沼澤帶,讓工兵提前在沼澤地鋪上木板。”
喜歡王淩在明末請大家收藏:()王淩在明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