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忽然被雲遮住,庭中立刻暗了幾分,卻見孫傳庭從懷中取出一方玉匣,雙手托舉過頂:“此乃先帝崇禎爺遺留的《選秀儀注》,內中記載崇禎三年選秀細節,即便在流寇肆虐之時,先帝仍選了田妃、袁妃等賢妃,足見選秀於國體之重,非治亂所能廢。”
永昌帝接過玉匣,指尖觸到匣蓋上“敬天法祖”四字,他打開匣蓋,泛黃的絹帛上果然是崇禎帝的瘦金體,字裡行間皆是對選秀“慎選良家、勿重姿容”的叮囑。那一刻,他忽然明白,孫傳庭說的“祖製”,不是朱家的祖製,而是大明的祖製,是讓江山永固的規矩。
“罷了。”永昌帝長歎一聲,將黃綾與玉匣一並推回,“既然是祖製,是國策,朕便依了。但醜話說在前頭,若禮部敢借選秀擾民,或有官員趁機納賄,定要嚴懲不貸。”
孫傳庭重重叩首,額間在青磚上磕出紅印:“陛下聖明!臣定當督率禮部,嚴守太祖成法,必使選秀之事清朗如明月,不負陛下與天下百姓所望。”
坤興皇後見皇帝鬆口,嘴角泛起笑意,親自斟了一杯桂花酒遞給孫傳庭:“孫大人這張嘴,倒比軍師的羽扇還會說項。不過本宮倒真盼著多幾位姐妹,也好在這深宮裡說些體己話。”
宴席重又熱鬨起來,月光穿透雲層,將桂影灑在眾人衣袂上。永昌帝望著庭中穿梭的侍女,忽然想起自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自己拿這話斥他,如今自己又要頂這把刀了,真是打臉。
是夜宴散,皇帝乘輦回宮,車駕經過西華門時,忽然問隨侍的太監:“朕記得孫大人方才說納了十六個妾?”
“回陛下,”太監俯首道,“孫大人自陝西起兵剿賊,十餘年來鞍馬倥傯,一直隻有一妻二妾,直到陛下登基,陸續納了十六房妾室,且多是戰亂中收養的孤女,並非貪圖美色。”
永昌帝望著宮牆上的月亮,忽然輕笑一聲。原來自己錯怪了老臣,那十六個妾室,怕不是孫傳庭在亂世中救下的性命,倒被自己當成了腐敗的證據。
夜風送來遠處的更鼓,他忽然覺得,這選秀之事,倒也該像孫傳庭納妾般,多些人間煙火氣,少些帝王猜忌心——畢竟,無論是後宮還是朝堂,終究是要讓這大明的月亮,照進百姓的窗欞裡。
坤興皇後與皇貴妃石紅玉、貴妃趙敏是同意選秀的,原因是她們認為隻有她們三個人才稱得上永昌帝的女人。
這主要是因為永昌帝的女人中,隻有她們三人家世清白。
如今,石紅玉做了大可漢,被皇帝準許與蒙古人行床弟之歡,且生下了王子,可以說,石紅玉現在也不能算陛下的女人了,雖然是經永昌帝同意的。
所以,皇帝的女人如今隻有坤興與趙敏兩個家室清白,且與皇帝完婚時尚是清白之身。
張雪在與陛下成婚前,被敗兵玷汙過,也不是清白之身。
至於徐新謠、林雲麗、呂世倩、馮若霜、李師師之流,則是妥妥的二手貨、賤女人,雖然幫了陛下許多,但她們娼夫性質是改不了的。
在坤興她們三人心中是不認可這些女人的。
張嫣雖身份高貴,但二手貨的印記是抹不了的,而且比陛下還大十多歲。
做為千古一帝,隻有兩個女人,也真是寒酸了。
耿直的孫傳庭還有一妻十八妾呢!
焦頭爛額的崇禎在戰亂時還選秀呢!
何況現在是繁榮盛世。
孫傳庭和朝臣的思想與坤興公主、趙敏的思想是一致的,他們在內心中隻承認坤興、趙敏和石紅玉,其他人這些大臣是不承認的。
他們認為這些女人拉低了皇帝的品位,這真是:世俗的成見猶如一座大山。
在禮部的張囉下,轟轟烈烈的選秀開始了。
永昌十二年冬,禮部尚書何三俊領旨頒布《選秀詔》,黃榜貼遍各省府縣。詔書明令:
“凡大明子民,年十四至十八歲,身家清白,通曉文墨,容貌端莊者,皆可參選。各州縣需嚴查三代履曆,非中學畢業者不錄,娼優隸卒之女禁入。取一千三百三十人進京,終選妃子八人,嬪八人,九嬪九人,婕妤十二人、昭儀十二人、貴人十二人、美人十二人、才人十二人、選侍十二人、淑女三十六人。”
這次選秀最終入選名單為133人。
詔書中並沒有規定勳戚官員之女不錄,太祖之規定從後世驗證並不是明智之舉,因為在明代,很多優秀之女並非寒門,刻意娶寒門之女會誤了很多優秀之女。
杜絕結黨營私靠的是法製,而不是不娶權貴之女就能杜絕的了的。
詔書一下,各地官員都把此當成大事積極行動起來。
禮部計劃從各省海選中優秀者選一千三百三十人入京,再從一千三百三十人中依十選一的規則選一百三十三人為最入宮人選。
最後從一百三十三人中由皇太後、皇後等人組成的評委最終決定這些人的等級品位。
經禮部與內閣研究決定,為彰顯四海歸心的精神,擬從朝鮮錄五人入宮,擬從蒙古各部錄十人入宮。
最先行動的當然是順天府,順天府尹吳偉業因為京師建設的成績已經升為內閣大學士,柳如是升任順天府尹。
永昌朝後經禮部調整小學教育為三年,中學教育為三年,孩童入學年齡為七歲,中學畢業年齡為十三歲,所以禮部要求所選秀女必須是中學畢業的女學生。
京師現有三百萬人口,適齡女學生有五千餘人。
禮部給京師的名額是六十名,柳如是等人要從這兩萬餘人中選出八十名送到宮中供最後的篩選。
京師順天中學是原順天府社學改造而來,京師達官貴族的子女多在這個學校上學。
順天府中學一個年級八個班,一個班50人,男女混合上學。
順天府中學校長姓呂,是位女士,三十多歲,戴一副眼鏡。
呂校長召集畢業班的班主任,向他們傳達了禮部下發的選秀的通知。
喜歡王淩在明末請大家收藏:()王淩在明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