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防線推進到烏拉爾山鹹海一線,吃下的地方太多了,貪多嚼不爛,所以永昌帝下令留下徐清接管烏拉爾防線外,李定國與王錦晨率一部分兵力回內地休整。
接收了大片無人區,怎麼管理卻是個大問題,如果還像唐朝、明朝進行粗放式管理,由部落酋長代管的模式,這片土地還要失去。
隻有深耕這片土地,將這片土地上的人漢化,使他們認同中華文明,認為自己是中華文明的一員,這片土地才可以守得住,才可以給後世子孫造福。
太子要回京了,沙皇阿列克謝派他的嶽父普拉夫大公和他的弟弟彼德羅維奇率領龐大的代表團要隨太子王錦繁一起去京師瑾見明國皇帝永昌帝,要與明國簽定友好通商條約,太子答應了。
阿列克謝不愧是沙俄時期一個有遠見的皇帝,他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心態同大明打交道。
這個龐大的代表團既有沙俄的貴族代表,又有德意誌的代表和瑞典王國,大不列顛王國的代表。
烏拉爾山脈東麓的托木斯克要塞前,五輛墨綠色軍用卡車整齊排列在晨曦中。引擎的轟鳴聲驚飛了鬆枝上的積雪,噴吐的白煙在零下三十度的嚴寒中凝結成霜。
"諸位請上車。"鴻臚車官員用俄語向使團成員示意,"每車可乘坐二十人,配有暖爐和茶飲。"
沙俄首席代表普拉夫大公裹緊貂皮領子,狐疑地打量著這個鋼鐵怪物。當他發現車輪上竟沒有套馬具的轅木時,灰白眉毛幾乎要飛進呢帽裡:"聖母在上,這鐵車當真不用馬拉?"
"大公閣下不妨親自體驗。"太子王錦繁從吉普車窗口探出身,鍍金懷表在晨光中劃出弧線,"我們爭取日落前趕到庫茲涅茨克。"
使團成員按照國籍分乘車輛:
第一車:沙俄代表
團長:普拉夫大公沙皇嶽父)
副團長:彼德羅維奇親王沙皇弟弟)
成員:戈杜諾夫伯爵外交大臣)、斯特羅加諾夫侯爵伏爾加總督)、羅曼諾夫家族年輕子弟三人
第二車:德意誌諸邦代表
團長:勃蘭登堡選帝侯特使馮·霍恩佐倫
成員:薩克森工程師格奧爾格、巴伐利亞商人團四人
第三車:瑞典王國代表團
團長:卡爾十一世特使奧克森謝爾納
成員:烏普薩拉大學學者兩人、斯德哥爾摩商會代表
第四車:英格蘭與蘇格蘭聯合代表團
第五車:法蘭西與荷蘭觀察員
"上帝啊!"當卡車在凍土帶上飆出三十俄裡時速時,戈杜諾夫伯爵死死抓住車窗旁的銅環。透過雙層玻璃窗,他看見窗外白樺林正以騎兵衝鋒的速度倒退,而車廂內的銅茶炊竟穩得能立起硬幣。
薩克森工程師格奧爾格掏出懷裡的圖紙瘋狂記錄,鉛筆尖在顛簸中劃出鋸齒狀的線條:"這減震裝置...居然用鋼片疊成蝴蝶翅膀的形狀!"
當車隊沿著公路盤旋而下,德意誌代表們親眼看見五輛"鐵浮屠"坦克正在車隊前方引路。馮·霍恩佐倫顫抖著在胸前畫十字:"這根本不是軍隊...是移動的要塞群!"
正午休憩時,烏蘭圖雅懶洋洋從帳篷裡鑽出來,她剛剛又在太子身上榨取了半個時辰。
她懊惱的看了看自己的肚子:怎麼還不鼓起來呢?人家很想要一個小寶寶。
"殿下用茶。"她將鎏金杯盞遞給王錦繁,自己卻捧著個雕花銀壺啜飲馬奶酒。太子笑著搖頭:"你這草原丫頭,總改不了習性。"
使團成員圍了過來,張彥澤帶衛隊警覺跟上,使團成員眼睛盯著吉普車的儀表盤。彼德羅維奇忍不住問道:"殿下,這鐵車究竟喝什麼?一天要喂多少草料?"
"喝油。"太子掀開發動機蓋,露出鋥亮的v8引擎,"一桶油能跑三百裡,比最好的頓河馬快三倍。"
英格蘭代表威廉姆斯爵士突然跪下來檢查輪胎花紋:"這是什麼做的,這麼耐磨?"
"合成橡膠。"王錦繁輕描淡寫地拋出一個新詞,"用石油和硫磺煉製。"看著洋人們茫然的表情,他補充道:"就像把沙子煉成玻璃。"
奧克森謝爾納突然指著遠處雪地裡閃爍的光點:"那是什麼?"
三架雙翼飛機正掠過天山山脈,投下的陰影驚散了黃羊群。
"我們的偵察機。"太子吹散茶霧,"從烏魯木齊到京師,這樣的空中驛站有二十處。"
普拉夫大公的茶杯突然跌落在地。老人望著飛機在雲層留下的尾跡,想起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牆上那些古老的銅炮,喉結艱難地滾動著:"這已經不是戰爭...是神明對瀆神者的懲罰..."
七日後,蘭州火車站。
使團成員望著月台上綿延不絕的鋼鐵軌道,第一次感受到靈魂深處的戰栗。當墨綠色車廂的"騰雲號"特快列車噴著蒸汽駛來時,德意誌工程師格奧爾格直接暈了過去——他看見每節車廂下麵竟裝著八十個精鋼鑄造的滾輪!
"請登車。"太子親自引導眾人走進專列包廂。真皮座椅旁的銅管傳來輕柔的江南絲竹,舷窗玻璃竟是可上下滑動的雙層設計。瑞典學者發現包廂門鎖采用了他從未見過的"之"字形軌道結構,而法蘭西特使則對著洗手間的陶瓷抽水馬桶發了半小時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諸公請看。"王錦繁拉開窗簾。窗外景象讓所有歐洲人跳了起來——列車正在以每小時一百裡的速度穿越隧道,而隧道四壁全是用某種灰色膠泥混凝土)澆鑄而成,每隔十步就有一盞電石燈自動亮起。
勃蘭登堡特使突然痛哭流涕:"我們還在用四輪馬車運啤酒時...明國人已經讓鋼鐵飛馳在地心..."
最震撼的瞬間出現在西安府換乘時。當使團看見二十節滿載煤炭的貨車被兩台機車輕鬆拖動,而月台上明國孩童正用磁鐵玩具演示指南針原理時,英格蘭東印度公司代表撕碎了隨身攜帶的《對明貿易計劃書》:"我們不配做他們的對手..."
專列抵達京師那天,永昌帝在奉天殿設宴。當歐洲使節們穿著笨重的鯨骨裙和蕾絲領結,戰戰兢兢走過金磚地麵時,發現明國大臣們的錦袍下隱約露出懷表鏈的銀光。
宴席上,戈杜諾夫伯爵偷偷測量了瓷盤的厚度——不足一毫米的胎體上竟繪有九層琺琅彩。
"諸位遠道而來。"永昌帝舉杯時,腕間百達翡麗懷表折射出虹光,"願此約締結,四海承平。"
太子在禦花園演示手搖發電機時,威廉姆斯爵士突然跪下來親吻他的靴子:"殿下,請允許我國派遣留學生..."話音未落,夜空中突然升起數百盞孔明燈——那是工部為慶典特製的鋁箔燈籠,內置磷火可持續燃燒三天。
普拉夫大公在日記裡寫道:"今天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蒙古人把這裡稱為"天國"——這根本不是人間國度..."
喜歡王淩在明末請大家收藏:()王淩在明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