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仁見馬超對百條毒蛇陣讚賞不已,笑聲嗬嗬,道:“這是陛下英明果斷的收獲,倘若陛下不作出訓練毒蛇成為將軍,誅殺金兵的決定;何大仁也不會弄出這樣的陣仗來!”
何大仁的奉承吹捧是馬超十分高興,玩笑一聲,道:“這麼說何兄喜歡上北宋這個地方呢!”
何大仁一頓一怔,似乎明白馬超的意思,慌忙回稟一句,道:“馬將軍做了炎宋帝國的皇帝,何大仁赤膽忠心要為您效力;自然愛上北宋這個地方!”
頓了下咽咽喉嚨,道:“何大仁要用訓練成陣的毒蛇誅殺金兵,使炎宋帝國欣欣向榮!”
馬超凝重一起,笑道:“何兄既然有淩雲壯誌,那朕任命你為太仆寺少卿;主管蛇類訓練,為國家儘力!”
何大仁跪地叩拜,接受馬超任命;鄭斯文上前祝賀,道:“恭喜何兄成為朝廷命官,何兄訓練的百條毒蛇建立了大功;輕而易舉地突破金兵把手的汴河南岸崗哨,接下來進攻的方向是朱雀門、崇明門、戴樓門、廣利水門、南熏門、陳州門,還望陳兄再接再厲!”
何大仁雙手抱拳給鄭斯文回過一禮,笑道:“軍師中郎將放心,百條毒蛇在第一輪廝殺中已經張揚出陰毒凶險;第二次廝殺將會更上一層樓!”
何大仁說著,對三輛馬車上的李師師、紅蓮、武籟萱擺擺手。
李師師、紅蓮、武籟萱奏起《高山流水覓知音》樂章。
《高山流水覓知音》樂章是依據“高山流水”這一經典典故所創作的音樂篇章,講述了俞伯牙與鐘子期因琴音結為知音的故事,傳達出對知音難覓、純真深厚情誼的追求。
該樂章在音樂上通過旋律、節奏、和聲等元素,展現出高山的巍峨、流水的潺潺,以及對知音之情的深刻表達,使聽眾能從中感受到這一典故所蘊含的情感與意境。
然而百條毒蛇聽見《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樂章,明白那是主人發出的進攻號令。
毒蛇哪有知音,行為規範全是叢林法則:大吃小,有毒者乾掉無毒君。
百蛇方陣聽見琴樂聲,又一次振奮起來,向金兵的崗哨遊動過去。
千夫長呼倫拜耳和一百多名兵士被何大仁百蛇陣送去閻王殿後,副將葛強優爾一邊派人向南青城齋宮的主帥完顏宗翰報信,一邊組織僥幸存活下來的金兵拉起一道火線阻擊百蛇陣。
葛強優爾是獵人,知道製服毒蛇的有效辦法是用火;便組織兵士迅速拉起一道火焰牆,將堆積起來的稻草、秸稈、雜物點燃,阻止百蛇陣前進。
毒蛇能精準定位火焰的高溫源,這種感知能力使它們在數米外就能察覺火焰的存在,類似“熱成像儀”。
火焰的高溫會刺激蛇類皮膚中的溫度感受器,使其迅速判斷環境危險。
毒蛇的視覺不如鳥類敏銳,但對動態光線和明暗變化敏感。
火焰的跳動光芒被蛇視為“異常光源”,對蛇的視網膜造成刺激,使其產生不適感。
數百條毒蛇感應到前方的火焰後迅速滯留不進,高溫和熱輻射使它們啟動了“逃生機製”,身體蜷縮後快速向後退縮;尋找洞穴、石縫或植被,避開火焰的熱量和光線。
若火焰逼近且毒蛇無法及時逃脫,會進入防禦狀態:身體蜷曲,頭部抬起,身體縮成“s”形,準備攻擊靠近的物體。
蛇類感應到火焰會頻繁吐出舌頭,通過嗅覺分析空氣;同時發出“嘶嘶”聲試圖威懾潛在威脅。
但蛇王金花大蟒沒有因為前麵騰起的火焰而畏懼,聽見亢奮的琴聲後驅動龐大的身體繼續前進。
何大仁讓李師師、紅蓮、武籟萱三人演奏撤退樂章。
《平雁落沙》樂章奏起來後,金花大蟒並沒有為之所動,而是加快速度向前麵騰起的火焰撲去。
何大仁急了,揚手抬腳地喝喊:“停下!停下!回來!回來!”
金花大蟒沒有停下來,而是猛不可擋地衝向火焰,用自己細長的尾巴在火焰上撲打。
何大仁立即明白金花大蟒的用意,它想犧牲自己給同伴掃清火焰路障。
何大仁眸子濕潤了,但金花大蟒已經被熊熊大火吞沒。
空氣裡漂浮著被大火燒焦的肉腥味,何大仁向馬超請求:“陛下,立即派部隊撲滅大火;要不百條毒蛇陣就很危險!”
毒蛇攻擊火焰屬於極個彆情況,因其無法理解“火焰”的性質,更多是對高溫環境的應激反應。
極端情況下的火焰突然爆發,強烈的熱量和光刺激可能讓毒蛇短暫“僵直”,類似動物的“嚇呆”反應。
非洲黑曼巴蛇在遭遇篝火時,會從5米外開始改變移動軌跡,繞開火焰區域;東南亞的眼鏡王蛇在森林火災中,會優先躲入地下洞穴或水域附近。
毒蛇對火焰的核心反應是“避害”毒蛇遇見火焰時不會主動靠近,也不會攻擊火焰,而是通過熱感應和視覺刺激判斷危險,以“逃離”為主要行為。
其反應速度與火焰的溫度、距離直接相關,極端情況下可能因高溫受傷或死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行為本質上是動物對環境威脅的本能規避,與毒蛇的“攻擊性”無關;但蛇王金花大蟒卻走上不歸之路。
馬超派馬但率領宋軍上前撲滅燃燒的烈火,殺死不少金兵;葛強優爾帶領幸存的兵士退回城樓、哨所裡麵防禦。
大火燒死蛇王金花大蟒,何大仁很難過。
馬超走過去安慰,道:“太仆寺少無需悲傷,金花大蟒以己之身掃清道路上的障礙;也算為國捐軀吧!”
深深吸了幾口氣接著問:“現在金兵躲進城樓、哨所去了;我們驅動將士們攻克呢還是繼續讓百蛇陣攻擊城樓、哨所!”
“那當然要用百蛇陣攻擊城樓、哨所!為死去的蛇王金花大蟒報仇雪恨!”何大仁說著,給李師師、紅蓮、武籟萱三人下達了演奏《十麵埋伏》樂章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