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破障》
術築危牆蔽月星,雲山霧罩惑清明。
算儘機關蠅頭篆,唱罷玄虛瓦釜鳴。
蠅附驥,虎披經,市井藏真訣暗生。
休言降智通天術,且看穿雲射日翎。
——諸葛亮如何用琴聲給司馬懿"降智"
一、城頭那把焦尾琴
話說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失街亭,大軍困在西城。探子來報,司馬懿領著十五萬大軍殺到城下,滿城文官嚇得腿肚子轉筋,老百姓都準備卷鋪蓋逃命。這時候孔明乾了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他叫二十個老兵扮作百姓掃街,自己披著鶴氅登上城樓,點一爐安神香,掏出祖傳的焦尾琴,叮叮咚咚彈起了《十麵埋伏》。
城樓下司馬懿眯眼細看:城門大開無人守,煙斜霧橫隱殺機。他抬手就要下令攻城,忽然耳朵一動:"這琴聲不對!"旁邊先鋒張合急得跳腳:"丞相彆聽他裝神弄鬼,給我三千人馬,半炷香拿下此城!"司馬懿卻揪著胡子冷笑:"諸葛村夫最善使詐,這琴聲裡藏著十萬伏兵!"
您瞧,這就是認知降維的妙用。好比現在胡同口算命先生,拿本《周易》晃悠兩下,能把下崗工人說成潛龍在淵,把擺攤大媽捧成鳳鳴岐山。專業術語一套接一套,聽得人雲裡霧裡,不知不覺就著了道。
二、三層貓膩拆解
第一層:專業壁壘築高牆
諸葛亮這曲《十麵埋伏》彈得刁鑽,左手吟揉綽注暗合八卦方位,右手輕重緩急藏著兵法陣型。司馬懿雖是知音,卻不懂琴中戰陣——就像現在某些理財顧問,滿嘴"量化對衝底層資產",其實就是在說"雞蛋彆放一個籃子"。
當年長安城裡有個老琴師說過:"聽孔明彈琴,得備三樣東西:擦汗的帕子、救心丸,還得帶個懂兵法的一起聽。"這手藝活生生把軍事博弈包裝成藝術鑒賞,好比現在房產中介把朝北小屋說成"尊享靜謐私密空間"。
第二層:慣性思維下絆子
往日諸葛亮用兵謹慎,突然玩這麼出邪的,好比天天吃炸醬麵的人突然看見麻辣火鍋。司馬懿心裡直打鼓:"這廝向來走三步看十步,今日這般行事,定有後招!"——這就中了"路徑依賴"的套。
老北京茶館裡說書人常講:"諸葛亮這招叫"反穿皮襖",專治聰明人。"就像現在商場打折,明晃晃寫著"最後三天",街坊都當笑話看。可要是掛個"量子力學清倉算法啟動",保準大媽們擠破頭。
第三層:信息迷霧遮人眼
城頭那爐安神香大有講究,據《華陽國誌》記載,裡頭摻了川蜀特產的"迷魂草"。魏兵在城下聞著犯迷糊,看那掃地老卒都像天兵天將。這就好比現在某些保健品講座,先給你聞點提神醒腦的精油,再推銷五千塊的磁療床墊。
有個販藥材的掌櫃說過:"諸葛亮這香燒得陰險,聞著神清氣爽,腦子卻轉不動。"就像現在直播間"家人們"吼著"全網最低價",再配上叮叮當當的音效,觀眾手比腦子快,搶完才想起比價。
三、市井防身術
破局第一式:裝傻充愣
當年若是換個莽夫帶兵,比如許褚那樣的,管你琴彈得好不好聽,早帶人衝進去了。這就叫"亂拳打死老師傅"。就像現在遇到推銷保險的滿嘴"豁免條款現金價值",您就憨笑著來句:"大兄弟,俺不識字,您給寫個保證書?"
破局第二式:以毒攻毒
《三國誌》裡記載,後來薑維在劍閣也玩過這手。他更絕,讓士兵扮作獵戶唱山歌,歌詞裡嵌著兵法口訣。司馬昭聽見直撓頭:"西川蠻子說話怎的像念咒?"這招對付認知降維最好使——他說雲計算,您就聊灶王爺騰雲駕霧;他扯區塊鏈,您就講老賬房先生的連環賬。
破局第三式:釜底抽薪
成都武侯祠有塊老匾,上書"琴心劍膽"。街坊王鐵匠有句糙話:"什麼琴心劍膽,老子隻管鐵匠鋪裡火夠不夠旺。"話糙理不糙,任他說得天花亂墜,抓住三件事準沒錯:要多少錢?乾什麼用?賠了咋辦?
四、老祖宗的活法
茶館趙掌櫃常念叨:"諸葛亮這空城計,說到底就是欺負司馬懿太要臉。"要是擱現在,司馬懿該這麼辦:先派個小兵裝乞丐進城討飯,看看米鋪是不是真沒駐軍;再找個潑皮去城樓下撒尿,試試守軍反應。任你琴彈得再好,尿騷味可藏不住虛實。
您看《水滸傳》裡魯智深大鬨五台山,管你什麼清規戒律,酒肉穿腸過。這叫"一力降十會",任你七十二變,我自倒拔垂楊柳。所以遇到那些滿嘴專業名詞的"門檻精",牢記老話:"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會聽的不如會做的。"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