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儒林外史功名謠——科舉製度下的謠言生態鏈_堪破三千世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14章 儒林外史功名謠——科舉製度下的謠言生態鏈

第14章 儒林外史功名謠——科舉製度下的謠言生態鏈(1 / 1)

一、喜報碎寒門

廣東南海縣的茅草屋簷下,範進攥著發黴的筆杆,第五次落榜的恥辱在窗紙破洞中漏成光斑。胡屠戶的嘲罵聲猶在耳畔:"像你這尖嘴猴腮,也敢吃天鵝屁!"這日他瑟縮在城隍廟拆字,忽見卦攤老叟的龜甲裂出"鴻漸於陸"的紋路。未及深究,街角已爆出鑼響:"範老爺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

《儒林外史》第三回這幕,恰似《朱子治家格言》所言:"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昨日還往範家門前潑泔水的鄰居,此刻爭相將母雞塞進破竹籃:"範老爺的文章,那是文曲星蘸著朱砂寫的!"張鄉紳的轎子碾過滿地雞毛,奉上的銀錠蓋著紅綢,卻掩不住"鹽商捐監"的銅臭。

二、功名謠九轉

這場科舉時代的謠言風暴,暗藏《戰國策》"三人成虎"的詭譎。

第一轉:落魄成笑柄。範進未中時,鄉童傳唱:"範進進,白卷摞成枕。"胡屠戶當街宣揚:"我家這賢婿,寫個"七"字都要描八筆!"

第二轉:登科化神跡。中舉捷報傳來,廟祝連夜改簽文:"範老爺幼時尿床,濕痕恰似北鬥七星!"更有老秀才作證:"二十年前文昌閣坍頂,原是星君投胎震的!"

第三轉:富貴引猜疑。張鄉紳贈房時,坊間突傳:"那宅子地下埋著前科舉人骸骨,吸了文運才中的!"範母搬入當夜暴斃,反成"福薄鎮不住文昌"的鐵證。

最毒的是"瘋癲謎雲"。範進喜極而瘋時,鄉鄰咬定:"定是冒名頂替遭了天譴!"待周學道送來補缺文書,謠言又變:"朝廷查實他舞弊,這是催命符!"

三、朱子鏡照妖

範進清醒後,在嶽丈的豬肉案頭寫下"正心誠意"四字。胡屠戶掄刀剁骨:"裝什麼聖人!你偷換考卷的事......"刀鋒忽滯——女婿袖中滑落的《朱子治家格言》,正翻在"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那頁。

這細節藏著驚雷。當範進任山東學道,麵對考生"荀玫"與亡父同名的巧合時,他力排眾議:"豈可因名諱斷人前程!"幕僚卻在酒席間散播:"範大人這是學曹阿瞞,夢裡殺人立威呢!"謠言傳到吏部,竟成了"範進包庇同黨"的罪證。

四、青雲路魍魎

南京貢院的號舍牆頭,至今可見"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的刻痕。當年在此應試的匡超人,靠著"代寫祭文三千篇"的謠言擠進名士圈;牛浦郎盜取牛布衣詩稿時,更偽造"夢得神授"的傳說。

最諷刺的是權勿用案發時,杭州城的反應。這位"二十年不下樓"的假名士,被揭穿與尼姑私通後,昔日追捧他的鹽商竟說:"早看出他房中有妖氣!"《儒林外史》的春秋筆法在此達到頂峰——當衙役鎖走權勿用,街邊說書人已將故事改編成"高僧降妖",看客們拋出的銅錢叮當落地,恰似道德碎裂的聲響。

五、青衫照汗青

範進晚年致仕歸鄉,見村塾孩童臨帖《朱子治家格言》。他提筆在"讀書誌在聖賢"旁注小字:"非圖科第"。未料墨跡未乾,書販已翻印成"範進士秘傳科考訣",標價三錢銀子一冊。

光緒年間,南海縣重修鄉賢祠。工匠在梁上發現範進手稿:"功名二字,原是橫心鉤上懸的腐肉。"縣令急令焚毀,火光中卻騰起青煙,幻作《儒林外史》開篇詞:"功名富貴無憑據,費儘心情,總把流光誤。"

餘燼映寒窗

今人參觀江南貢院,導遊指著"狀元及第"匾額解說:"當年唐伯虎在此......"卻省略了他因科舉舞弊案潦倒的後話。文創店裡,"範進同款瘋癲丸"成熱銷品,說明書上印著:"考前服用,助您喜極而瘋!"

夜雨敲打仿古考棚時,恍惚見周進撞號板的身影在蠟像館抽搐。電子解說詞正念著:"古代讀書人矢誌不渝......"忽然停電,黑暗中傳來吳敬梓的冷笑:"功名是麵照妖鏡,古今鬼魅一般同!"

晨光中翻開《朱子治家格言》,"讀書誌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的字跡被熒光筆塗亮。那些在考研教室熬夜的學子,可曾想過——當學曆成為新時代的"功名",我們與範進之間,或許隻差一聲鑼響?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補課 重回高中,我不當舔狗 我穿越到一個架空的時代 我道法通天,老姐卻勸我還俗? 幻想怪能 讓你上戀綜,你把影帝拐回家乾嘛 海上安全屋囤貨生存 絕世逍遙小醫仙 悠閒鄉村直播間 我明明是特務,你卻叫我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