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禪林深處的寄生者——辯機和尚與高陽公主的警示_堪破三千世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10章 禪林深處的寄生者——辯機和尚與高陽公主的警示

第10章 禪林深處的寄生者——辯機和尚與高陽公主的警示(1 / 1)

菩提非樹鏡非台,袈裟難掩孽緣開。

莫道禪房清淨地,梵音深處隱屍骸。

貝葉經卷藏紅塵

貞觀十三年的長安城,大慈恩寺的晨鐘驚起簷角寒鴉。辯機和尚的青玉念珠滑過《瑜伽師地論》紙頁,忽被一隻染著蔻丹的手按住。高陽公主的雀金裘掃過經卷,帶起一縷龍涎香的氤氳:"法師譯的經,比父皇丹房裡的仙方更晦澀。"她的金步搖垂在辯機腕間,晃得人目眩——那是太宗賜給愛女的及笄禮,綴著九顆南海鮫人淚。

窗外玄奘法師的錫杖聲漸近,辯機慌忙抽手,卻將朱砂筆落在公主裙裾。那抹赤色滲進雀金裘的紋路,恰似《維摩詰經》中天女散花的印跡。三日後,公主府送來鎏金經匣,內鋪波斯絨毯,盛著辯機譯經時隨口提過的龜茲古卷。隨匣附著的灑金箋上,蠅頭小楷寫著:"經雲"色即是空",空可能盛色否?"

青燈照影結蛛網

高陽公主的玉輦每月朔望必至寺門,總說是為長孫皇後祈福。那日暴雨突至,她避入譯經堂,濕衣緊貼著《大唐西域記》手稿。辯機遞上烘暖的袈裟時,指尖觸及她頸後濕發,忽想起《法華經》中"火宅喻"的故事——此刻他便是那癡望火中蓮花的愚童。

秋夜譯經至三更,公主的侍女叩開角門,呈上嵌著夜明珠的琉璃燈:"公主說,莫要熬壞了法師的眼。"燈影搖曳間,辯機發現經卷空白處多了行小字:"安得世間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篡改自《長阿含經》的妄語,竟讓他手中的貝葉經重逾千斤。次日,玄奘見他眼下青黑,歎道:"譯經如渡苦海,最忌心猿意馬。"說罷將新譯的《心經》推至他麵前,"色不異空"四字墨跡未乾。

金玉良緣化孽債

永徽四年的上元夜,長安西市突然爆出驚天秘聞:禦史查抄贓物時,在當鋪尋得禦賜玉枕,枕上刻著辯機法號。房遺愛提著劍衝進禪房時,辯機正將最後一段《大唐西域記》注疏封入銅匣。劍鋒劈碎案上香爐,香灰迷了房遺愛的眼,卻遮不住經卷間散落的青絲——那是高陽公主及腰長發的末梢。

大理寺的刑房裡,辯機的十指被拶子夾得血肉模糊,仍堅持在供狀上寫梵文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主審官冷笑:"法師的泡影,倒是比西域的琉璃盞更值錢。"他們不知,那銅匣已被玄奘的弟子悄悄送入大雁塔地宮,與釋迦牟尼佛舍利同葬。匣中經文某處,留著辯機未譯完的句子:"中天竺有淫祠,以少女獻祭神佛,終遭天火..."

菩提血染朱雀街

辯機赴刑那日,長安萬人空巷。他的白色僧衣被春雨打濕,緊貼著當年公主所贈的鎏金經匣烙痕。劊子手的鬼頭刀落下時,圍觀者竟聽見梵唱——原是玄奘閉目立於刑場西側,手中轉著那串青玉念珠。血濺經幡的刹那,大慈恩寺的銅鐘無風自鳴,驚得監斬官跌落烏紗。

高陽公主被幽禁在道觀那夜,將辯機譯的《心經》一頁頁吞入腹中。紙角割破喉管時,她忽然大笑:"法師說"心無掛礙",原來要這般才能證得..."血沫染紅的經文中,"無掛礙故"四字格外刺目。十年後,房遺愛謀反案發,公主在賜死的白綾上繡滿梵文,繡針正是當年那支沾著朱砂的譯經筆。

伽藍殿裡的輪回

開元年間,某遊方僧人在大慈恩寺掛單。夜半抄經時忽見壁上有血字浮現:"一切恩愛會,皆由因緣合。"住持歎道:"此乃辯機和尚譯經處。"僧人追問因果,住持指向殿前古槐:"昔有公主在此係馬,今有香客在此求簽,不過都是貪嗔癡的輪回。"

鹹通十五年,日本遣唐僧圓仁來華求法。他在大雁塔地宮見到銅匣,驚覺匣麵梵文竟與本國《源氏物語》中某段咒文相似。隨行通譯念出辯機注疏中的殘句:"情絲纏法身,譬如藤繞樹。藤枯樹猶在,樹倒藤成土。"圓仁合十長歎,將這段偈語刻在遣唐船龍骨上,歸國後竟成比叡山僧侶禁誦的秘典。

乾符二年的元夜,長安小兒傳唱新童謠:"金枝玉葉愛袈裟,譯經和尚戴珠花。朱雀街前刀落處,春風吹綻血蓮花。"平康坊的歌伎不知這是前朝舊事,將詞填入時新曲調。有位盲眼老僧駐足聆聽,忽然將手中缽盂摔得粉碎——那陶缽內壁,赫然刻著"辯機"的戒名。

大慈恩寺的櫻花年複一年飄落,掩去譯經台上所有愛恨痕跡。唯藏經閣的梁柱間,偶爾落下半片泛黃紙頁,上寫"觀自在菩薩"五字,墨色裡依稀透著朱砂的豔紅——那是千年前某個春夜,公主的胭脂混著高僧的血淚,寫就的未竟偈語。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降智係統:我躺平後,仙門全傻了 全家流放,我靠係統種田趕海發家致富 高武:你家三代經商,敢欺我祖上扛槍? SSSSSSSSSSSSSS滿級神醫 絕嗣渣夫彆跪了,夫人嫁郡王顯懷啦 文明樂園 不是末世通緝犯嗎?我怎麼成團寵了 卿月昭昭 隨身靈泉 修羅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