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垂翼南溟——莊周寓言中的不材之木_堪破三千世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2章 垂翼南溟——莊周寓言中的不材之木

第2章 垂翼南溟——莊周寓言中的不材之木(1 / 1)

“南海有鳥翼垂天,不飛不鳴三千年。

一朝振翅風雲變,方知大智隱樗椽。”

南華真人筆下的“廢柴”

戰國亂世,漆園小吏莊周漫步山野。忽見匠石率眾伐木,千年古柏應聲而倒,唯有一株歪脖樹孤存道旁。弟子問其故,匠石嗤笑:“此木臃腫曲卷,做棺則腐,為梁則折,實乃不材之木!”

莊周撫樹而歎:“正是這‘無用’,讓它免遭斧斤之禍。”夜歸茅廬,提筆寫下《逍遙遊》:“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墨跡未乾,窗外風雨驟起——那些筆直挺拔的林木,此刻正成片折斷在狂風之中。

楚漢烽煙裡的“自汙術”

漢初長安城,蕭何跪聽劉邦質問:“相國強買民田,所圖為何?”老臣顫巍巍捧出地契:“老臣年邁糊塗,惟願置些薄產養老。”劉邦冷笑擲還奏章,眼底殺機卻悄然消散。

這一幕,早在張良授計之時便已注定。當日韓信被誅,蕭何問計於留侯,張良拾起茶盞:“君可見這青瓷?過於完美者,必招人碎之。”遂獻“自汙”之策。蕭何故意貪墨,恰似古玉自琢其瑕,看似貶損價值,實為避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大禍。

無用之用的三重境界

一)藏器於拙

終南山中有老道,煉丹炸爐七次,被譏“不通火候”。某日盜匪劫觀,見丹房狼藉,嗤笑離去。老道從容取出暗格中《參同契》,對弟子言:“世人隻見我炸爐,誰見爐灰下埋著的九轉金丹?”

二)示弱蓄勢

北宋汴河碼頭,新開茶鋪掌櫃逢人便歎:“算盤都撥不利索”。三年後漕幫查賬,方知這“糊塗賬房”竟用繩結暗記,將各船走私貨物摸得門清。恰如《淮南子》所言:“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三)以退為進

明代江南藏書樓,主人專收“殘卷斷簡”。後倭寇來襲,掠走整架《永樂大典》,卻將那些蟲蛀水漬的《農政要術》棄如敝履。殊不知張居正改革田賦的密折,正藏在某卷《齊民要術》的蛀孔之中。

破局三策

1.觀紋識木法

《呂氏春秋》載九方皋相馬:“見其精而忘其粗”。識人當學伯樂,觀其偶然流露的鋒芒。譬如見人常歎“不善言辭”,卻能在酒酣耳熱時引經據典——這恰似枯木逢春時綻出的半片新芽。

2.移花接木計

清乾隆年間,某縣令遇治水難題,故意在河道圖上錯標三處。師爺當眾指出“疏漏”,縣令順勢將工程委之。三年後洪災,那師爺才知標注錯誤處正是預設分洪區——原來自己做了他人的擋箭牌。

3.借勢催芽術

徽州鹽商選掌櫃,專挑那些“木訥”之人。有少年終日抱賬本發呆,東家卻暗見他用茶水在桌麵演算。遂將棘手鹽引交付,少年果然在茶漬痕中藏下應對妙策。智者用“拙”,當如園丁待枯木——看似不聞不問,實則暗施雨露。

千年古木的現代啟示

蘇州拙政園有座“見山樓”,初看笨拙如鄉野農舍。待登樓遠眺,方知所有雕窗暗合五行方位——春見花影,夏觀荷風,這“拙”中藏的巧思,恰是中華處世智慧的絕妙隱喻。

楚漢相爭六百年後,白居易遊終南山賦詩:“不材得終其天年,無用始為天下用。”山風掠過當年蕭何自汙的田莊,金黃的麥浪中,幾株被農人特意保留的“歪脖樹”正撐起整片葡萄藤架。

“世人皆愛棟梁材,誰見樗木避斧災?

莫嫌老樹虯枝醜,風雪來時方顯懷。

這藏拙的學問,好比古琴調弦——過緊易斷,過鬆失聲。真正的妙手,往往在似緊非緊、欲鬆還緊之間,彈奏出《幽蘭》絕響。”

喜歡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家收藏:()堪破三千世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傻子神醫 不對勁的廢材 六零嬌氣小作精,虐完大佬反被寵 我,李雲龍政委,祁同偉他爺 穿成反派,開局迎娶主角未婚妻 重生,大小姐歸來! 華娛:從96年加入正規軍開始 重生渣夫求婚時,絕不回頭! 邊軍:從退役弓兵開始 落榜後,我成貴妃麵首,權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