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第三次寫信給王安石,就是曆史有名的《與王介甫書》,再次列舉實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放下執拗,廢除新法恢複舊製。
王安石則回信《答司馬諫議書》,對司馬光的指責逐一反駁,變法之心仍然堅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神宗派人詢問喬平安,得到一首詩《萬馬齊喑究可哀》,一句話“不變法,大宋能存乎?”
終於再次堅定變法圖強之心。
見神宗仍然堅持變法,司馬光上書辭職,神宗不允,借喬平安之詩言說服其留京。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司馬光升為樞密副使,領建武道圖書館,兼查新法漏洞。
外部北遼西夏的巨大壓力,還是頂住了新法弊端帶來的政治危機,王安石仍舊穩如泰山。
……
葉二娘悄悄來到了汴京,尋到喬平安處。
“表姐,你懷孕了?”喬平安瞪大了眼睛。
葉二娘害羞地點頭承認。
邊上,巫行雲聞知羨慕壞了,偷偷瞥喬平安一眼,又迅速難為情低頭,
喬平安心知虛竹將要出生,問道:“那你有什麼打算,你男人知道嗎?”
葉二娘開心的笑了一下,又暗淡下去,小聲道:“他知道,也很歡喜孩子,為了我的安全,建議讓我來找你的。”
“大舅肯定被瞞在鼓中嘍?”喬平安無奈。
“那哪裡能讓我爹知曉,他聽到了不得打死我。”葉二娘一副理所當然樣子。
喬平安服氣了,在古代大環境下,葉二娘這樣的行為,已經不僅僅離經叛道了。
真是可以判死刑,浸豬籠的。
“平安,你可要幫我!我們的定情詩,還是你寫的呢。”
巫行雲立時好奇起來,喬平安隻好再次默寫了一遍《那一日》。
換來巫行雲異樣眼光。
喬平安咳嗽著,傳音解釋了真相。
巫行雲得知是他前世一個大情種和尚所寫,才放過愛郎。
喬平安招來楊掌櫃,安排了一個院子安置葉二娘。
是和尚怎麼了,藍星婚姻自由幾百年,隻要沒有血緣關係,男女雙方願意,就可以結為夫妻。
打一開始,喬平安就沒想過放任不管。
當夜,巫行雲偷偷跑去和葉二娘睡了,睡前問了很多問題,其幼稚程度不足為外人道。
第二日,葉二娘被巫行雲嚴肅警告,不可將昨晚之事告訴喬平安,才得以解脫。
巫行雲見到喬平安的時候,突然就臉紅了,讓喬平安莫名其妙。
玻璃店的小插曲,不影響外界報紙給汴京人民帶來的持續震撼。
繼張阿三斷手之後,報紙再刊發——青苗法之杭州小吏發家史,再次把矛頭對準新法弊端。
司馬光得此臂助,再次建議廢除新法。
王安石則上奏大宋日報妄議國事,需要接受三司條例司監管。
司馬光當即強烈反對,大讚大宋日報為民請命,為正義發聲。勸說王安石不要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王安石一時無言以對。
司馬光趁著大勝,剛要繼續打壓變法時。
神宗拿出了下一期的大宋日報。
頭條赫然是“國朝一年賦稅和支出”。
司馬光看後默然,不再窮追猛打王安石了。
保守派中,比較正直的官員,都不在發難。
王安石鬆了一口氣,倒是對大宋日報刮目相看起來。
“終於不再針對我了。”
朝廷重點關注,詩詞一經刊登大熱,終於,報紙的強悍宣傳效果,引來了商人們的目光。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得到喬平安指點的楊掌櫃。
新的一期大宋日報,就刊登了喬氏琉璃店的上一年度納稅額,並列舉在北遼和西夏賺取的外彙收入。
這下,不管是豪商權貴,連升鬥小民都知道了琉璃店的賺錢能力。
一年時間大賺一百五十萬貫,光繳納賦稅都有十五萬貫,
尤其從北遼賺取了五十多萬貫,已經超過了宋朝上供給他們的歲幣了。
這樣子一比較,頓時對玻璃的賺錢速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簡直堪比搶劫,甚至比搶劫還快。
一時間琉璃店外麵,開始出現一些個過來看熱鬨的人,有的陌生人甚至抱有不懷好意的目光。
楊掌櫃為此擔心不已,抱怨起喬平安太任性,不知道財不露白的道理。
喬平安安慰,保證無人敢打琉璃店的主意,楊掌櫃才委委屈屈回去櫃台。
見他這摸樣,喬平安大笑。
其實喬平安賺的錢,也沒剩下多少,除了保障家用外,大多就用來發展科技,或購買習武藥材了。
不提外人能不能搶成功,就算任由他們搶劫,也真搶不到多少現錢的。
喜歡我以超能力成道請大家收藏:()我以超能力成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