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眾人從青州流民口中得知,洛陽那裡匈奴大軍數萬,又有羯族的大軍數萬,實難安全過境,
正在發愁之際,卻又聽老頭說,前麵新安縣城以北的黃河邊上,
有個茅津古渡,或許有船,可真抵黃河以北,
眾人聞言俱都大喜,若能從此處直渡黃河,不但能少走一二百裡路,
而且北方羯族的大軍,眼下都聚集在洛陽,此時向北而行,正是安全的窗口期。
當下便告彆老頭,繼續前進,下了山頭,一直走到傍晚,
見前麵豁然開朗,道路變寬,果然是新安縣城。縣城前麵還有條南北小路,
李許笑道:“阿發這袋糧食也沒白給,沿著小路向北,定然是茅津渡口,
我看咱們也不必再進縣城,免得節外生枝。直接去黃河渡口吧!”
拓跋義律讚同道:“走吧,莫要要耽擱時間了。”
於是,眾人在縣城門口又轉向北麵而行,
這個地區,其實就是現代的河南省三門峽市,是整個河南最多山的地區,被稱作‘五山四嶺一分川’。
意思是,一條黃河,在此處將五山四嶺一分為二。
剛向北急行不過二三裡,到了一處峽穀,兩麵皆是峭壁,上麵是一線天,
眾人正欲穿過峽穀,卻聽峽穀裡麵響起戰馬奔騰之聲,隻眨眼間,就從裡麵衝出一隊疾馳的騎兵,
李曉明急令眾人閃躲到一邊,讓開道路,
卻聽耳邊拓跋義律一聲大呼:“是羯人,大家準備迎戰。”
李曉明吃了一驚,仔細一看,果然是穿著皮袍,眼窩凹陷、高鼻梁的白皮羯人。
說話不及,這群騎兵已衝到近前,不由分說,挺著長槍,對著路邊的眾人就是一頓捅刺,
眾人來不及用火槍、火炮,都抓起長槍與羯人對打,
因事發倉促,李曉明一行人準備不足,羯人的馬又快,頃刻便有五六人中槍倒下,
李曉明見羯人蠻橫,自己人傷亡慘重,不禁怒極,
見羯人當中有一人格外高大,帶著個大皮帽子,與石興裝扮雷同。
料想此人必是這群騎兵的將官,心中一橫,心想:“擒賊先擒王,我能殺石興,也能殺你。”
想罷,便將長槍往腋下一夾,槍尖向上,雙腿一夾,戰馬嘶鳴一聲向前衝去,
正是剛跟拓跋義律學會的挾槍衝刺術,
李曉明一手控馬,一手挽韁繩,向著羯族將官衝刺而去,
待快到跟前時,馬頭一偏,槍尖衝著那將官胸膛而去,
一套動作流暢瀟灑,與拓跋義律當日演示的,幾乎一般無二。
李曉明心中一喜,心想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也不過如此嘛?
正暗自高興,卻見那高大的羯人嘿嘿一笑,間不容發之際,猛然出槍一挑,
李曉明隻覺一股大力傳來,幾乎夾不住槍,不由得心中大駭,
正要用拓跋義律傳授的八母槍法,與敵纏鬥時,卻見這羯人刷刷刷,一連三四槍戳來,槍槍不離咽喉。
李曉明慌裡慌張,左遮右攔,毫無還手之力,
正險象環生之際,卻見從身後快速無比地探出一支長槍,
那槍頭如同靈蛇出洞一般,眨眼間就將羯人的長槍壓製住了。
“阿發,你不是此人對手,快退下。”
李曉明急忙退到後麵,卻見拓跋義律單手握持一丈多的長槍,與那名羯人大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