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義律和李許,兩人都為自己不在國中,不能領兵來占便宜而懊惱。
李曉明卻笑道:“嘿嘿,我說二位真是自尋煩惱,咱們幸虧出來一趟,才知中原形勢如何。
等回去後,正好以他國為鑒,壯大自己。
若是都在家裡,又哪會知道國外形勢如何,有無可趁之機?”
李許聞言,旋即釋然道:“哈哈,阿發說的也是,若此時我仍在成都,彆說知道北方形勢如何了,
隻怕就連漢中,也已被李霸割據,而無法收回了。
細想之下,我此次出門一趟,已是收獲頗豐了。”
拓跋義律聞言,低頭沉思,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兄妹二人跋涉數千裡,隻為聯合一外援盟友,將晉朝賜給的代國故地收回,
沒想到去了晉國、成國,都沒有達到目的,幾乎是白費功夫。
李曉明自然明白拓跋義律此行的目的,察言觀色之下,知道他心裡不舒服。
便故意出言安慰道:“此行咱們都有收獲,左將軍殿下奪取漢中,
又設計分化了關中西部之敵,
等過些日子,再將大單於兄妹平安送回草原,更是完成了陛下的重托,自然是已經收獲滿滿了,
大單於此行更是不虛,不僅見到了晉國皇帝,得到了宗主國的支持,
更是與成國太子殿下結為了朋友,還順帶著認識了祖逖大哥,
想來草原上的霸主們,哪一個有大單於這樣交友廣闊,八麵玲瓏的?”
拓跋義律聞聽此言,想了想,頓時覺得心裡好受些了,
不禁微笑著看了李曉明一眼,說道:“認識的朋友多些,確實是好事。”
心裡卻在想,認識其他人倒不算什麼,此行最大的收獲就是你。
因半天不見皇帝劉曜出來,李曉明閒來無事,便一上午都在營帳中與拓跋義律、李許討論天下形勢。
正準備吃晌午飯時,忽然有匈奴兵前來,說是陛下召喚,
李曉明連忙跟隨前往劉曜的中軍營帳,進帳一看,諸將都已到齊。
見皇帝劉曜正坐在帥案後揉眼睛,看上去仿佛白眉毛下麵的一對眼珠更紅了。
他躬身行禮道:“微臣拜見陛下。”
劉曜抬頭和善地笑道:“安南將軍不必多禮,快請入座。”
李曉明直起腰,一邊入座,一邊在心裡嘀咕,
皇帝怎麼還喚我安南將軍,不是該說,“廣平王不必多禮麼?”
待李曉明入座後,劉曜有些歉意地笑道:“寡人因昨晚多飲了一些,以至於起得遲了,
眾卿怎地也不去喚朕一聲?”
眾人沉默無言,心中均想,昨晚侍從隻是扶你一把,就被你掐死丟了出去,
你就是睡死過去,隻怕也沒人敢喊你起床了。
帳中正無語尷尬之時,劉嶽卻拱手站起道:“陛下,臣弟有事啟奏。”
劉曜道:“廣平王有何事要奏?隻管講來。”
李曉明幾乎忍不住想要糾正皇帝的口誤,劉嶽昨夜已被封為中山王,廣平王不是封了我麼?
卻見劉嶽毫不在意,有些著急地道:“陛下,據探馬來報,石虎的先鋒大將石生,已擊敗滎陽的晉軍,
此時率領羯族大軍一萬餘人,距離洛陽不過四五十裡了。”
此言一出,劉曜眼神裡閃過一絲愧意,還未開口,
李曉明乾工作是個急性子,立即站起身來,
拱手進言道:“陛下,石生之軍有一萬餘人,洛陽城中也有一萬餘人,
若是他們合兵一處,洛陽城防又相當堅固,
我軍就算最終能攻破此城,恐怕也是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不如立刻起兵攻城,趕在石生大軍到來之前攻下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