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沉思了一會,說道:“要我看,是各有千秋,
匈奴人騎兵、弓箭俱都精擅,整體實力強,若是有大將指揮,可立於不敗之地,
羯人騎兵眾多,且個體戰鬥力強,又兼主將石生石虎極其勇猛,也是可怕的軍隊。”
“嗯,阿發所言有理。”
李許聞言,十分認可,心裡暗想,不知我成國大軍,與這兩家相比孰弱孰強?
拓跋義律在一旁卻忍不住道:“要說騎射之技,誰能跟我們鮮卑拓跋氏比?
待我回到草原,重整了舊部,非要與他們一較高下不可。”
李曉明見他來了興致,立刻提供情緒價值,
拱手陪笑道:“那是那是,大單於的箭法,足可以說是天下第一,
若論戰馬之多,誰又能比得上雁門關外的草原部落。”
李許聽得惡心,在一邊直撇嘴,
拓跋義律聞言,卻是果然高興起來,
笑道:“阿發,你雖是常令我不悅,但不得不說,要論真知卓見,你還是有些的。”
幾人正在談笑間,卻聽轟轟隆隆的行軍腳步聲,由城中傳來,
祖逖、董昭、桓宣、庾彬、衛策、魏該、李頭等一眾將領,俱都全身披掛,率領近四萬大軍陸續出城,
見李曉明、拓跋義律等人在路邊等候,
祖逖上前拱手笑道:“大單於在我這裡才住得幾天,又要勞煩您隨大軍奔波了,請恕祖逖招待不周。”
拓跋義律也拱手回禮道:“刺史不必客氣,在此叨擾已久,已多承關照了。”
“好說好說。”
祖逖又對李曉明說道:“陳內史,就請你們諸位,隨中軍前行吧!”
李曉明拱手道:“祖大哥請先行,我這就安排。”
祖逖點了點頭,策馬走到前麵去了,
眾將從李曉明身邊經過時,都向他拱手打招呼,李曉明一一回禮,
待前軍過後,李曉明讓眾人趕著馬車、牛車,夾在中軍隊伍裡,一路向東出發。
原本不到二百裡的平原,隻需一天半的時間即可到達,
可如今大雪封路,三軍踏雪而行,速度卻慢了下來,
又兼天氣寒冷,李曉明眾人有羊皮襖、羊皮帽子禦寒,尚且覺得苦楚,
祖逖眾人的四萬大軍,都是些流民百姓,隻穿麻衣,喝草根稀粥,更是苦不堪行,
夜晚在雪地紮營一夜後,第二日竟有數百人凍餓而死,
李曉明早上起床,看到軍中倒斃者硬梆梆的屍體,堆的像小山一樣,
一眾軍士,正在茫茫荒野上就地挖坑,掩埋,
看此一幕,心中甚覺不忍,
他既是內史,便責任心泛濫起來,喊了馮鐵和董昭,一起去找祖逖說明情況,
“祖大哥,因天氣寒冷,且糧草不濟,三軍每人每日隻得兩碗稀湯喝,用糧才隻一兩,
軍中一夜間凍餓而死者有四、五百人,如此下去,可怎麼好?
需得想個辦法才行。”
祖逖麵露為難之色,良久才說道:“豫州之地飽經戰亂,每每糧食收獲之季,胡人必來擄掠,
時間久了,導致田地大多荒蕪,人民流離失所。
我雖為豫州刺史,但也無處征糧,幾乎全靠一眾塢堡弟兄們的資助,
可眼下這個時節,各處塢堡也是青黃不接,怎好再向他們張口,也隻好縮減三軍口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