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
李曉明喚過匈奴親隨。
“小的在!”陳二上前拱手。
“你帶些人手,速去百姓營中征募!
凡會些木工、鐵匠手藝者,即刻帶來!
告訴他們:願助大軍打造器械者,事成之後,不僅本人可得豐厚賞賜,
其妻兒老小,本將軍作保,當場便可放還歸家!”
陳二領命而去。
這重賞尤其是當場放還家眷)的承諾一出,猶如在絕望的死水裡投下巨石!
不過片刻,便有百十名木匠、鐵匠踴躍報名,皆被帶到平原郡城一處臨時劃出的場地。
霎時間,平地起作坊!
那些木匠師傅們,二話不說,紛紛掏出隨身攜帶的吃飯家夥:
墨鬥彈出筆直黑線,魯班尺比劃著長短方圓,鋸子刨子叮當作響,就地伐木取材,擺開台麵。
鐵匠們雖大多沒帶爐錘,卻也難不倒李曉明。
他下令軍中士兵,將軍中所用的鐵骨朵、鐵鐧、乃至短柄鐵錘等沉重兵器,收集一堆,
交給鐵匠,讓他們湊合使用,也能胡亂打鐵。
鐵匠們挖泥壘爐,不大功夫,便湊出了數十處冒著煙火、叮叮當當的打鐵台子!
雖簡陋無比,卻也熱火朝天。
“陳二!再去軍需處!”
李曉明繼續下令,“將那運糧的大車,卸空四五十輛!將空車拉到木匠這裡來!”
他又取來紙筆,凝神回想,手中筆走龍蛇,
憑著腦子裡的模糊想象,刷刷幾筆,竟畫出了幾幅古怪器械的草圖。
他將草圖交給木匠頭目和鐵匠頭目,沉聲道:“就照這個模樣打造!越快越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也不必多麼精細,數量多多益善!”
那些木匠鐵匠接過圖紙,麵麵相覷,個個撓頭,實不知這畫的是什麼物件?有何用處?
但那“領賞歸家”四個字如同定心丸。
管它呢!隻要按圖索驥、依樣畫瓢做出來就行!
至於好不好用?嘿,那可不關俺們匠人的事!
眾人收起疑惑,埋頭便乾。
一時間,鋸木聲、刨木聲、鐵錘敲擊聲、風囊鼓風聲交織一片,木屑鐵花四處飛濺!
城中頓時四處冒煙,叮叮當當之聲不絕於耳,偌大的平原郡,仿佛是個提前進入了工業化的小城。
李曉明深感責任重大,絲毫不敢鬆懈。
他又命人將軍中收集來的數百把短刀、長矛等兵器,一股腦兒堆到鐵匠跟前:
“這些都是好鐵料!拿去燒紅了,按需打製部件!”
同時調撥兩千名羯兵士卒過來,給工匠們充當幫工學徒,搬運木料、鼓動風囊、揮動大錘打下手。
肩負著數萬條性命的李曉明,更是身先士卒。
他在漢複縣時,曾有過打鐵的經驗,此時親臨每一處工棚,查看進度,指點疑難。
又安排士兵,搓製麻繩,收集大大小小的陶罐,鼓搗著一些旁人看不懂的小玩意。
李曉明整日忙碌,身上的錦袍染得烏黑,臉上也蹭了好幾道黑印子。
這一切,都被不時前來巡視的石勒看在眼裡。
起初因鬥毆抗命而積攢的憤怒與猜忌,在這熱火朝天的景象麵前,竟不知不覺消融了幾分。
他看著李曉明那忙碌不休的身影,眼中漸漸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
——有審視,有探究,更添了幾分惜才之意。
這陳祖發,是個操心辦事的人,其執著堅韌,實屬罕見。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請大家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