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等人露出驚詫的表情。
誰能想到,司馬懿會出現在這裡。
而且看樣子,還能為他們解決難題?
賈詡表情古怪的問道:“你不恨我們?”
尤其是恨他,畢竟司馬懿和司馬家現在這副德性,他出力最多。
“恨?”司馬懿勾唇自嘲一笑,眼睛裡毫不掩飾的陰翳。
他八歲時就以聰慧遠近聞名,被族人賦予厚望。
卻不曾想十一歲時遭受大難,天子因為一個夢就將司馬家打入深淵。
世事無常,他敢恨嗎?敢怨嗎?皇權就是這般不講道理。
他甚至不敢生出恨天子的心,天子就好像時刻能看穿他的內心。
況且這條路,是他自己選的。
也是他自己提議要做宦官。
至於賈詡等人……
他該有的仇怨不少。
但情緒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他要為司馬家謀一條退路。
司馬懿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臉上的憤懣蕩然無存,微笑著走到幾人麵前。
“士大夫開始鬨騰,太師王允要覲見太後,被我給攔住了,要是他成功讓兩宮製運轉,定會有一眾大臣找到太後那去,希望能鏟除你們幾個。”
這點荀彧他們早就猜到,隻是沒想到司馬懿能將人給攔下來。
其實,司馬懿在唬荀彧幾人,因為就算他不阻攔,王允也還是見不到太後。
彆人不知道,可他身為黃門令,對宮裡的事了如指掌。
唐皇後懷喜了!
所以天子出征後,她一直待在長樂宮中,和太後在一起。
她懷的極有可能是未來的大漢之君,太後十分重視,不僅封宮,還封鎖了消息。
太後絕不會在這節骨眼上,同意召見王允等一群士大夫。
其他人就算膽子再大,也不敢往後宮安插眼線,至今不知消息很正常。
荀彧看著司馬懿,目光帶著些審視。
“你到底要作何?”
“很簡單,我司馬家同樣祖食漢祿,我有一個法子,能解決朝廷困境。”
賈詡根本不信他的屁話,
“條件呢?”
司馬懿不假思索道:“我司馬家分家,一部分回到河內,安穩的生活下去,再也不問世俗事。”
幾人麵麵相覷。
司馬氏一族天天挖墳,遲早會暴雷遭到全天下的口誅筆伐。
分一部分人出去,延續司馬家的香火,是現在司馬一族族人的首要事。
賈詡拉著荀彧來到一邊,小聲道:
“我覺得可以,河內就在洛陽邊上,我們隻要看住那部分人,未來不愁洛陽的司馬家不好好辦事。”
這也符合天子對司馬家的定位與規劃。
一邊遏製住他們的喉嚨,一邊讓他們好好的辦事,做朝廷的手套,專乾臟活,手套還能隨時脫了。
荀彧點點頭,司馬家的不少人,其實承受的是無妄之災,他們甚至有功於朝廷,一刀切說不過去。
再加上這麼辦能更好的抓司馬家的把柄……
“好,我同意,在下馬上擬奏疏送往兗州,交由天子批複。”
荀彧開了口,司馬懿的麵色好看了很多。
短短幾個月時間,從必殺之局要滅族,到他挺身成為宦官,再到為司馬家謀得一條生路,他好歹闖出來了。
他還有大把年華,能為司馬家逆天改命。
就是做宦官,他也要做能將荀彧等人踩在腳底的大宦官。
治國他差遠了,天子也不會讓他參與進去。
那他就專精權術,撥弄人心、拉攏官吏、隱忍待發,最後為家族摘掉恥辱的帽子,族人再也不用提心吊膽。
既然條件談妥,接下來幾人看著司馬懿,看他能拿出什麼樣的答卷,來挽救目前的狀況。
司馬懿望著他們四個,就好像在看四名手下敗將。
“你們從一開始想去號令朱儁就是錯的,天子的布局你們難道一點看不懂?為何京師內的南軍出征了,北軍卻未出征?因為朱儁是一位能釘在在洛陽的定海神針。”
“士大夫們有威望,有話語權,但無兵權,王允完全是被架在火上烤,怕他作甚?就是找他攤牌又能怎樣?就是真有人造反,他們也隻能聚在一起長籲短歎,寫寫文章發泄不滿。”
“至於進宮,太後若這麼輕易就被你們見到,王允的話會比你們好用,你們不僅得不到半點助力,還會成為你們最大的麻煩。”
司馬懿的一席話落,讓荀彧若有所思。
賈詡不滿意司馬懿一副說教的態度,催促道:
“能不能說重點?”
司馬懿絲毫不惱他的態度,“為何你們不能去找蔡邕?他身邊聚集了一群大臣,讓他們去和太師鬥嘴不好嗎?你們進不了宮,蔡邕之女蔡琰可就在宮裡。”
“天子不在朝中,拿著皇後懿旨同樣可以調兵,除了北軍,還可以通過楊彪調三輔的丁原,那裡有楊定、徐榮、董越等一眾將領正在摩拳擦掌。”
楊彪一定會奉旨。
他身後的楊家盤根錯節,再加上世代接受的教育,他不會像朱儁那般,硬著頭皮拖家帶口的把詔書頂回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走這條路,什麼矯詔不矯詔的,純粹多此一舉。
荀彧眸光閃動,從蔡邕和楊彪那邊入手嗎?未曾設想的道路。
但好像還挺對,蔡邕想見見女兒不難,蔡琰想進長樂宮也很簡單。
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了?
司馬懿啊司馬懿,若他不是殘缺之身,將來進入朝堂,能輕易將各派係各重臣,在默默之間玩弄於股掌之中。
楊修十四歲任侍中,十五歲任一郡太守,已經讓朝野讚歎,然而此人怕是會更勝一籌。
荀彧深深的看了司馬懿一眼,好在天子身邊,還有一位郭奉孝。
賈詡的眼睛不斷轉動著,他在評估司馬懿計策的可行性。
經過一番思考,他同樣認為,可行性非常高。
“文若覺得如何?”賈詡問道。
荀彧沉吟許久才緩緩道:“可行!”
司馬懿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今日他來對了。
荀彧等人既然確定了方向,立馬開始乾。
賈詡找蔡邕去了,鐘繇和司馬懿負責在宮內提供便利。
一番操作之下,蔡琰得知消息後,雙手提著衣擺往長樂宮而去。
對彆人來說,難以靠近的長樂宮,對蔡琰還真不難。
一個時辰過去,一封懿旨,真被司馬懿帶出了宮中,交到荀彧的手中。
“此事驚動了太後,懿旨上麵不僅有皇後印璽,太後也在上麵蓋了章。”司馬懿說。
荀彧呼吸一滯,擺正麵色,恭恭敬敬的朝長樂宮方向作了一揖,這才目光灼灼的接過懿旨。
沒曾想,太後竟然這般支持,皇後也未有半點遲疑。
荀攸看到這一幕心中大定,不由說道:
“此乃君詔,太尉不敢不尊,我們可以放心了。”